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艷蘋 漳州職業技術學院
現代企業往往積累了海量的經營信息和財務數據,如何整合這些信息,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有力的參考,已經是擺在企業管理者面前的一個現實問題。大數據時代下,企業推進會計信息化建設,能夠為財務管理提供更高效、更先進的智能工具,提高財務數智化水平,更好地發揮財務管理對業務活動的支持作用,助力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會計信息化是指企業將信息技術應用于財務管理工作中,實現財務管理的信息化和數智化發展。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的重心已經從日常的會計核算向企業價值管理與創造轉型,信息技術的應用無疑為企業財務管理提質增效提供了技術工具。
會計信息化建設的原則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全面性原則,會計信息化建設不僅僅是將大數據等現代科技技術應用于財務管理,同時還要兼顧業務活動的管理,實現全面管理、業財融合導向。二是科學性原則,會計信息化建設可能會涉及對企業既有會計工作流程進行一定的調整,相關調整的方向一定要向有利于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效率、提高管理決策的科學性方向調整,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效能。三是安全性原則,主要是信息系統安全,企業要建立必要的信息安全屏障防火墻等,保護企業財務數據和商業重要信息不被黑客入侵和竊取,提高網絡安全性,為會計信息化建設營造良好的環境。四是系統化原則,會計信息化系統的建設本身要融入業務活動中,作為財務管理系統工具,深入融入到業務活動管理的各個環節,例如企業投資決策的事前財務可行性分析、事中的預算把控和風險控制,以及事后的績效評價等,不能是獨立被分割的,而是系統性發揮作用。[1]
會計信息化建設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意義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是提高經營決策效能。通過大數據技術,企業能夠對自身在經營活動中累積的大量數據進行匯總、整合和分析,了解客戶、消費者的行為習慣和偏好,從而制定更科學和精準的經營計劃,提高資源投入產出比,實現提質增效的經營目標。[2]
二是提高風險管控水平。以資金管理為例,大數據技術工具能夠通過對以往期間的資金收支信息進行歸納,并對未來期間的資金收支和結余進行適當的預測,提示企業可能遇到的資金短缺和盈余的情況。如果預計資金有較大的缺口,企業可以提早地規劃融資工作,避免出現資金短缺而對企業正常經營發展造成不利影響,或大額閑置資金產生機會成本帶來的損失。
三是提高財務管理效率。會計信息化的最大特點就是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工具的使用,改變傳統的依靠手工開展核算和編制報表的工作方法。例如通過大數據技術,企業可以搭建財務數智化管理系統,業務信息數據可以實時共享至財務系統,預生成相關憑證,將財務人員從煩瑣的基礎會計核算工作中解放出來,將更多精力投放在財務管理工作中。以此為基礎,進一步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效率,為企業高質量發展賦能。
四是提高企業競爭力。例如商貿零售企業,需要了解自身產品在市場上的暢銷程度、消費者行為模式偏好以及商品庫存情況等銷售業務全流程信息,大數據技術能夠搜集、沉淀并整合、分析相關數據,提供更全面、準確的業務數據和財務數據,讓企業管理人員能夠一目了然地清楚各商品的市場需求、生產能力缺口或富余,進而制定更適宜的生產銷售方案,實現提質增效,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
首先,企業對會計信息化建設不重視,具體包括以下方面:一是部分企業的管理人員認為,財務管理是企業后勤管理的一部分,財務管理并不能像業務活動能夠帶來現實的收益和資金流入,因此企業應當將有限的資源投向業務活動的開展,財務管理只要能夠及時開展核算、編制報表、申報納稅就可以了,無需再投入資金開展信息化建設。[3]這一點是由于管理人員對財務管理職能和作用的認識不到位所造成的,也說明部分管理人員還存在“重業務、輕管理”的落后管理理念。二是部分財務人員對會計信息化建設也缺乏足夠的認識,特別是一些工作年限比較久的財務人員,在長期的工作中已經形成了自己的工作習慣,使用會計信息化管理工具,還需要學習并適應系統的使用,對此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企業需要切實采取措施,扭轉管理人員和財務人員對會計信息化建設的認識,提高重視程度,從而更好更扎實地開展會計信息化建設。
其次,技術支持不到位的問題。企業經營實力和財務狀況千差萬別,財務實力強勁的企業可以向知名的財務數智化系統服務商購買整套財務信息化系統,但是大量的企業現金流比較緊張,不可能購買全套系統,只能采用折中的辦法,購買系統的基礎功能,再由企業自有的技術人員在系統內逐步設置公式、建立功能模塊等。[4]這種方法雖然能夠節約經費,但也存在管理效率低下、技術支持不到位的問題。而且會計信息化系統自身也在更新換代,企業自主搭建的系統可能跟不上技術進步的步伐,導致系統功能受限,難以發揮應有的作用。
再次,企業會計數據質量不高。現階段,企業通常都累積了海量的經營和財務數據,但是這些數據的質量可能不高,存在數據不完整和不準確的問題,例如主營業務收入核算,企業財務人員通常按合同金額確認應收賬款,待履約義務完成后確認收入。在實務中,有時業務在實際開展過程中,會涉及合同金額的調整,業務部門會與對方簽訂補充合同,而補充合同信息并沒有錄入到業務管理系統中,導致合同實際收款與應收賬款金額存在差異。但財務人員又疏于對賬處理,導致差額累積越來越大,影響收入數據的完整性。[5]
