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孟寧
隨著互聯網和移動智能設備的普及,信息化革命已滲透到工業、交通、航天、農業等各個領域,教育領域也不例外。作為一名鄉鎮初中語文教師,筆者積極探索和創新教育教學方式,利用信息技術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
一、新課堂:以信息化重構智慧課堂
在日常課堂教學中,筆者借助PPT、希沃白板等信息技術手段,不斷優化課堂教學,促進語文教學質量提升。
例如在教學“心中蘊深情,筆尖巧書寫——學習抒情”一課時,筆者利用信息技術手段重構課堂教學內容,讓教學更加靈動。在“激趣導入”環節,筆者播放了視頻歌曲《最近比較煩》,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巧妙引出本課的教學內容。在“明確概念”環節,筆者利用微課視頻講解了“抒情”的概念,將枯燥乏味的知識介紹變成了生動的視頻學習,呈現出了“課中課”的教學模式。在“回顧課文,提煉技法”環節,筆者巧用希沃白板的蒙層功能,將融情于景、融情于事、融情于物三個小技法蒙住,引導學生關注并思考本堂課的重點內容,并使用思維導圖將本堂課的重點知識“抒情技法”清晰地呈現出來,讓學生通過課堂活動鞏固所學。接著筆者還借助希沃白板中的課堂活動,設計了小游戲“小熊運動會”,豐富了教學形式。在“互動升格”環節,筆者運用希沃白板中的計時器,讓學生在任務驅動中完成寫作,同時利用希沃白板的投屏功能,展示學生的作文,并進行點評,供其他學生借鑒。
二、新效果:以信息化推動教育減負增效
實踐證明,教師在教學中善用信息化手段,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體現信息化教學的優越性,凸顯教學重點,實現即時評價,為鄉鎮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賦能。
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常常自說自話、滔滔不絕,學生卻昏昏欲睡,提不起興趣,而借助信息技術手段,將教學內容以音樂、視頻、圖像、游戲等方式呈現出來,不僅創新了教學形式,還大幅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在更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之中。
2.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早期,在信息技術還不發達的年代,教師僅靠一支粉筆、一塊黑板進行教學,黑板上擠滿了密密麻麻的粉筆字,教室里到處都是粉塵,對師生的身心健康產生了諸多危害。沒有多媒體設備輔助教學,筆者在講解知識點時,為了讓后排的學生聽清楚,常常會反復講解一些重難點知識,浪費了許多寶貴的課堂時間。而今,筆者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將學生需要記錄的重點內容標成鮮紅色和藍色,清晰地呈現在大屏幕上,學生只需重點關注和記憶那些做了標記的內容,并在課后進行反復學習、記憶。這大幅提升了學生學習的效率,同時也節省了課堂時間,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3.凸顯課堂教學重點
“心中蘊深情,筆尖巧書寫——學習抒情”一課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在情感體驗的基礎上,理解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的表達效果,因此,筆者使用希沃白板從學生已學課文中羅列了三個直接抒情的句子,并向學生提出了問題:“請思考這些句子分別抒發了什么情感?作者是如何抒發情感的?從已學課文中羅列三個間接抒情的句子,想一想它們分別抒發了什么情感,有怎樣的表達效果?”筆者使用希沃白板的蒙層技術,將間接抒情的三個技法蒙住,隨后以小游戲檢驗學生對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相關知識的把握情況。這樣的教學方式層層深入,充分凸顯了課堂教學的重難點知識。一堂課下來,學生對兩種抒情方式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體驗。
4.實現教學即時評價
利用希沃白板的投屏功能,教師可以將學生當堂修改的習作投放在屏幕上,增強了評價的時效性,促進了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課堂上的即時評價,有助于學生突破重難點,實現高質量學習。
在鄉鎮初中語文教學實踐中,借助信息技術輔助教學還能實現情境渲染、激發情感共鳴的教學效果,為課堂教學補充材料,為學生學習提供各類豐富資源,同時也為生生、師生之間的協作提供了有力工具。作為教師,我們應有效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選擇符合其認知水平和學習需求的信息資源,不斷探索教的最佳效益,創造學的美好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