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芹 邱萍 丁冬梅 沈小燕
(江蘇省東臺市中醫院 東臺 224200)
不寧腿綜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是維持性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較常見的并發癥,相關研究顯示HD 患者的RLS 發生率為19.05%,明顯高于普通人群,且HD 患者表現出的癥狀更為嚴重,易誘發心血管疾病,導致其病死率也相對較高,因此積極控制RLS 具有重要臨床意義[1]。集束化護理是將基于循證護理措施集合應用于同一疾病患者的護理模式,臨床證明可有效提升護理質量,改善干預效果[2]。隨著中醫技術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明中醫技術在干預血透伴發不寧腿綜合征的優勢[3~4]。本研究將現代護理模式與中醫技術相結合,采用集束化護理聯合中藥熱奄包療法進行干預,探討其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2 年7 月至2023 年5 月在醫院血液凈化中心進行一周3 次規律HD 治療的70 例透析伴發不寧腿綜合征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患者血透每周透析的時間,將每周一、三、五HD 伴發不寧腿綜合征患者為對照組;每周二、四、六HD伴發不寧腿綜合征患者為觀察組。對照組35 例,男23 例,女12 例;平均年齡(53.46±11.84)歲;平均透齡(41.03±8.05)個月;慢性腎炎綜合征28 例,高血壓性腎損害6 例,多囊腎病1 例。觀察組35 例,男22 例,女13 例;平均年齡(57.71±11.23)歲;平均透齡(42.69±8.14)個月;慢性腎炎綜合征27 例,高血壓性腎損害7 例,多囊腎病1 例。對比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透齡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過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編號:DY2022017)。
1.2 入組標準 (1)診斷標準。采用國際不寧腿綜合征研究組提出的RLS 診斷標準共識[5],共識指出RLS 的診斷標準必須具備以下5 項:活動雙下肢的強烈愿望,常伴雙下肢瘙癢、蟻行、疼痛等不適感引發腿部活動,活動后緩解;休息時易出現下肢不適感加重和活動下肢的愿望;通過活動(如走動或伸展腿),不適感可得到部分或完全緩解;強烈的下肢活動欲望和伴隨的不適感于傍晚或夜間加重;以上這些臨床表現不能由精神或軀體疾病解釋。癥狀采用國際下肢不寧腿綜合征病情量表(International Restless Legs Syndrome, IRLS)進行評估,表中共有10 個問題,每個問題依據嚴重程度賦分值,總分越高,癥狀越嚴重[6]。(2)納入標準。滿足相關RLS 診斷及治療標準;規律進行血液透析時間大于3 個月,每周規律透析3 次;配合度良好,有正常溝通能力。(3)排除標準:雙下肢皮膚有嚴重的損害;合并感染、肝功能異常、重度貧血或血小板減少等;合并惡性腫瘤;依從性差,中途退出本研究。
1.3 干預方法
1.3.1 對照組 進行常規治療及護理措施。(1)患者每周一、三、五進行3 次常規血液透析治療,每次4 h,透析時血泵轉速為200~250 mL/min,透析液流量維持在500 mL/min。(2)遵醫囑給予降甲狀旁腺激素(PTH)及降磷、補鈣等藥物治療,并做好用藥指導。(3)根據個體質量嚴格控制液體攝入量,給予優質蛋白飲食,做好飲食護理。(4)患者出現RLS 癥狀時,指導進行按摩與運動從而緩解癥狀。(5)督促患者適當運動以不疲勞為度,如打八段錦、氣功等增強體質。
1.3.2 觀察組 患者每周二、四、六進行3 次常規血液透析治療,并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集束化護理聯合中藥熱奄包療法。(1)調查分析:查閱相關文獻資料,對RLS 發生的原因進行分析,進行評估,結合評估結果制定集束化護理措施[6]。(2)強化專業技能:組建集束化護理組,注重對組員RLS 知識的培訓,同時,對可能出現的相關問題作出前瞻性分析,制定并規范相關的工作流程。(3)透析護理:透析過程中,注重患者病情、尿量的觀察,及時向主治醫生反饋,由此為醫生調整透析次數及劑量提供依據。(4)心理護理:長期血透加上并發RLS 的患者更容易產生恐懼或焦慮等心理問題,因此在護理過程中要注意觀察患者情緒的變化,可以通過播放一些舒緩的音樂轉移患者的注意力,減少心理不適感。(5)健康教育:讓患者了解RLS 的原因和危害,以及治療的必要性和長期性,利用多媒體進行有效的健康宣教,讓患者和家屬循序漸進掌握緩解癥狀的方法,提升生活質量。中藥熱奄包療法取紅花8 g,伸筋草30 g,獨活15 g,川芎10 g,川牛膝10 g,萆薢、木瓜、雞血藤、葛根各15 g,艾葉30 g,將上述藥材放入自制藥袋(20 cm×40 cm)中,置微波爐高溫加熱3 min至50℃~60℃后用治療巾包裹,外敷于雙下肢,以患肢不燙、局部微紅為度,每次30 min,每周3 次,連續干預10 次為一個療程。
1.4 觀察指標 (1)臨床療效。顯效,臨床癥狀消失,對患者生活與睡眠無影響;有效,癥狀明顯緩解,對生活和睡眠等明顯改善;無效,治療無效果。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7]。(2)疼痛程度。采用疼痛視覺模擬量表(VAS)對兩組干預前后下肢疼痛評分進行對比,取分范圍0~10分,評分值越高,證明疼痛越強烈[8]。(3)疾病嚴重程度評分。采用IRLS 量表進行疾病嚴重程度評估,得分越高說明病情越重。(4)抑郁情緒與睡眠障礙評分。評價患者干預前后抑郁情緒采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達14 分視存在抑郁癥狀,若評分越高,則抑郁程度越嚴重[9]。評估患者睡眠質量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SQI),分7 項,總分值共21 分,得分越高則提示患者睡眠障礙越嚴重[10]。(5)護理滿意度:采用醫院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對護理人員的專業性、服務態度、溝通能力、護理技巧方面開展評估,總分值100 分,非常滿意為90~100 分、滿意為80~89 分、不滿意為60~79 分,分值越高則說明護理滿意度越高。