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小景
(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河南 鄭州 451100)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國已經步入了全媒體時代。在全媒體時代,信息傳播的速度加快,傳播范圍變廣,信息的影響力更大。全媒體時代也為政務新聞傳播提供了便利和支持,在政務新聞傳播中,有效使用媒介融合的新聞傳播平臺,可以凸顯出新聞傳播平臺的價值,保證政務新聞傳播工作與人們的實際生活融合,發揮出媒體融合傳播的特點,為政務新聞融合傳播的創新做出努力。
在全媒體時代,抖音、頭條、快手、微博、微信等成為政務新聞傳播的主要載體,在各個平臺信息傳播的背景下,政務新聞傳播也受到外界的影響,展現出自身的特點與優勢,下面從三個方面闡述全媒體時代下政務新聞傳播的特點。
迷因傳播,也就是在全媒體時代下,新聞傳播平臺讓用戶掌握簡單的技術,可以對新聞進行復制、轉發等,保證受眾對新聞載體的認可和支持,對信息進行循環的復制與傳播,這也使得受眾對于平臺信息達成共識,以這種形式進行傳播,加深受眾參與政務新聞傳播的感受,受眾對政務新聞的認可度和參與度會有所提升,這對于提高政務新聞傳播效率是有幫助的。
在全媒體時代下,政務新聞傳播平臺不僅可以作為發布新聞的平臺,而且還可以成為受眾社交、互動的平臺。信息平臺具有很強的社交性質,受眾可以對信息進行點贊和轉發等,用這樣的方式參與到政務新聞中,與信息創作者以及其他受眾展開互動,提升受眾在平臺上的歸屬感。在加快新聞傳播的同時,可以更好地提升新聞傳播效果[1]。
全媒體時代下構建的新聞信息傳播平臺,基本都融合了大數據以及信息技術。從顧客的需求、社交關系出發,發布各個類型的新聞,對用戶進行個性化新聞推送。此外,還可以向用戶推薦熱點新聞,保證滿足受眾對新聞信息的深層需求。在這一過程中,一些熱點新聞可以實現跨界傳播,增加新聞的傳播途徑,將一些小眾的內容推送到受眾群體的視野中,提升新聞傳播的效率[2]。

在實際工作中,政務新聞不管是新聞的內容,還是新聞的格式,都具有一定的嚴謹性。新聞大多數是以領導為中心或者以會議為中心展開的,沒有看到政務活動中隱藏的新聞爆點,而政務活動屬于是新聞的富礦。不管是展開調研還是召開會議,都可以從新聞內容的分析中獲知相關的社會事件,而要從政務活動中找到隱藏的新聞線索,需要工作人員有足夠的耐心和細心,不斷鍛煉自己的腦力、眼力等,讓工作情緒始終處在飽滿的狀態,做到眼明手快心巧,從政務活動中挖掘出新的線索[3]。針對如何從政務活動中獲取新聞價值,筆者提出以下兩點建議。
1.注意領導的講話,尤其是即興講話
不管是在現場的調研活動,還是領導出席會議,在大多數情況下,領導都會進行一番講話,并且很多時候會放下稿子即興講話,記者在進行采訪時,要把注意力放在領導的講話上,注意領導的講話內容,抓住講話的每個細節,抓取到有意義的新聞線索。在活動完畢之后,要進行及時的跟蹤采訪,讓新聞更有價值。在這一過程中需要注意,不要存在僥幸心理,拿到會議素材不等于大功告成,要從素材中抓取有價值的新聞信息,這才是重中之重[4]。
2.在會議內容中找到新聞線索
召開會議是安排工作、解決實際問題、宣傳政策的重要方式,在政務新聞播報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同時也是政務活動中記者進行采訪的主要階段。記者基本上每天都要進行會議報道,非常容易出現疲倦的狀態,會自然地把注意力放在領導口中的“指出……”“強調……”等內容上。在此需要申明一點,會議中的“指出……”“強調……”是新聞發表的慣用模式,是必須有的,但是即便領導采用這種講話方式,記者也要在會議內容中去搜集群眾關心的話題,找到新的新聞線索。
