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曉宇 王凡
踐行民主集中制原則,集中智慧、達成共識
歷史和實踐表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作為我國一項基本政治制度,以合作、參與、協商為基本精神,以團結、民主、和諧為本質屬性,是一種新型的政黨制度,內含著豐富的全過程人民民主要素,也蘊含著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理論資源。
新型政黨制度蘊含了彰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協商民主理論。作為新型政黨制度重要組織形式的人民政協,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有機銜接,形成了國家政治生活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即全國“兩會”。新型政黨制度對協商民主進行了廣泛而深刻的運用:在政黨協商和政治協商具體實踐中,作為執政黨的中國共產黨非常尊重民主黨派的意見和建議,在堅持共同的政治原則、保持共同的政治方向及維護共同的政治立場前提下,鼓勵支持各民主黨派及無黨派人士積極建言獻策,中國共產黨以聞過則喜的態度,堅持求同存異原則,吸收和借鑒各民主黨派及無黨派人士提出的意見和建議。
新型政黨制度蘊含了彰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民主監督理論。新型政黨制度框架下的民主監督是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實踐。在新型政黨制度框架下,民主監督對馬克思主義民主監督思想進行了創造性的發展:一是民主監督的目的是為了讓中國共產黨更好地執政,更好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二是民主監督是我國民主黨派重要的基本職能之一,民主黨派作為參政黨,對執政黨共產黨的監督,既不是權力監督,也不是行政監督,亦不同于一般的社會監督,而是一種高規格的政黨之間的監督,是通過民主方式進行的監督。三是民主黨派的民主監督鮮明地體現了民主精神,即民主黨派對中國共產黨的監督是來自執政黨外部的“異體監督”,具有獨特的視角,能夠及時發現執政黨成員在工作中的失誤和偏差;在提意見、建議和批評的過程中,雙方是在團結和諧的氛圍下進行商量,是執政黨和參政黨在國家政治領域合作的重要體現。
新型政黨制度蘊含了彰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民主集中制理論。民主集中制既是黨和國家的根本組織原則和領導制度。中國共產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從成立之初就堅持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也經歷了一個科學的演進發展過程。新中國成立之后,中國共產黨將民主集中制應用到國家政治生活方方面面,民主集中制也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的根本組織原則和活動方式。1982年,黨的十二大黨章第一次明確了民主集中制的六項基本原則,各民主黨派受中國共產黨的影響,也在章程中對民主集中制予以完善,確立了民主集中制的內容框架。在新型政黨制度框架下,不管是中國共產黨還是各民主黨派,在政黨活動中都踐行民主集中制原則,能夠做到集中智慧、達成共識,既能實現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又能在國家根本問題上實現共識。
(作者:梁曉宇,中共四川省委黨校黨建教研部教授;王凡,中共四川省委黨校黨建教研部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