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欣
距離成都2024湯尤杯開幕還有26天之時,成都體育學院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大三學生池凝香已進入“沖刺”階段。為了提供更加專業的志愿服務,早晨,她從成都體育學院趕往18公里外的成都市中和職業中學,參加成都2024湯尤杯組委會組織的線下志愿者培訓。
能夠近距離接觸中國西部地區首次舉辦的羽毛球國際頂級賽事,是21歲的池凝香報名參與此次志愿服務的初衷。志愿服務培訓的深入和多次參與賽事志愿服務的經歷,讓她在個人能力提升外還有更多收獲,“從成都舉辦的一場場重要賽會之中,我看到各行各業的青年凝聚在一起,成都對青年友好,青年在城市更有為。”池凝香說。
青年在城市中相聚相知
3月31日,池凝香接受了賽前第一次線下志愿者培訓。“還沒確定具體志愿服務崗位之前,我們主要是學習通識知識。”池凝香說,賽前通識培訓將幫助志愿者全面掌握成都2024湯尤杯基礎知識及賽事概況、外事禮儀、賽會志愿服務行為規范、志愿者服務文明禮儀、文明觀賽禮儀等,提升志愿者專業服務能力,為打造精良城市志愿服務隊伍和高水平賽時服務質量奠定基礎。
統一培訓之外,池凝香還給自己“加碼”。課余時間,她會向學校羽毛球代表隊的同學請教相關專業知識,在網絡上觀看往屆湯尤杯的精彩比賽。池凝香“想帶著對羽毛球運動的深入理解,更好服務于這場首次在‘家門口舉辦的國際頂級賽事。”
其實,這并不是池凝香第一次參加大型賽事志愿服務。成都大運會期間,池凝香曾作為志愿者服務于國際大學生體育聯合會世界學術大會。在這場城市盛會中,池凝香遇見了來自四川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等高校的同齡人以及更多來自各行各業的青年,他們利用自身所長為成都大運會提供專業志愿服務,積極展示蓬勃向上的青年風貌。
讓池凝香感到欣喜的是,參加成都大運會志愿服務活動,還有“意外的收獲”,“在大運會近距離感受賽事解說,讓我對體育評論與解說課專業知識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與理解。”
池凝香的母親張依涓曾經擔心女兒參與志愿服務會在學習上有所懈怠,“但看著她在生活上、學業上更認真的模樣,聽著她分享和朋友們在志愿服務中的趣事,我能感受到年輕人蓬勃向上的活力,我覺得她也從這些年輕人身上獲得了前進的力量。”張依涓說。
城市讓青年更有為
成都大運會招募志愿者時,成都體育學院有2100名學生積極報名。學校團委負責老師秦銳說,“得益于學院和學校團委多渠道報名,讓更多學生能參與國際賽事活動。”熱烈的志愿服務氛圍,不僅吸引了池凝香,也吸引到比她小一屆的學弟陳紀儒。與非體育專業的池凝香不同,身為排球運動員,陳紀儒被分配到大運會競賽組志愿服務崗位,能近距離接觸參賽運動員們。也正是在這樣的國際賽事中,陳紀儒發現有太多更優秀、專業能力更強的年輕運動員在大運會舞臺上大放異彩,吸引著他想要去靠近,也帶給他突破自我的勇氣。
“從前我為自己設想的規劃,是畢業以后成為一名排球教練或者體育老師,如今我更渴望站在更高的平臺上展現自己。”陳紀儒說道,“如果沒有大運會這個平臺讓我遇見優秀的運動員們,自己很難意識到這一點。”
大運會、湯尤杯等國際賽事不僅是促進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契機,也為像池凝香、陳紀儒一樣的青年人帶來了更多機遇,讓他們能夠遇見更多優秀的人,激勵他們努力實現自己的夢想,在未來走得更遠、更深。
成都以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為牽引,圍繞城市對青年更友好,青年在城市更有為,印發實施《成都市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試點實施方案(2022-2024年)》,著力優化青年優先發展城市規劃、教育、就業、居住、生活、健康、安全七大環境,實施產業建圈強鏈、創新驅動發展、國際門戶樞紐建設、綠色低碳發展、文化繁榮興盛、民主法治建設、提質幸福成都七大青春建功行動,加快打造奮斗中不失安逸生活、舒緩間不墜青云之志的青年發展型城市,讓青年與城市雙向奔赴、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