據統計,全國開設有食品專業的高等院校有140余所,旨在為社會輸送食品加工制造等輕工業領域的專業人才,守護國民“舌尖上的快樂”。由高福成主編,中國輕工業出版社出版的《食品專業英語文選》一書,努力探索培養食品專業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思維的方式,希望通過豐富的專業知識,課堂指導與課余自學的方式相結合,提升食品專業學生的英語能力。該書共32課,從基本營養單位到具體食物,從食品制作到食品貯藏,從食品制作原材料到食品制作所用技術均有涵蓋,為食品專業學生提供了十分全面的英語學習資料。
(1) 涵蓋行業專用詞,豐富學生專業英語詞匯。食品專業的英語課程已被列為全國高等學校食品專業的必修課程。食品專業英語的教學開設一般設定在專業學習的后期,以大學英語教育作為先導,立足在學生已有的英語詞匯和語法知識基礎之上。相較于其他專業,食品行業包羅萬象,所涉及的專業詞匯也是海量的,單單是無需加工的食物原材料如蔬菜、水果等有上萬種,加工后各種食物種類更是數不勝數,因此于食品專業學生而言專業英語學習難度比較大。但掌握大量的英語詞匯是擁有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前提和基礎?!妒称穼I英語文選》一書從基本的營養元素到加工后的食物名詞,從食物的發酵、腌制到食物的貯藏和保管等均有涉及,為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提供了最基本的支撐。
(2) 食品詞匯指代清晰,建構英語體系事物新認知。由于地理、歷史、文化等多重因素的疊加,英語詞匯和漢語詞匯的一些指代意義相去甚遠,尤其是每個英語詞匯指代得十分具體,籠統地進行指代是行不通的。此外,比如奶酪、黃油等這些極具西方特色的飲食除了基本概念意義外,還具有豐富的比喻意義和聯想意義,apple表示“蘋果”,可用它來表示眼睛的瞳孔;bread and butter不僅指面包和黃油,還表示“生計”。如果不經了解會在溝通中會出現指涉對象不清甚至溝通錯誤的問題?;诖?《食品專業英語文選》一書的英語詞匯指代具體且清晰,除了有具體的英語詞匯外,還通過具體的英語詞匯引申出食品科技論文,除了讓學生學習專業詞匯外,還可以了解行業發展,知悉食品行業最新研究,為學生專業英語學習搭建起完整的英語知識體系。
(3) 強調雙文化意識,注重跨文化交際能力訓練。語言不僅是文化的代表和凝縮,同時也會影響文化思維的形成,不同的語言會導致大為不同的思維方式,長期浸潤在中文環境中,所形成的文化意識會與英語環境下的文化思維產生明顯的差別。為了使食品專業學生能夠更好地形成跨文化交際思維,就必須建構起雙文化意識。而雙文化意識形成的基礎就是大量的練習和規范的語言環境。但跨文化交際思維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僅靠課堂上短暫的教學時間很難形成,需要學生課后長期且大量的英語練習才能達到。《食品專業英語文選》一書每課的文章篇幅比較大,除了老師在課堂上引導學習外,該書還在每課后配備了譯文,譯文中不僅包含了詞匯的釋義,對詞的引申轉譯、搭配使用方法、詞量的增減等方面均有詳細的解讀,此外,還對長難句的句子成分進行了細致分析,方便學生課后自學。
食品專業作為為社會輸送食品專業人才的重要領域要與世界保持聯系,因此食品專業的英語教學尤為重要?!妒称穼I英語文選》一書涵蓋了大量專業用詞,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此外該書也十分重視對學生跨文化交際思維的培養,通過建構英語體系事物的新認知、鍛煉學生英語交際能力等,為提升專業教學質量帶來了有力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