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里
電影《哈利·波特》最大的遺憾是什么?是鄧布利多墜落塔樓時那個回眸?是小精靈多比臨死前那聲“朋友”?是斯內普那句之死靡它的“Always”?對哈利·波特扮演者丹尼爾而言,最大的遺憾是那個永遠癱瘓的“自己”。
“卡!”2009年1月,《死亡圣器》拍攝現場。隨著伏地魔一聲魔咒,“哈利·波特”被炸上半空,意外就在此時發生——因威亞拉力過大,他狠撞墻壁,脖子瞬間折斷,上半身幾乎對折,胸部以下立即失去知覺。緊急送往醫院,診斷如五雷轟頂:因傷及脊柱,胸部以下終生癱瘓。他不是演員丹尼爾,是他的替身大衛·霍爾姆斯。那年他只有29歲。
“我曾經會飛。”輪椅上,大衛笑道。
大衛生于1980年,父親是教會執事,母親是殘疾兒童護士。“然后她的兒子癱了,哈哈。”他像講著一個聽來的笑話。
天賦過人,大衛從小苦練體操,騰空如雨燕,翻滾如游龍,13歲就參加全國比賽。除了體操,蹦床、騎馬、跳水、拳擊、游泳,他樣樣精通。上帝讓他全能,卻又賜其裂縫——大衛體型矮小,15歲只有1.5米。因此,他在學校慘遭霸凌,大個子們把他塞入柜子,縮成一個小小的蛹。但那天,大衛破繭化蝶。
著名特技大師鮑威爾相中這孩子骨骼清奇,讓他在《迷失太空》中初試特技替身,一鳴驚人。爆炸場面,他在硝煙中閃轉騰挪,火星之舞。高處跳摔,他于疾風中輕盈落地,蜻蜓戲水。
那天,特技替身成了大衛遭受霸凌日子里的英雄夢。夢里,火海焚天,水深萬丈,他是宇宙的北斗,是上帝的右手。
大衛曾發過一張最愛的舊照。他站在一個巨人道具的肩頭,日光投下一個小小的影子。

無畏無懼,無名無姓。但這位小小英雄離天空那么近,近得擁有飛翔的神力。
2001年,《哈利·波特》驚世而來。鏡頭前,大難不死的男孩被觀眾熱捧,但鏡頭后,大衛才是小演員們的“神”。
因身材瘦小,19歲的大衛成為10歲丹尼爾的替身。當年的小丹尼爾,別說上天了,掄個球棒都東倒西歪,大衛望著他那雙碧瞳,想起的不是百合花。“以后,就讓我保護你吧。”
騎上掃把,我撞城堡,摔沙地,厚重的墊子是我唯一的獎杯。小子,去擒住金色飛賊吧,我想在掌聲中多躺一會。“我可是全世界掃帚飛行里程最長的人哦。”大衛驕傲回憶。三強爭霸,我潛深海,斗惡龍,炸起的瓦礫在我的頭頂加冕。小子,去打敗黑魔王吧,我會在歡呼聲中和你緊緊擁抱。
采訪中,大衛翻出自己的《哈利·波特》原著,里面貼滿了發黃的便利貼。“我熟記里面的每一個動作場面,全世界沒有人能做到。”“只有我。”他仰起臉,目光如梟,讓我想起那只雪白的海德薇。
生活里,大衛和丹尼爾親如兄弟。他教丹尼爾體操動作,在蹦床上瘋玩,一起做可愛的鬼臉。
他像大哥哥一樣愛炫耀,但曬的是身上的傷疤。這道瘀青,是魁地奇最后一幕摔的,可勁兒了。這條疤痕,是殺蛇怪的時候磕破的,哥厲害吧?那一刻,每道傷痕都成了額頭的閃電,這一秒,大衛是自己的哈利·波特。
劇組的小孩將大衛看作偶像,他無所不能,口頭禪是“只有赴死之時,才算真正活著”。
此時,少年意氣風發,展開的羽翼遮天蔽日,不知災難將至。
“真可惜啊,我陪不了你到結局了。”大衛苦笑著回憶。2023年,他已經43歲了。因為癱瘓,他體型萎縮,后遺癥多,身體每況愈下。現在,只剩下左手能動了。“醫生說我只能活到65歲,說話和吞咽能力會慢慢喪失。”“夢中我會聽到脊髓嘎吱作響的聲音,像羅恩那只叫斑斑的老鼠爬過。”
講到這時,全場陷入沉默,大衛最受不了愁云慘霧。“拜托,我可是在黑魔王手下死里逃生誒,阿瓦達啃大瓜。”他喊著魔咒,逗所有人發笑。
是啊,命運這個大魔頭,一聲咒語就改變了他的一生。對于時間和無關者來說,任何事故都僅僅是故事。生活,不允許每個人記住太多的過往,過往比石頭還重。
意外發生后,大衛本可以追究到底,但他放棄了。“年輕時我存了不少錢,有自己的房子,意外保險也保了不少。”“我的人生已經搞砸了,為什么還要毀掉別人的生活呢?”
因為對他而言,劇組也是家人啊。因為他是大衛啊,即使被折斷翅膀,爬也要爬到山巔的男人。“不必為我流淚。”他說。遭遇意外,他沒有自怨自艾,而是創立播客,采訪動作專家和特技演員。“我希望更多人看到這些光芒背后的英雄。”
全身癱瘓,大衛沒有放棄夢想,他籌建了一所特技學校,請最好的老師來培訓。“我想讓那些被霸凌的孩子,有一技之長,也想讓那些替身少年,得到專業指導。”明明只有幾根指頭能動,他卻成為英國最大骨科醫院的呼吁大使,為其籌得1500萬英鎊的設施。被風雨撕碎的少年,拼盡殘軀也要為他人撐傘。
“有朝一日,我可能再也起不來了,但在這之前,命運無法讓我低頭。”走入大衛家里,會發現開門、燈光、電器大多數都可以用語音控制。“我躺在病床上時,就開始設計自己的家了。”橫渡時間長河,科技成了他的魔杖。
醫生說自己時日無多,大衛就和友人到處旅行。他在南非見過猛虎狂奔,在北歐扔下輪椅暢游,在山巔伸出手觸摸天空。
那一刻,我想起史鐵生那句:“命運把我推到懸崖邊,我就在這里坐下來,唱支歌給你聽。”那一定是勇氣的贊歌。
大衛的勇敢,影響著很多人。丹尼爾一直關注著大衛,當年的小豆丁已結婚生子,但他依然會說:“大衛是我見過的最酷的人。”納威和馬爾福的扮演者會來大衛的籌款活動幫忙,讓更多受傷的孩子能得到救助。意外之后,帶大衛入行的特技大師鮑威爾為替身演員爭取了更多利益和安全保障。大衛很開心:“老師,請你帶更多孩子去飛吧,飛得更穩。飛到我到不了的地方。”
在紀錄片預告中,大衛和丹尼爾一同走過《哈利·波特》的道具房。大衛突然說出這么一句話:“如果我能站起來,我會第一時間去拍電影。”這一刻,勇氣之神應嘲笑命運的無能。
昨日閃回,人們才發現年輕的大衛是如此像詹姆·波特。也像真正的格蘭芬多。
長大后我們知道,生活沒有起死回生的魔法石,也沒有完好如初的修復咒。有的只是一地雞毛和迎頭痛擊,飛來橫禍與生老病死。你我無法寄望魔法與英雄,唯有和大衛一樣,拯救自己于這人間水火。千千萬萬次。或許有朝一日,折翼少年會被時間吞噬。但在14年前,有一位大難不死的男孩,早已成為自己的救世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