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華瓊
2019年4月,愛人老陳準備退役。入伍20年,突然要離開部隊轉業回到地方,老陳有些忐忑。他和我商量,想選擇駐地安置。這和我想法一樣。
我了解老陳,他性格憨厚,干事踏實,能夠安置到一個帶編制的穩定崗位,應是不錯的選擇。
我和老陳都想著,如果浙江大學(舟山校區)或海洋大學能推出轉業安置崗位最好,離我們家近,而且有寒暑假,他可以幫我照顧孩子,把我“解放”出來,讓我也擁有一份自己的事業。
方向明確,目標確定,那就分析自己的優劣,鉚足勁為目標努力。舟山是一座“雙擁模范城”,每年安置的退役軍人不少。但因為當年轉業軍人多,在工作的優先選擇權上,與其他曾在艦艇上服役的戰友相比,老陳檔案分沒有優勢。而唯一能拿到優先權的途徑,就是通過公開考試,爭取排名靠前,實現超越。
說易行難。老陳在軍營多和器械打交道,現在突然要準備考試,我覺得他能靜下心來看書就是一個要過的坎。沒想到,老陳虛心請教“過來人”,并很快買來教材,一頭扎進書里,常常學習到晚上十一二點。好幾個深夜,我見老陳握筆在紙上飛舞,很投入的樣子。為了復習備考,老陳還制訂了一份詳細的學習計劃,分時段、分步驟把每一本書、每一章節內容都熟記。
筆試成績公布時,老陳竟排名第一,綜合排名第二,拿到了選崗的優先權。
半個月后,崗位列表推出,海洋大學名列其中。我當時還在憧憬,老陳即將成為一名大學教職工。沒想到,老陳卻放棄了大學崗位,最終選擇了舟山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那時,這家單位剛成立一年多,聽說事情雜、業務多。
我問老陳:“不是商量好的選擇海洋大學嗎?怎么一下就改變主意了?你不選海洋大學,就是市場監督局、環保局等的下屬單位,也挺好的呀。”
老陳說:“我從小的愿望就是參軍,當一名優秀的軍人。退役軍人事務局是專門為退役軍人服務的機構,從專業和興趣來說,都很符合我……”
人這一生,總面臨一次次選擇,而選擇又是一次次重塑自我的過程。老陳既然選擇去退役軍人事務局,我就得無條件支持他、理解他、鼓勵他。
老陳如愿到了舟山市退役軍人事務局,成為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員,主要就是為每一名來訪的退役軍人服務,耐心解答他們的各種疑惑。有人來咨詢,即使下班時間到了,老陳還會處理完再走。他覺得,來咨詢的退役軍人,就是遇到困難了,必須從他們的實際需求出發,為他們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2023年10月,經組織考察選拔,老陳成為退役軍人服務中心副主任。得到組織信任和領導關心,老陳不斷地加強業務學習和實踐鍛煉,希望靠實績贏得上下的一致認可。
那時我已經是舟山市臨城街道某社區的網格員,有時候工作忙碌,老陳會主動多抽時間陪伴孩子,承擔家務。有時,他會做一桌可口的飯菜犒勞我們;偶爾也會利用周末陪我們出去游玩,心血來潮時還給我們買點小禮物……這樣的生活日常,是我喜歡的,也是我樂意看到的。
從軍營轉身,到尋常煙火,相比較原來的計劃,老陳也算是走了一條不尋常的路。在我看來,不管什么選擇,能在一個好平臺盡職盡責工作,那就是好選擇。
(作者為退役軍人妻子)
編輯/吳萍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