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6.0 軟件分析處理數據。所有計量資料均進行正態分布檢驗,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表示,組間對比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對比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不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中位數(下四分位數,上四分位數)表示,組間對比采用Mann-Whitney 檢驗,組內對比采用Wilcoxon 檢驗;兩組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 觀察組與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94.29% vs 77.14%)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2.2 疼痛及疾病嚴重程度評分 干預前兩組VAS評分、IRLS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VAS 評分、IRLS 評分均較干預前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疼痛及疾病嚴重程度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疼痛及疾病嚴重程度評分比較(分,)
注:與同組干預前比較,*P<0.05。
組別nVAS 評分干預前干預后IRLS 評分干預前干預后對照組觀察組35 35 tP 7.11±0.83 7.14±0.65 0.168 0.867 5.14±0.36*2.00±0.24*42.935 0.000 26.14±4.89 27.86±2.77 1.811 0.075 18.77±1.50*10.43±1.61*22.422 0.000
2.3 抑郁情緒與睡眠狀況評分 干預前,兩組HAMD 評分、PSQI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HAMD 評分、PSQI 評分均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抑郁情緒與睡眠障礙評分比較(分,)

表3 兩組抑郁情緒與睡眠障礙評分比較(分,)
注:與同組干預前比較,*P<0.05。
PSQI 評分干預前干預后對照組觀察組組別 nHAMD 評分干預前干預后35 35 tP 19.74±3.66 18.94±3.07 0.992 0.325 11.37±2.24*8.11±1.35*7.381 0.000 16.17±2.83 15.63±2.39 0.866 0.389 11.43±1.42*7.46±1.79*10.290 0.000
2.4 護理滿意度評分觀察組護理滿意度各項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護理滿意度評分比較(分,)

表4 兩組護理滿意度評分比較(分,)
組別n專業性服務態度溝通能力護理技巧對照組觀察組35 35 tP 81.52±3.25 91.65±5.01 11.995 0.000 81.55±3.30 91.75±5.03 11.989 0.000 81.58±3.45 91.80±5.05 11.816 0.000 80.99±3.08 91.85±5.19 12.724 0.000
近年來,隨著尿毒癥發病率上升,維持性血液透析已經成為此類患者延長生存時間最重要的治療措施,但也存在一系列并發癥,其中以RLS 較為常見。RLS 患者主要表現雙下肢疼痛、麻木異常,而隨著疾病的進展,還可導致患者出現嚴重睡眠障礙和精神癥狀,如抑郁癥、精神分裂癥等,對血透治療效果產生影響的同時,也會造成其生活質量顯著下降[11]。血透并發不寧腿綜合征患者采用常規臨床干預,受到多種原因的影響,患者整體療效不甚滿意。本研究采用集束化護理聯合中藥熱奄包療法進行干預,對改善患者病情具有重要幫助。在集束性護理實施后,提升血液凈化中心的護士對HD 患者RLS 癥狀的了解,降低醫療知識的盲區,為血透伴發RLS 患者做好充分護理。相關文獻也提示,對血透伴發RLS 患者采取積極有效的護理措施,強化健康宣教,明顯提高患者對于疾病的認識水平,指導患者和家屬掌握緩解癥狀的方法,增強治療的依從性,能有效緩解不適癥狀[12]。中醫治療技術選用中藥熱奄包熱敷療法,以熱力將中草藥的藥效透入皮膚及肌肉腠理,直達經絡傳入臟腑,扶正祛邪,不僅能夠減輕雙下肢肌肉痙攣表現,有效緩解疼痛癥狀,還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13]。其中自擬安腿熱奄包的組方中紅花、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益氣止痛功效;艾葉溫經散寒止痛;伸筋草、獨活、雞血藤具有舒筋活絡、祛濕消腫止痛功效;葛根解肌透熱、通經止痛;萆薢、木瓜則有化濕祛濁、利尿作用;川牛膝活血通經、補肝腎、利水通淋、引火下行。諸藥配伍健脾滋肝充腎,肌肉筋骨得以榮養,絡活筋舒,腿自安寧。上述兩種方法聯合,可發揮協同增效作用,進一步強化整體療效。本研究通過對比證實,在西藥治療的前提下,采用集束化護理聯合中藥熱奄包對血透合并不寧腿綜合征患者進行干預,總有效率達94.29%,相比對照組的77.14%,明顯要高,這與林孝威[14]、林秋璇[15]的研究結果相一致。由此充分說明中醫治療技術聯合有效護理措施能夠顯著提升治療總有效率。在此基礎上,從干預后VAS評分、IRLS 評分對比可以看出,聯合干預還能有效緩解雙下肢疼痛感,減輕疾病嚴重程度,對患者預后產生明顯影響。本研究對比兩組干預前后抑郁情緒、睡眠質量評分及護理滿意度,結果顯示,聯合干預能夠降低抑郁評分,改善睡眠質量,患者滿意度顯著提升,進一步證實此方法的干預優勢。
綜合上述,聯合集束化護理與中藥熱奄包療法干預血透伴發RLS 患者,提高臨床療效,并在傳統護理的模式上進行創新,形成中西結合的新護理模式,并且操作簡單,安全可靠,且患者滿意度更高,值得應用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