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愛峰
“通過兩地共建,成都市流動黨員西藏黨組織的黨員成為形象好、口碑好、信用好的‘三好群體。”成都市流動黨員西藏黨委書記、西藏云湖建設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利全說。近年來,成都市流動黨員西藏黨委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因地制宜健全組織體系,實現“黨員行千里,管理不斷線,教育不脫節,作用不弱化”。截至目前,成都市流動黨員西藏黨委教育管理服務成都在藏黨員1000余名,聯系服務農民工20余萬人。
“自2005年率先在雪域高原插上了當地流動黨員的‘支部紅旗起,成都已在西藏成立黨組織24個,其中,黨委2個、黨總支2?個、黨支部20個?。”大邑縣安仁鎮干部、成都市流動黨員西藏黨委黨建指導員譚海泉說,2015年,成都市委組織部把成都各區(市)縣在西藏的流動黨員黨組織整合為大黨委,成立了成都市流動黨員西藏黨委。截至目前,以流出地區域為單位,建立了大邑、邛崍、崇州、蒲江、金堂、新津、彭州、簡陽8個“鄉緣型”黨組織;根據成都在西藏流動黨員分布的實際情況,以流入地為單位,在拉薩、林芝、昌都、山南、那曲、日喀則、阿里設立了7個“地緣型”二級流動黨員黨組織;以企業為單位,成立了10個“業緣型”黨組織。
雖然大部分成都在藏企業已采取單建方式建立了“業緣型”黨支部,但還有“盲區”“空白”,距離“全覆蓋”還有“一公里”。“有的項目建設周期幾年或不到一年,或有幾個企業同時參與項目建設,其務工者中也有黨員,項目建設同樣需要黨組織和黨員的作用發揮。”張利全介紹,為了彌補這一空白,黨委發揮“雙找”后對流動黨員底數清的優勢,嘗試以項目為單位,在建設工地一線建立臨時黨支部。“在項目工地建立臨時黨支部,為農民工開展技能培訓、關心困難職工、提供免費藥具,為當地群眾提供就業崗位等,真正做到了為黨員、群眾服務。”
在學習培訓方面,結合節假日對流動黨員開展紅色教育,組建流動黨員宣講隊,到企業、工地開展送學活動,“我們還建立起流動黨員‘微黨校,開通黨建網站和微信公眾平臺、微信教學群,開展‘微黨校培訓,依托線上視頻會議系統,通過線下線上互動,實現黨組織與流動黨員聯系‘不斷線。”譚海泉說。黨委將流動黨員教育培訓納入總體規劃,舉辦示范培訓班十余期,開展送學上門30余次、網絡培訓100余場,舉辦返鄉和行前培訓座談會30余次,線上線下常態化開展各類組織生活,確保流動黨員能學得好、用得上、見實效。
在隊伍建設方面,成都市流動黨員西藏黨委把優秀企業家、創業領軍人物等高層次人才作為重點培養對象。如在西藏打拼多年、已成立公司的曾學兵,入黨后在公司建立了黨支部,在黨建引領下,業務規模不斷擴大,帶動就業上萬人次,幫助上千農民工脫貧致富。“是黨的好政策,讓我走上了創業成功之路。作為一名黨員,群眾有困難,我就應該給予幫助。”曾學兵說。
與此同時,成都市流動黨員西藏黨委以服務成都在藏農民工需求為著力點,開展就業、維權、救助“三服務”,協調解決農民工糾紛550余起;與駐地鎮(街道)、村(社區)黨組織結對共建,充分發揮流動黨員企業家資金、人才技術等優勢,引導流動黨員積極參與流入地基層治理、助力產業發展和鄉村振興。邛崍籍流動黨員代表在拉薩實地考察拉魯社區開放式便民服務站運行情況后,組織流動黨員、商會會員、入黨積極分子、在藏務工人員等開展愛心捐款,幫助完善拉魯社區民族團結室、背街小巷部分道路硬化及安裝黨群服務中心門禁管理系統;成都市流動黨員山南黨支部幫扶頗章鄉達當村集體經濟55萬元,采取“黨建+產業”融合模式發展奶牛產業,為發展集體經濟“輸血造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