最后,缺乏相關的制度保障。企業開展會計信息化系統建設是一項長期推進、久久為功的工作,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三分鐘熱度,因此需要切實加強制度建設,為相關工作有序扎實推進提供堅實的制度保障。但大多數的企業對會計信息化建設和財務數智化管理都缺乏必要的制度建設和業務流程設計,也沒有對財務部門、業務部門、技術部門等的權責進行明確區分,導致相關部門開展工作時常常“無規可依”,影響了會計信息化工作的開展,不利于發揮大數據工具對企業管理的輔助作用。這一點需要在未來加以改進。
第一,提升會計信息化建設重要性的認識,包括以下方面的內容:一是企業管理人員要充分認識到大數據時代對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帶來了重大影響,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地位,就必須向技術要效率,向管理要效益。會計信息化建設絕非對財務管理的“點綴”,而是一個有力抓手。例如存貨庫存管理,通過大數據工具,企業管理者能夠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各存貨進銷存的往期數據情況,以此為基礎,科學地預判下一年度的預算數據,提高財務精細化管理水平。二是財務人員自身要提高站位,不能只是把自己定位為一個“賬房先生”,而是要具有財務管理的意識、思維和能力。在日常工作中,要主動學習并適應會計信息化系統的使用,包括電子報銷系統、稅務云系統、資金管理系統以及業財融合模塊等,增強系統使用能力,真正發揮系統的作用。
第二,提高技術保障能力。如果企業資金實力雄厚,購買了整套會計信息化系統,可以考慮請系統公司派技術人員在企業長期或輪崗駐點工作,對企業工作中遇到的技術問題及時反映、及時處理。[6]如果企業只是購買了系統的基礎服務,自行搭建其他的功能,企業財務部門和技術部門需要做好對接,由財務人員提出具體的功能需求,技術部門做好技術服務和系統運維保障。例如某企業在搭建管理用會計報表時,例如某傳媒企業集團,近年來大力發展融媒主業,還盤活固定資產,開展文化地產投資業務,該集團財務共享中心進行了業務分組,分別負責融媒主業和文化地產的財務共享管理,并在企業會計報表的框架內,按照各自業務特點,生成管理用財務報表,以營業收入科目為例,具體如表1 所示。

表1 某傳媒集團一般財務報表與管理用財務報表營業收入科目對照表
從表1 可以看出,該傳媒集團會計信息化系統按照不同業務進行分組,并相應地生成貼合業務實際的管理用財務報表,將融媒主業的營業收入細分為傳統媒體收入、新媒體收入和新聞加政務服務商務業務等三類六項細分業務,將文化地產營業收入細分為地產租賃收入和地產處置收入,管理人員據此能夠更全面細致地了解企業各板塊業務開展的實際情況,為管理者決策提供更精細化的財務數據,助力企業業務活動的開展和價值創造。
第三,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無論使用哪種會計管理工具,財務人員都應當按照會計準則的要求開展會計核算,確保核算結果能夠全面、完整、客觀地反映企業的經營業績、資產負債狀況和現金流量狀況,規范的會計核算工作是確保企業能夠提供高質量的會計信息、更好地發揮會計信息系統功能的基礎和前提。同時,企業還要加強業財融合管理,打破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之間的信息溝通壁壘,通過會計信息化系統,打通業務和財務兩個端口,業務信息數據的變動能夠實時傳遞至財務平臺。例如前文提到的合同數據變更,在業務部門簽署了合同以后,相關信息推送至財務平臺,假設合同價款為10 萬元,稅率為13%,則預生成憑證如下:
借:應收賬款 100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88495.58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11504.42
如果企業與對方簽訂了補充協議,約定增加合同價款2 萬元,則預生成憑證如下:
借:應收賬款 20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17699.12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2300.88
在科目余額表上,企業應收賬款余額為12 萬元,主營業務收入為10.62 萬元,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為1.38萬元。
通過使用會計信息化系統,企業會計核算的效率大大提高,同時能夠增強會計核算的完整性,及時全面地反映業務活動開展實際,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為企業科學決策和高質量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第四,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會計信息化建設是一項長期的工程,企業應當加強相關制度保障,確保會計信息化建設能夠有序推進。例如,某企業制定了《公司財務信息化建設規劃綱要》,并配套制定了《會計信息化系統使用制度》,規定了由財務部門牽頭,信息技術部和業務部門作為輔助的管理架構,確保各部門職責清晰,能夠形成管理合力,更好地開展會計信息化系統建設。另外,內部審計部門也要對會計信息系統建設相關工作進行獨立的內部審計,包括對相關制度執行情況的檢查和評價,及時提出審計意見,督促相關部門落實整改,確保會計信息化建設落實到位、見到實效。
本文以大數據技術下企業會計信息化建設路徑研究為主題,首先介紹了企業會計信息化建設的內涵,然后梳理當前企業會計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并有針對性地提出對策建議,包括加強會計信息化建設的認識、提高技術保障能力、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和完善相關制度保障等。相信本文的研究對進一步提升企業會計信息化建設,發揮大數據技術的先進作用,助力企業管理效能的提高和實現高質量發展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