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胡 磊
從投資的視角看,大黃山的價值遠不止于表面,它蘊含著巨大的商機和藍海,正等待有眼光、有實力的企業家、投資人去發現。
大黃山,山光水色冠絕天下、人文歷史璀璨奪目、生態資源世界一流。投資大黃山,就是讓生態高顏值轉化為經濟高價值,讓深厚的文化底蘊活化為豐富多彩的文旅產品、創意設計,讓稀缺的生態資源匯入休閑康養產業的新藍海,不斷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
大黃山,是一塊培育新苗的沃土。從生態研學、田園休閑,到森林康養、民宿旅居,各類新業態、新場景、新產品、新技術、新模式,在這塊沃土上茁壯成長。這些植根于大黃山獨特環境的新苗,提供了多樣化的投資選擇。多業態融合,有助于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帶來新的投資機遇。投資大黃山,就是搭上文創快車,引領行業變革,共享產業升級帶來的豐厚回報。
大黃山,是一片創意激蕩的天空。大黃山建設,開辟了廣袤的創新空間,打造了匯聚創新資源和創新人才的強磁場。文化、旅游、科技、生態各領域的跨界思維自由翱翔,激蕩起創新的漣漪;高端平臺吸引各領域專家、學者、企業家、創業者紛至沓來,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置身大黃山,投資者可以精準捕捉到最具潛力的投資機遇。投資大黃山,就是與機遇同在、與智者同行。
因為看見,所以相信。今天的大黃山已經向世人揭開它的面紗,展示出光彩奪目的魅力,但這片蘊含著無盡可能的機遇之地,還有更多高品質資源和投資機遇。
大黃山靜候智者之手,以投資為鑰,開啟新價值。從投資視角審視,重點有六大領域,每個領域都閃耀著獨特的光芒,共同編織成一幅多元而生動的投資版圖。
休閑度假的世外桃源。休閑度假需要一流的環境空間,投資者可參與開發休閑小鎮、休閑街區、度假村、主題酒店等,滿足不同游客的個性化住宿體驗需求。還可以參與傳統村落活化改造,投資開發田園綜合體、采摘園、農事體驗等鄉村休閑旅游項目,在推動鄉村振興中挖掘產業機遇。
創意經濟的靈感源泉。優美的自然環境,厚重的文化積淀,是創新創意的靈感之源。可以打造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吸引藝術家工作室、設計公司、數字媒體企業入駐,形成創意產業集聚效應。圍繞大黃山“IP”,發展創意衍生產品和服務,開發基于大黃山元素的數字藝術品、虛擬現實體驗等。

2024中國黃山(黟縣)自行車公開賽。圖/施亞磊/視覺中國
體育賽事的競技舞臺。大黃山區域地形地貌復雜多樣,為開展多樣化體育賽事創造了條件。投資者可以瞄準低空飛行、山地探險、冰雪運動等新興體育產業賽道,建設或升級相關體育運動設施等,還可以參與馬拉松、自行車賽、登山挑戰賽等賽事活動承辦與運營。
醫療康養的身心樂園。大黃山優越的生態環境,為發展醫療康養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投資者可以充分利用大黃山生態、文化、新安醫學等優勢資源,打造專業的醫療保健服務場所,投資建設養老設施,提供長期居住、短期療養、康復護理等多種養老服務。
會展經濟的交流平臺。大黃山地區通達的交通和獨特的魅力,使其成為發展會展經濟的絕佳場所。投資者可以依托黃山“國際會客廳”的金字招牌,投資舉辦旅游博覽會、健康產業展、文化藝術展等專業展會,參與會展場館建設。同時,還可以圍繞會展相關的各類配套服務,投資設立專業的會展策劃、組織等服務公司。
文化服務的精神殿堂。大黃山區域有著悠久的歷史,孕育了燦爛的文化。投資者可以開展文化旅游演藝,投資制作并運營各類演出,舉辦各類文化節慶、藝術展覽、音樂節、電影節等活動,打造具有影響力的文化盛事。圍繞大黃山自然風貌和文化故事,投資出版大黃山主題圖書,或拍攝影視紀錄片。投資者還可以依托大黃山豐富的藝術從業者資源,關注文化藝術培訓領域,形成文化教育旅游市場。
我們深知,投資決策不僅基于項目本身的內在價值,更取決于政策保障的支持力度。為推進大黃山建設,安徽省已構建起一套堅實有力的政策體系,為您的投資保駕護航。
財政支持政策。設立大黃山建設專項資金,采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和“競爭評審”等方式,支持六大高端服務業項目建設、平臺搭建、咨詢服務、體制機制創新等。支持符合條件的文旅項目申報中央預算內投資和專項債、有條件的企業申報公司信用類債券、旅游基礎設施項目申報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鼓勵保險機構創新旅游保險產品。
金融支持政策。鼓勵金融機構支持符合條件的旅游企業拓展融資渠道,支持企業抵(質)押建設用地使用權、林權等,探索開展收費權、經營權及在建項目抵(質)押業務,開發知識產權、應收賬款、藝術品等質押融資產品。鼓勵和支持各類涉旅資本和平臺投資建設符合市場需求、引領發展潮流的各類文旅項目。探索和推廣“村落徽州”綠色金融、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模式(EOD)、特定地域單元生態產品價值(VEP)金融等新型投融資模式。
要素支持政策。落實“要素資源跟著項目走”機制,建立大黃山建設重點項目庫,優先納入省重點項目投資計劃,市縣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和林地定額指標保障重點項目建設。積極盤活存量資源,鼓勵利用閑置農房、宅基地、存量工業用地等發展生態文化旅游及相關產業。對集中連片開展生態修復達到一定規模和預期目標的生態保護修復主體,允許依法依規取得一定份額的自然資源資產使用權,從事旅游、康養、體育等產業開發。
