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憲麗
教師在對幼兒進行培養的過程中,在短時間之內是難以達到培養效果的,而且憑借幼兒園單方面的努力也是難以達到良好的培養效果的,必須做好家園共育的基本教育策略,使得幼兒園和幼兒家長之間共同合作,進一步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
通過加強家園聯系、利用信息設備可以促進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家長和教師之間的密切互動和協作形成共同呵護幼兒成長的力量。信息設備作為便捷的工具,提供更多的資源和交流方式,促進教育工作的高效進行。需要注意的是家園聯系應注重保護幼兒隱私,確保信息的安全和保密。例如,建立一個家園互動平臺,通過手機或電腦進行交流和互動。家長通過平臺了解幼兒在幼兒園的表現和行為習慣,并與教師進行實時溝通;教師在平臺上分享幼兒在園所的活動和表現及一些家庭作業或提醒事項。這樣可以方便雙方及時溝通,促進家園密切聯系。教師可使用信息設備記錄幼兒在園所的行為表現,包括日常行為、學習態度和團隊合作等。這些記錄可以在家園互動平臺上共享給家長,讓家長了解幼兒在園所的表現情況,幫助家長有針對性地引導和支持幼兒的行為習慣養成。
家庭和幼兒園是幼兒主要的社會環境,家園共同合作、樹立良好榜樣對于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至關重要。通過家庭和幼兒園的共同合作,樹立良好榜樣,為幼兒的行為習慣養成奠定堅實基礎。關鍵在于加強雙方的溝通和互動,形成一致的目標和規范,并通過示范和互相支持,激勵幼兒積極參與和模仿。需要注意的是家園共同合作應注重平等和尊重,充分考慮家庭和幼兒園的特點和需求,共同尋求最適合幼兒的行為習慣養成策略。例如,家園協同計劃,家長和教師制定家園協同計劃,明確共同關注的行為習慣目標,并約定行動計劃和實施措施。雙方約定每周關注一個具體的行為習慣,家長和教師共同進行觀察、引導和激勵。通過家庭和幼兒園的協同努力,為幼兒樹立良好行為習慣的榜樣。家長和教師要自覺成為幼兒的良好榜樣,樹立積極向上的行為習慣。家長在家庭中展示良好的行為并與幼兒一起參與有益的活動。教師積極踐行教育理念,與幼兒建立良好師生關系。通過示范和榜樣引導,激發孩子模仿和學習的動力。
家庭和幼兒園是幼兒成長的重要環境,通過家園共育可以促進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召開家園會議是一種有效的方式,可以增強家長和教師之間的互動與合作,共同樹立正確的觀念,為孩子的成長提供良好的引導。通過召開家園會議,促進互動與合作,家長和教師樹立正確的觀念,提高對幼兒行為習慣養成的共識和理解。通過家長的參與和教師的引導,家庭和幼兒園共同形成積極的教育氛圍,為孩子的行為習慣養成提供有力支持。召開家園會議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家園會議應設置明確的主題,例如,幼兒的行為習慣養成、價值觀培養等;第二,在家園會議前,教師可以提前與家長進行溝通,了解他們的意見和期望。通過了解家長的需求和觀點,更好地確定會議的議程和內容,使家園會議能夠真正滿足家長的需求;第三,家園會議時,教師邀請有經驗的家長分享自己在養育孩子方面的經驗。家長們互相借鑒、交流各自的經驗,從而形成更加科學合理的養育方式和行為習慣培養方法。
綜上所述,在家長和幼兒園共同努力之下開展教育活動,才能夠讓幼兒獲得更加全面的發展,達到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在未來的教育中,幼兒教師及家長要探索更為高效的合作模式,為幼兒的未來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作者單位:陜西省渭南市富平縣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