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美榮
在小學教學中,數學是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關鍵學科。
隨著科技發展和進步,各種技術工具在教育教學中得到了廣泛應用。筆者以小學數學學科為例,通過比較傳統的教學方法和融入技術工具的教學方法,探討技術工具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際應用,分析技術工具在學生學習成效和學習興趣等方面的差異性和實效性,希望能為小學數學教學的改進,提供有力參考和借鑒。
一、技術工具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技術工具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發揮著關鍵作用:交互式教學軟件和數學模擬工具(比如GeoGebra),通過圖形、動畫等方式,直觀呈現數學概念,激發學生興趣;計算工具和數學軟件(比如Mathematica),幫助學生進行復雜計算,提高實際問題解決能力;在線學習平臺和編程工具(比如Scratch),為學生提供靈活學習方式,將數學與實際問題結合;虛擬實境和增強實境技術工具,提供沉浸式體驗,加深學生對數學的理解。這些技術工具不僅促進學生主動學習,還提高了學生對數學的興趣,為教育者提供了更靈活、有趣的教學手段。
二、實證研究設計與方法
1.參與學校和學生群體的選擇
A小學是一所城市郊區的公立小學,學生來自周邊社區,學校設備較完備,擁有一定的教育資源。B小學也是一所城市郊區的公立小學,學生主要來自附近住宅區,學校的教學設施相對簡單,但也有一定的教育資源。選擇這兩所學校,是為了比較不同背景下學生的學習成效,以增強調查研究結果的代表性。
對學生的選擇,各自選取了每所學校的三個年級,分別是三年級、四年級和五年級。每個年級中選擇了兩個班級,共計六個班級。在每個班級中,將所有學生分成兩組,即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將在數學課程中使用電子白板教學,對照組將繼續使用傳統教學方式。在選擇學生時,還要考慮到學生的學習水平和興趣,確保實驗組和對照組在這方面差異盡可能小。
2.實驗組和對照組的設定
將學生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以便比較使用電子白板和傳統教學方式對學生學習成效的影響。實驗組包括了一半學生,分布在每所學校各個年級和班級中,實驗組的教師將在數學課程中使用電子白板進行教學。教師可以在電子白板上書寫、繪圖,通過觸控操作展示數學概念,也可以進行互動式教學,讓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
三、實驗結果及分析
1.學生學習成績對比
實證研究比較了使用電子白板和傳統教學方式對學生數學學習成效的影響。在A小學,實驗組(電子白板)三年級平均成績為85分,對照組(傳統方式)為78分;四年級實驗組為88分,對照組為82分;五年級實驗組為90分,對照組為85分。B小學,實驗組三年級平均成績為82分,對照組為76分;四年級實驗組為86分,對照組為80分;五年級實驗組為88分,對照組為83分。數據顯示,使用電子白板的實驗組在數學學習成績上相對于傳統教學方式的對照組有明顯提升,表明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采用電子白板,可能對學生的學習成效產生積極的影響。
2.學生參與度和興趣調查
實證研究比較了使用電子白板和傳統教學方式對學生參與度和興趣的影響。A小學,實驗組(電子白板)三年級平均參與度為85%,對照組為75%;四年級實驗組為88%,對照組為78%;五年級實驗組為90%,對照組為80%。興趣調查顯示,A小學實驗組三年級平均興趣評分為4.2分,對照組為3.8分;四年級實驗組為4.4分,對照組為4.0分;五年級實驗組為4.5分,對照組為4.1分。在B小學,實驗組三年級平均參與度為82%,對照組為72%;四年級實驗組為86%,對照組為76%;五年級實驗組為88%,對照組為78%。興趣調查結果顯示,B小學實驗組三年級平均興趣評分為4.0分,對照組為3.7分;四年級實驗組為4.2分,對照組為3.9分;五年級實驗組為4.3分,對照組為4.0分。數據表明,在使用電子白板的實驗組中,學生參與度和興趣明顯高于傳統教學方式的對照組。
四、結束語
通過實證研究,我們得出了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技術工具的積極效果。
運用技術工具,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還能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當然,教師也需要注意技術工具的合理使用和教育方法的創新,以更好發揮其潛力和作用,促進小學數學教學水平的發展和教學質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