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寒
1
那個孩子是我第一次做班主任時遇到的學生,長得黑黑瘦瘦的,成績不突出,總是默默無聞的。如果不是他有一次惹了禍,我到現在可能對他都沒有什么印象。
那陣子,學校正在進行優秀班集體的評比活動,剛剛走馬上任的我處處爭強好勝,但沒有多少工作經驗,做起工作來往往只憑一股子熱情。我迫切地想要一次展示自己的機會,對自己管理的那個班級傾注了不少心血,從早操到晚自習,從學生的學習到生活,我一直緊緊盯著,生怕出一點紕漏。
在我的努力下,我管理的班級各項考核成績都在前列。我看在眼里,樂在心里——期末的優秀班主任非我莫屬啦!
2
可就在我暗自高興時,那個孩子給我惹了個麻煩:有一天晚自習,他竟跑到宿舍去洗衣服,正好給巡察的校長逮個正著。校長大怒,在全校大會上點名批評了我,原因是管理不嚴,導致學生目無校規校紀。
會后,我將那個孩子叫到辦公室,嚴厲地對他說,他必須為自己所做的一切付出代價。氣頭上的我早把寬容與理解拋到腦后,我讓他解釋一下自己逃課洗衣服的原因,然后在全班同學面前進行檢討。他臉紅了,眼淚都快掉下來了。但他一直沉默,不認錯,也不解釋。我終于被激怒了,問他要了他父親的電話號碼,氣咻咻地將電話打過去。
3
那天下午,一個五十多歲農民打扮的男子滿臉歉意地敲開了我辦公室的門,正是那個孩子的父親。他說自己是從建筑工地上直接過來的,那一身滿是泥點子的粗布勞動服也印證了他的話。我心里忽然涌出一股難言的滋味兒,都說家貧出孝子,但這樣的父親卻養出那樣不聽話的孩子……
其實,我的火氣已下去了,態度也溫和了不少,大致向孩子的父親講了一下孩子的情況,讓他加強教育。
“對不起,老師,孩子讓您操心了……”孩子的父親一個勁兒地道歉,說一定會讓孩子改好的,并為孩子給我添了麻煩而道歉。
看孩子的父親講得口干舌燥,我順手將桌上的梨子遞給了他,說:“潤一下喉嚨吧。”說真的,那一刻,我的心中有幾分不忍了。一個老實巴交的農民,辛辛苦苦把孩子送進學校,期待孩子在這里讀書學習,有一個好未來,卻不知道孩子在這里做了什么。
4
孩子的父親接過梨子,千謝萬謝地退出去了。不一會兒,他又領著孩子來到我的辦公室,倔強的孩子終于低下了頭,對我說:“老師,是我不對,給您添麻煩了,以后我一定改……”淚水順著他黑瘦的臉流下來。“知錯就改就是好孩子,其實你的錯誤并不僅在你晚自習回去洗衣服,更在于你的態度……”我語氣緩和下來,讓他回去上課。
孩子抹著眼淚出去了,父親一直看著兒子的背影遠去,如釋重負一樣松了一口氣。他回轉身,又向我的辦公桌邁了兩步,嘴唇翕動著,似乎有話說的樣子。
“這位家長,沒什么事了,您……”
“老師,是這樣……”孩子的父親從口袋里掏出五張皺巴巴的十元錢交給我,“麻煩您把這五十元錢交給孩子,讓他再買一身換洗的衣服。我知道,他是因為沒有換洗的衣服才在晚自習的時間去洗衣服的,第二天他還要穿……這孩子懂事,知道我們家困難,從來不開口要東西。我給他,他是不會要的,您就說學校要求在校期間著裝要干凈整潔。”那個父親的臉有些紅了。頓了一下,他又摸索著從口袋里掏出我送他的梨子,繼續說道:“這個,麻煩您也交給他,平時,他難得吃到……”
梨子從父親的手上轉到了孩子手上。我轉交的。我原本想著不接過來的,校門口每個周末都有很多商販在兜售水果,我可以給那個孩子買上一些。但我不敢輕視一個父親對孩子殷切而無聲的愛。
5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一個頑劣孩子的背后,他們父母的素質也不會好到哪里去,至少不太懂教育。畢竟,環境育人,家庭是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的第一所學校。
那個母親與我的最后一次見面,是在我的辦公室,她是來為女兒辦理退學手續的。那也是我們第一次見面。盡管我們已經通過數次電話,為著那個讓她頭疼的女兒。
女孩長得很漂亮,標準的鵝蛋臉,皮膚很白,大眼睛,長而卷翹的睫毛,眉毛是畫上去的,戴著淡藍色的隱形眼鏡,長長的大波浪卷發染成金黃色,整個人看上去像童話里的白雪公主。
但女孩的做派可不像白雪公主,逃課,打群架,胳膊和腿上的文身換了一次又一次。我找她談話,哄過她,批評過她,苦口婆心,最終還是不得不撥通她媽媽的電話。
每一次,那個母親都會向我真誠地道歉,也會無比真誠地懇求我再給她女兒一個讀書機會。每一次,我氣呼呼地撥通她的電話,最后都無奈地答應了她的請求。我無法拒絕一個謙卑而又無助的母親。
6
最后,退學是女孩提出來的,她拒絕了我再次為她爭取來的讀書機會。
退學手續需要家長同意且簽字,那個母親跟在女兒身后來到我的辦公室。那一次,女孩莫名地失蹤了一周多,嚇得那個母親報了警。在女孩看來,報警這樣的事顯然讓她在“哥兒們、姐兒們”面前丟了臉,她把所有的火氣都撒到母親身上。
“不讀就是不讀,有什么好哭的……”母女兩人當著我的面吵了起來,確切地說,是女兒在吵。母親一直哭,小聲地勸女兒:“妞妞,你再考慮一下,再考慮一下,你這么小,才十五歲,不讀書能做什么……”她只差上前摁住女兒正在簽名的手了。眼淚從她臉上源源不斷地流下來。簽完字的女孩像重獲新生,轉身昂首走出我的辦公室。
輪到那個母親簽字時,她的手一直抖動不停,字寫得很潦草,邊寫邊向我表示謝意與歉意:“王老師,您是一個負責任的好老師,我替我們家妞妞永遠感謝您……孩子不聽話,在外面交上了壞朋友……”她的眼淚“吧嗒吧嗒”砸下來,把她簽下的名字都浸濕了。
7
那一次,我沒有哭。不是我心硬,是面對那樣的學生實在無計可施,也找不出合適的詞來安慰那個傷心的母親。
我的淚水掉落下來,大約在一年以后。
年底放寒假之前,我突然收到一個快遞,打開一看,是一大包吃的,有年糕,還有柿餅。與快遞一并寄來的,還有一封簡短的信:
王老師,不知道您還記不記得我和我們家妞妞。我現在帶著妞妞到廣東來打工了……妞妞遇上您,是她一生的福分,可惜她不懂珍惜。這些年糕是我親手做的,我替妞妞向您表達一點心意……
那些年糕和柿餅放在冰箱里好久了。我不敢吃。為著那份沉重復雜的情意。
不知道妞妞現在怎么樣了,但我堅信到現在依然不會放棄她的,是她的母親。
8
在多年教學生涯中,我曾遇到過數不清的家長,那個父親和那個母親都讓我印象深刻,因為感動。也正因為如此,平時哪怕面對再調皮頑劣的學生,我都不敢、不忍輕言放棄,因為學生背后那些深沉而無聲的愛。我也常把這些故事講給學生聽,希望他們能早一點傾聽到愛的聲音,讓愛他們的人少流一點流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