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蔣宇利

食用菌,或稱菌菇,屬于高蛋白、多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低脂肪、低糖,且無膽固醇的健康食物,其所含的多糖,對調節機體的免疫能力和腸道內環境具有良好作用。赤松茸就是一種高性價比的菌菇。
赤松茸常常被拿來冒充松茸,其實它并非松茸,而是球蓋菇科,因個頭較大,所以也稱大球蓋菇。赤松茸屬于腐生菌,很容易人工種植,而松茸為寄生菌,只有野生,目前尚不能人工種植,所以量少價格昂貴。不過,赤松茸的味道非常鮮美,吃過的人都說可做松茸的平替。它的菌蓋顏色很像紅葡萄酒,天生一副標準蘑菇臉,棗紅的菌蓋,雪白的菌柄,胖墩墩的十分可愛。
赤松茸肉質細嫩,菇味清香。有人說它集香菇、雙胞菇和草菇于一身,也有人形容它味道堪比鮑參翅肚。最常見的吃法是香煎,可用橄欖油或黃油煎制,切片不要太薄,兩面金黃后改小火煎熟,只需撒上黑胡椒粉和海鹽即可出鍋。清炒可以切薄片,水開后焯1 分鐘撈出控水,小料爆香后翻炒即可。其實赤松茸本身就是一種調料,和肉一起炒試試就知道了,與胡蘿卜、洋蔥等切丁煸炒后燜飯也非常好吃。當然,燉豆腐、溜魚片、煲湯等,都能做到色香味俱全。
赤松茸并不是越大越好,成熟度六七成時營養和風味最豐富。挑選時,盡量選菌柄又白又粗壯且硬實的,菌蓋未開呈深褐色的品質最好,菌蓋顏色偏淺的,可能是陽光照射后的原因,營養價值有些下降。
任何新鮮菌菇,買來后都應盡快烹食,因為菌菇從采摘后就開始老化,品質逐漸下滑。購買過多,可清洗干凈后冷凍保存,隨用隨取,或者吃干制品。
近幾年,幾乎全國各省區都有了赤松茸的規模種植,如甘肅省臨夏州和政縣、黑龍江省訥河市、內蒙古通遼巴彥塔拉蘇木等集中種植區都在爭當赤松茸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