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梅剛
阿爾茨海默病因像吞金獸一樣吞噬著人們,尤其是老年人的記憶而令人懼怕。實際上它還有另外一種可怕的破壞能力——損毀人的感知思維、情緒行為,使患者出現敏感多疑、易怒、幻覺、妄想、睡眠紊亂等。
這種異常癥狀被稱為“精神行為癥狀”。由于是大腦的全面受損,精神行為癥狀也常常被誤認為是精神分裂癥。根據臨床表現,阿爾茨海默病的精神行為癥狀可以歸類為情感癥狀群、幻覺妄想癥狀群、機能亢進癥狀群和本能癥狀群。
精神行為癥狀貫穿于阿爾茨海默病的整個病程,疾病最早期的臨床表現就是記憶減退,在這個階段,患者還容易出現情緒低落、唉聲嘆氣、焦慮煩躁、沉默寡言等很像抑郁癥的情感癥狀。
最容易被誤以為是單純精神疾病的癥狀是幻覺妄想癥,其中最多見的是被竊妄想。患者總是懷疑身邊的人偷竊了自己的東西,只要東西找不到了,就認定是被偷竊了,而且懷疑的對象都是身邊人,常引發家庭鄰里的矛盾糾紛。另一種妄想癥是嫉妒妄想,患者無理由地堅信自己的配偶有外遇,如果合并其幻覺,則描述得更生動逼真且堅信不移。這些妄想癥一旦產生,一切的擺事實講道理都蒼白無力。
人們通常認為得了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就是癡呆了,只要照顧好其衣食起居就行了。實際上,患者還會出現不協調的機能亢進癥狀群,包括激越、易激惹、漫游等異常行為。這類患者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會突如其來地發火、罵人,甚至攻擊他人,部分患者會出現行為輕佻甚至騷擾異性的不恰當行為。
如果大腦萎縮等病變影響到丘腦等腦部基本生理功能時,患者就會出現本能癥狀群,常見的癥狀有睡眠、飲食障礙。臨床顯示,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睡眠障礙發生率比較高,并且隨著疾病的進展而加重。睡眠倒錯是最典型的癥狀,患者往往白天呼呼大睡,夜晚精神抖擻;也有患者是睡眠碎片化,隨時打盹,半小時甚至數分鐘就醒,然后就不停翻找東西或者到處亂跑,即便服用了安眠藥,也很難讓患者熟睡,在安眠藥的作用下依舊會起來活動。
飲食方面,患者早期會有貪食情況,只要面前放著食物,就會風卷殘云般地吃個精光。中重度情況下,患者容易出現不肯進食甚至拒絕進食的現象。
遺憾的是,目前針對這些癥狀能采取的措施相當有限,原則上是在非藥物治療的基礎上使用精神類藥物。
記憶療法、自我維持療法(幫助恢復自尊)、音樂療法和體育鍛煉等非藥物療法對精神行為癥狀是有效的,實施非藥物療法的路徑包括描述癥狀、調查原因、創建并實施治療計劃、評估推薦的治療策略是否被嘗試和有效。
如果非藥物治療沒有成功,在全面詳細評估之后可以考慮精神類藥物的使用?;凇鞍Y狀為導向,安全為基石”的原則,抗抑郁劑可以用于改善患者的情緒狀況;心境穩定劑可以穩定患者的興奮激越等;鎮靜安定類藥物可以小劑量使用改善患者失眠以及焦慮煩躁等癥狀。抗精神病藥物也可以用來控制相應的如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癥狀。
盡管阿爾茨海默病的精神行為癥狀沒有非常確定有效的治療方法,但我們仍然要了解它們,直面它們,只有克服一切困難,持續不懈地理解、陪伴、照護和關愛,才是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最有價值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