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10月,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作戰。中南軍區的文藝工作者岳侖和陸原目睹了廣大官兵的高漲熱情,他們人人決心緊握槍桿,隨時奔赴前線消滅敵人。他們決心為戰士們創作一首“兵之歌”,《我是一個兵》就是在戰士們的所言、所想、所寫中提煉而成的。很快,《我是一個兵》和另外幾首與抗美援朝相關的歌曲一同發表在《解放軍歌曲》創刊號上,并向全軍重點推薦。
隨后,《我是一個兵》和《打敗美帝野心狼》(即后來的《中國人民志愿軍戰歌》)一起,被帶到朝鮮戰場,極大地鼓舞了志愿軍打擊侵略者的士氣,故被西方輿論界視為中國在朝鮮戰場投下的一枚“重磅炸彈”。作曲家傅庚辰評價說:生活是創作的源泉,抗美援朝那如火如荼震撼人心的戰斗生活,必然會孕育出眾多的優秀歌曲,這些歌曲影響著志愿軍的廣大指戰員去英勇作戰赴湯蹈火,贏得那場戰爭的勝利。
(達觀摘自《學習時報》2022年7月15日第4版,姜濤 李享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