政務新聞中使用的語言要求是精準的,這是政務新聞發布的規范和要求。作者要在詞語精確的基礎上,把政務新聞寫得活潑有趣,不僅要寫得好,還要寫得精彩,體現出政務新聞中的人情味,打造出更加接地氣的政務新聞優秀作品。在全媒體時代下,政務新聞融合傳播的創新中要采用樸素生動的語言,拉近與受眾的距離。下面從幾個方面提出對語言的使用建議。一是語言簡潔明了,盡量不要使用太過于專業的話語,使用簡單的詞匯準確傳達信息即可,這樣可以加速受眾對內容的理解,并在短時間內記住新聞傳播的內容。二是比喻盡量貼合生活,使用和與生活相符的比喻對政務新聞內容進行闡釋,讓受眾對政務新聞產生情感共鳴,增強傳播效果。三是加強新聞中情感的傳播,政務新聞不但要傳播政務信息,而且還要重視對情感的抒發,展現出政務新聞的人性化??梢灾v述一些感人故事,挖掘出人性的真善美,讓公眾共情,提升傳播效率。四是使用多媒體技術。全媒體時代政務新聞的傳播可以使用多媒體手段,例如視頻、音頻等方式,讓新聞傳播渠道更加多元化。在全媒體時代下,政務新聞傳播的創新,不但要重視語言的樸素性,還要應用多媒體技術建立雙向溝通渠道,對傳播方式進行創新和優化,提升政務新聞的傳播效率。政務新聞不是高深莫測的,也不是脫離現實的,新聞工作人員要改變以往的新聞作風,靜下心來,說出心里話,投入真摯的感情,改變以往政務新聞與受眾脫離、與日常生活脫離的情況,用樸素生動的語言創作出更多的優秀作品[5]。
在全媒體時代下,政務新聞融合傳播的創新要重視媒體融合能力的增強,以滿足各個媒體平臺的需求,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出建議。一是加強媒體協作。重視各個媒體平臺之間的合作,完成跨媒體資源共享,并且可以做到有效互補??缑襟w合作,可以展現出各個媒體的優點,提升政務新聞的傳播效率。二是提升全媒體人才的素養。培養全媒體人才的專業技能和素養,包含新聞攝影、制作短視頻、采編等能力,對人才的培養,可以保證政務新聞傳播的效率和多元化發展。三是對新聞生產方式進行創新。改變以往的新聞生產方式,選擇多元化的傳播模式和生產方式,例如,新環境下的可視化新聞、數據新聞等,對生產方式的創新,可以滿足受眾對新聞的需求,提升政務新聞的傳播效率。在新時代下,政務新聞播報具有制度性優勢,屬于主流媒體的特殊資源,也對媒體融合起到支撐作用,政務報道對新媒體的合理使用,彰顯出新媒體傳播的特點,讓政務新聞成為政府和人民群眾之間的紐帶,這是政務媒體工作人員需要思考的問題,同時也是政務媒體創新發展的必經之路[6]。要想達成這一目標,政務新聞的記者要增強自身的媒體融合意識,掌握新媒體的寫作模式,掙脫以往表達方式的束縛,例如“強調……”“指出……”等,把政務活動生動地描寫出來。2020 年,河南省政府印發《關于堅持三鏈同構加快推進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明確未來5 年的具體目標任務:打造一批全國知名糧油加工龍頭企業,全省糧油加工轉化率達到90%以上,全省糧食產業經濟總產值將達到4 000 億元以上。認真通讀全文后,筆者很快找到重點信息,以一圖讀懂的報道形式,通過發問“到2025 年實現哪些目標?”“在全國率先實施哪些政策?”涉農領域落實哪些稅收優惠政策?使難懂的會議文件很快就貼近人們的實際生活,所以稿件一經編發,就非常有人氣。要做到讓報道接地氣,就要用心觀察基層事件,如人民群眾團結一致對抗疫情,與政府政策結合起來,把熱血融入到報道里的每句話里,這樣的報道就是接地氣的。要做到讓報道冒熱氣,就是要體現出事件的時度效,政務新聞是新聞輿論的構成部分,圍繞新聞規律行事,時效性就是對政務新聞報道能力的檢測尺,文采再好,使用的語言再生動,如果報道的是過時的信息,那么新聞也算不上是精品。要做到讓報道熱氣騰騰,就要在平時下功夫,及時學習新知識,擴大領域,拓展視野,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最終定能創作出優秀的作品。
新聞漫畫和繪畫作品是一致的,也是需要展現出美的特征,因此可以看出,新聞漫畫對美預留了很大的展現空間。新聞漫畫的美,不單單是一般意義上的美或者丑,新聞漫畫的美有自己的韻律和節奏的,有自己的風格和辨識度,并且結合巧妙的構圖,運用色彩情緒,增強漫畫的表現力,讓受眾在情感方面形成共鳴。例如,2021 年,新華社政務漫畫作品《〈學習故事繪〉第三話:半條被子》獲得第32 屆中國新聞獎?!秾W習故事繪》創造性地面向全國青少年群體傳播習近平總書記的思想,成為時政漫畫報道中獨樹一幟的創新產品?!丁磳W習故事繪〉第三話:半條被子》以青少年喜聞樂見的漫畫形式,講述一個紅色經典故事,重溫感人的歷史場景,形象地闡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刊發后,微信瀏覽量迅速突破20 萬,獲得“全網置頂”,總瀏覽量過億,得到了網友的肯定與好評,有網友評論:“漫畫真是太感人了,要是有這樣的漫畫讀物給孩子們看,家長和孩子肯定都會很喜歡的?!薄斑@個系列很好,如果多出一些更好,動漫化可以有!”
