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威帆
2024成都世園會的參展城市實現了五大洲全覆蓋,青年如何乘風世園,收獲成長?志愿者們已行動起來。其中,來自吉利學院的青年老師唐迪寧帶領著志愿者們,經歷了志愿者招募、培訓、演練等環節,每一步都留下成長的足跡。在唐迪寧看來,盛會不僅讓成都城市形象更加鮮活,也為青年們提供了展現自我的舞臺,讓他們在志愿服務中不斷收獲成長與感動。
“提供了展現自我的機會”
早上7點過,唐迪寧帶領志愿者們抵達位于成都東部新區的世園會主會場一號門。集合點名、召開例會,在講解演練流程及工作制度之后,他和志愿者們到達指定的志愿服務崗位,大家仔細閱讀世園會布局圖,熟悉對應的位置,為后期志愿服務工作打下基礎。兩個小時后,他們參與了一場針對突發情況的演練:在面對瞬時大客流時,需協調就近志愿者增援,同時,聯系主管人員疏散游客,并引導至周邊游客較少區域參觀游覽……這是唐迪寧帶隊參與世園會志愿服務演練的日常。
25歲的唐迪寧是吉利學院校團委老師,學校就在成都東部新區。從3月開始,吉利學院先后招募數百名志愿者參與培訓演練。作為志愿者帶隊老師,唐迪寧帶領各崗位的服務工作有條不紊地開展著。
“近年來,成都舉辦了一系列大型賽會,為我們提供了展現自我的機會。”在唐迪寧看來,成都這座城市不僅歷史悠久、底蘊厚重,更是青年實現夢想的舞臺,“大家參與熱情很高!世園會志愿者招募消息一經發出,就有很多學生報名。”唐迪寧說。
“包括文明禮儀、應急處置、志愿服務理念、巴蜀園林文化等,要學習的內容很多。”唐迪寧說,通過培訓,志愿者們對世園會歷史、成都世園會概況等都有了詳細的了解。唐迪寧還記得,第一次參與全載演練,志愿者們早上6點半從學校集合出發,全都準時到達登車點前往主會場。演練期間大家熱情高漲,積極配合工作人員維護秩序,為游客聯系工作人員,解決其遇到的問題。最后,大家還對這次演練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許多建設性意見。
“我們的培訓內容很豐富,有專業的禮儀培訓,還要熟悉世園會和成都東部新區的概況。”參與世園會志愿服務,來自吉利學院數字媒體與表演學院的大二學生鄧雨欣深有感觸,“通過向游客介紹世園會,我深刻體會到了傳播城市文化的重要性,也提升了自己的溝通能力和團隊協作意識。”鄧雨欣說,希望用熱情和專業的志愿者服務向全世界展現成都、四川乃至中國的良好形象。
“與成都世園會精彩同行”
近年來,唐迪寧積極參與成都大運會、成都馬拉松、湯尤杯等賽事志愿者的組織招募等工作,積累了許多大型活動的寶貴經驗,“特別是國際性賽事,既拓展視野又豐富社會實踐經歷,讓我有更多鮮活的示例去引導學生如何參與、創新各類志愿服務,提高學校志愿服務的質量,拓寬服務領域。”唐迪寧說。
在成都大運會期間,吉利學院承擔了兩個場館的升旗和頒獎志愿服務工作。回顧那段時光,作為帶隊老師的唐迪寧最深刻的記憶,莫過于旗手禮儀的訓練和演練。“第一次演練,旗手禮儀的整體效果不盡人意,大家的動作不規范、肢體不協調。”演練結束后,他和志愿者們都陷入了沉思。
“面對初期的不足和挑戰,我們進行了復盤,通過制定訓練計劃,開展封閉式集中訓練。”唐迪寧說,大家認真參與培訓,努力練習,最終在正賽期間“零失誤”完成了所有升旗頒獎任務。
除了專業技能的鍛煉,成都大運會也是一次青年交流交往的平臺。唐迪寧分享了志愿者們的溫情時刻:作為跳水館志愿者,雷薇羽和梁鈺晗與國外選手的交流讓大運會變得更加溫馨——在頒獎候場區發現一名國外選手因緊張而微微發抖時,他們第一時間走過去安慰她。這份溫情和友善,成為大運會志愿服務中一道美麗的風景線。他們不僅是志愿者,更是成都的文明使者,用心傳遞著城市的熱情和包容。
“從成都大運會到世園會,我們通過志愿服務積極向世界展示屬于青年、屬于成都的熱情。”唐迪寧說,相比大運會志愿服務,世園會志愿服務時間跨度更長、場館更大,涉及的相關知識更多,更加考驗志愿者的應對能力和綜合素質。
唐迪寧認為,在城市為青年提供成長平臺的同時,也要激發青年的社會參與意識,鼓勵青年參與社區服務、環保活動、公益事業、大型賽事等。通過志愿服務、社區建設等方式,提高青年的社會責任感和歸屬感,促進城市社會和諧。
“參與這兩次大型活動,讓我收獲了很多。青年志愿者們用熱情擔當,讓世界看到中國,我也將用志愿‘微光去感染帶動更多的青年,與成都世園會精彩同行。”唐迪寧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