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導報訊 記者耿倩 4月3日,記者從山西省政府新聞辦獲悉,為確保省屬企業科技創新“1551”工程實施方案落地落實,山西省國資委配套制定了年度攻關任務清單,為培育新質生產力奠定扎實基礎。
2024年主要完成以下重點任務:
完善創新制度體系。省國資委將組織省屬企業出臺或修訂24部創新制度和管理辦法,主要涉及組織架構、建設與運行、人才引育、科研項目經費管理、科技成果轉化、激勵保障等方面。
加大研發投入保障。推動企業將研發經費投入納入年度預算管理,確保研發投入強度年度增幅達9%。
統籌優化一批創新平臺。即立項建設一批、重組建設一批、優化一批、培育一批。重點推動晉能控股煤與煤層氣共采全國重點實驗室、太重集團智能采礦裝備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建設及晉能控股智能礦山實驗室、交控集團智慧交通實驗室、云時代太行實驗室等3個省實驗室對標建設,一旦條件成熟即可申請升級。
加速攻克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確定原創技術策源地技術攻關項目20個、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項目30個,其中,重點推動9個項目。
加快推進科技成果轉化。10戶企業20項科技成果將在今年落地轉化。其中,重點推動5項科技成果獲得明顯轉化效益。
大力培育科技型企業。著力培育太原重工軌道交通、潞安化機成為世界一流專業領軍示范企業;培育交控交通科技研發公司為“科改企業”“雙百企業”;培育云時代信息產業技術研究院、晉能清潔能源科技股份公司成為“獨角獸”“小巨人”企業。
積極打造數字化示范場景。重點推進晉能控股數字化車間、華陽集團智能礦山、潞安化工工業環網、太重集團門機無人化系統、華遠陸港陸港匯平臺、交控集團交通科技園等11項數字化場景建設。
據了解,目前省國資委已建立任務清單與臺賬,加強了調度督導,實時動態監測,完善了協同機制,確保到今年底初步構建起資金、項目、平臺、人才等關鍵創新資源保障體系,產生一批具有影響力的技術成果和科技型企業,企業創新能力實現整體躍升,努力當好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主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