在全媒體背景下,政務新媒體成為拉近政府與群眾關系的重要渠道。政務新聞有責任引導群眾走上正確的發展道路。此外,政務新媒體也要聽取群眾的意見,滿足群眾的實際需求,使群眾具備積極、正向的價值觀。在全媒體背景下,一些不法分子會趁機使用網絡傳播不良信息,這些信息對社會的穩定產生負面影響。政務媒體必須堅持正確的政治立場,從思想上對人們進行引領,堅持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保證人民群眾在思想上達成統一,有著共同的理想和信念。政務新聞媒體要發揮出自身“引導”“溝通”的特點,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從之前的差異轉變成理解,從分歧轉變成跨越,為我國社會的發展做出努力。政務新聞是打造服務型政府的重要方式,要把群眾想知道的內容公示出來,做到公平、公正,展現出自身的“互動性”和“服務性”[7]。并且要為群眾建立可以查詢和留言的渠道,積極吸取群眾的建議,并及時給予回應。政務新媒體在發展過程中,禁止出現形式主義,例如形式落后、內容守舊不更新、播放的內容不是群眾想看的等等,這對政務媒體的發展是不利的。
在融合傳播過程中,要把新聞內容與形式進行融合,制定出新的框架,提升政策宣傳效率,這是政務新聞未來的發展之路。此外,新媒體技術雖然可以把各個生產要素進行整合,放大一體效能,但是受眾對于精品內容的需求是不會改變的,媒體政務報道的競爭目標依舊在內容上。政務新聞報道內容非常重要,新聞的真實性、客觀性和權威性是主要板塊。目前出現的“四全媒體”,其目標是展現出主流價值的產品和內容,滿足受眾對專業內容和權威性的需求,努力成為優秀的原創作者。在“四全媒體”中,“全息媒體”以及“全效媒體”主要是對媒體傳播效果的考核,“全息媒體”突破物理維度,實現了仿真智能化和傳播立體化,而云端對話、隔屏傳話也將成為政務報道的主要手段?!叭襟w”突破了功能維度,讓政務報道功能更加多元化,有社交、服務、播報內容等,功能的融合滿足了用戶的視覺、聽覺和感覺需求,用戶自愿停留在新聞報道里,成為新聞的參與者和轉發者。在新時代背景下,運用先進的信息技術,豐富新聞內容,利用新媒體傳播特點,重視傳播手段的創新和完善,保證滿足廣大群眾的需求和訴求,這也是政務報道在新媒體傳播創新中的前進方向。
在全媒體時代下,政務新聞傳播工作中使用科學有效的傳播模式,增強政務新聞傳播的整體能力,不但提高了融媒體背景下政務新聞的傳播效率,而且也能彰顯出政務新聞的影響力,增強政務新聞的權威性,保證政務新聞與人民群眾的生活息息相關。本文主要從深度挖掘新聞線索、采用樸素生動的語言、增強媒體融合能力、提升藝術表達力四個方面,探索政務新聞傳播的創新策略,以期促進政務新聞的有效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