智力支持政策。支持大黃山文化旅游創意發展協會定期舉辦文旅創新發展論壇,為大黃山建設提供智力支持。鼓勵全省高等院校、職業學校(含技工院校)圍繞大黃山地區發展定位和方向,加強重點學科和緊缺專業建設。支持省內外高校、職業學校在大黃山地區設立分支機構或合作辦學。支持大黃山地區聚焦重點領域和人群開展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和各類高技能人才項目申報,加快省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引才平臺載體建設。
安徽立志將大黃山的美好愿景,描繪成為觸手可及的現實圖景。下一步,將在招商引資、營商環境打造、對外宣傳推介等方面,展開一系列務實行動。
打造優質統一的營商環境。聚焦統一大市場建設,嚴格落實“全國一張清單”管理模式,全面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破除各類地方保護和行政性壟斷,堅持各類所有制企業一視同仁、平等對待,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合法權益。
深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及時清理不符合《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要求的法規規章,按照包容審慎原則對新業態新模式堅持監管規范和促進發展并重,支持企業家參與涉企政策制定,完善涉企政策實施效果評估機制,優化政務誠信環境,防范化解拖欠中小企業賬款,全面推進企業公共信用信息報告代替無違法違規證明。
深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統一大黃山地區招商引資政策,落實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依法保護外商投資權益。
深化營商環境建設,落實“皖事通”“皖企通”“皖政通”三端能力提升工程,全面建立公共政策兌現“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和政策資金“一鍵送達”長效機制,深化公共政策兌現和政府履約踐諾專項行動。
制定完善統一的宣傳體系。制定大黃山整體宣傳推廣計劃,深化地區間政商企多層次合作,推進產品互聯、游客互送,深度開發長三角客源市場,大力開發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東北地區和中西部地區客源市場。實施大黃山品牌全球推廣行動,建立統一的國際推介平臺,向境外主要客源市場“云推介”大黃山地區。完善以行業協會和企業為主體、營銷代理機構為補充的國際營銷體系,鼓勵在國外重要客源地區設立推廣中心,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在境外設立分公司和產品營銷網點。謀劃舉辦大黃山文旅博覽會和項目推介會等。
烹茶聽珠落,煮酒等君來。一個近悅遠來、活力迸發、動能強勁、大有可為的大黃山呼之欲出,期待更多的合伙人加入,分享大黃山建設機遇,共創輝煌未來。
大黃山建設六大高端服務業
一是高品質發展休閑度假產業。加快旅游景區景點現代化高端化,培育國際化旅游新產品新業態,建設完善的新型高端休閑度假設施體系,推動旅游服務全面升級,擴大高層次國際交流與合作。重點是支持創建5A級景區、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爭創富有文化底蘊的世界級景區,支持高標準建設國際化的大型旅游綜合體,引進國際高端連鎖酒店,發展研學旅游、生態旅游,推進旅游交通聯動、旅游服務標準化和高層次國際交流與合作,發展相關文旅裝備制造等。
二是大力發展創意產業。大力開發特色創意產品,培育引進創意企業,打造創意產業大平臺。重點是推進創意賦能三次產業,以時尚創意促進農業、工業及文旅、文博、會展、商貿等產業升級,發展數字文創、動漫游戲、數字音樂、電子競技、網絡視聽等新業態,打造創意設計策源地,積極引進企業研發設計總部、軟件開發企業等,大力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本土文化創意企業,發展相關綠色制造產業等。
三是高水平發展體育賽事產業。積極舉辦國際賽事,培育壯大賽事產業市場主體,加快賽事設施建設。重點是謀劃承辦馬拉松賽、拳擊賽等世界級高水平賽事活動,做精宣城馬術、池州國際馬拉松賽“中國田徑協會金牌賽事”等,支持開展低空飛行運動,支持成立各類賽事產業孵化平臺,重點培育1—2個全國知名連鎖體育培訓機構,推進自行車、冰雪賽事等設施建設,發展體育裝備制造等。
四是積極發展醫療康養產業。加快推進各類康養載體建設,構建現代化康養產業體系,完善康養配套服務。重點是開展長三角(廣德)生態綠色康養基地建設,探索建設國際級標準醫養社區,加快療休養基地建設,引進高端醫療資源、知名醫美機構、中醫特色診療機構,積極培育術后康養、健康管理、心靈撫慰等業態,發展康養智能制造等。
五是加快發展會展產業。引育品牌化國際化展會活動,培育會展產業發展新動能,加快會展場館和配套設施建設。重點建設大黃山國際會客廳,舉辦徽州文化論壇、非遺大展,加強與國內外頂級會展機構對接合作,引進國內外知名展會,推進現代會展場館建設,支持黃山謀劃新建國際大型會展綜合體,發展相關配套制造業等。
六是提升發展文化服務產業。創新發展文旅演藝,積極推動藝術精品市場化,做優做大傳統技藝產業。重點是創作有高影響力、傳播力的演藝作品,推出一批沉浸式、交互式主題特色旅游演藝,與國內外著名電影傳媒公司合作,在大黃山地區建立影視基地,打造攝影節、電影節、音樂節、戲曲節等,發展徽州三雕、古建產業和徽菜產業,發展相關制造產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