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朋
“發現問題,形成震懾,推動改革,促進發展”是巡視工作的總方針,發現問題是巡視巡察工作的生命線。筆者結合巡視巡察工作經歷以及組織本單位開展的“機動式”巡察實踐,從組織保障、思維模式、方式方法三個方面淺談國企巡察工作中高效率、高質量發現問題的方式方法。
強化五重保障,提升發現問題的有效性
強化人員保障。組建巡察隊伍時,要根據被巡察單位的生產經營情況、主價值鏈條業務、近年來政治生態情況等,對巡察人員的政治素養、從業經歷、職業性格、發展空間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抽調搭配。在充分考慮回避原則的基礎之上征求個人意見,確保巡察人員全身心投入巡察工作,打牢巡察工作基礎。
強化培訓保障。在常規培訓基礎上,邀請有巡視巡察經歷的領導干部面對面授課、一對一交流,講透政治巡察的實質內涵,講清發現問題的方式方法,講明談話了解的注意事項,讓巡察組成員迅速轉換角色、建立認知、明確定位。同時要開展調研式學習,組織成員走訪被巡察單位上下游相關方,結合自身分工開展外圍了解、情況摸底,掌握第一手信息。
強化制度保障。巡察組內部應建立并嚴格執行日例會制度,匯總討論當天問題線索,研判核查方法,明確核查方向,部署次日工作任務;運用周例會、專項會議、中期匯報等會議做好上下溝通,統一思想、目標和行動。要以簽訂保密協議的形式加強保密管理,以全員脫產的形式加強出勤管理,以“三個不得”加強作風管理,以5S標準加強現場管理,樹立巡察組良好作風形象。
強化團隊保障。巡察工作是一項團隊工作,也是一項政治性、政策性極強的工作,個人單打獨斗出不了成果,也不符合紀律要求。雖然成員各自有既定任務方向,但是各業務間均存在關聯,因此巡察組要堅持分工不分家,交叉進入、大膽假設、多頭論證,精準鎖定線索,共同開展工作。
強化協作保障。巡察組要緊緊依靠被巡察黨組織開展工作,指導被巡察單位建立工作組,讓其在場地提供、材料報交、訪談了解、民主調研、市場走訪等各個環節通力配合、高效協調,全力保障巡察工作高效開展。
運用五種思維,提升發現問題的精準性
一是對標思維。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黨章黨規黨紀、黨委重大決策部署、企業規章制度是國企巡察工作發現問題的基本標尺,巡察組要融會貫通熟悉標尺,分解細化把握標尺、分門別類用好標尺,找準管黨治黨、選人用人、經營風險三大領域的刻度線,制定具體推進“施工圖”,結合被巡察單位特殊性,針對性地開展巡察。
二是質效思維。在巡察過程中,要亂象中找真相、僵局中求破局,抓住關鍵環節,緊盯重點人群,不斷提升發現問題的效率。比如面對被巡察單位的龐大出差記錄和海量報銷憑證,可通過Excle透視功能對出差人員的出差頻次、時間長短、報銷金額、出差目的地等數據進行對比分析,將經常出差二三線城市、一次性出差時間較長、一次性報銷金額較高的人群鎖定為重點,配合一對一面談、賓館電話問詢、詢價錄音回放等方式,進行多方佐證、核查,以點帶面為巡察工作打開局面。
三是數據思維。原始數據在巡察過程中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要通過對數據的對比分析,讓枯燥的數據說話。比如在招待費的檢查中,可以通過調取水單,對同一個飯店同一個菜品在同一個時段內的價格進行縱向對比,看菜價是否有大范圍波動;也可以利用“大眾點評”“美團”等網絡平臺的顧客曬單橫向對比招待費發生當天相關菜肴的價格,從而鎖定虛開或多開餐飲發票的違規違紀行為。
四是細節思維。隨著全面從嚴治黨的縱深推進,國企巡察工作的覆蓋面進一步擴大,很多問題的隱蔽性越來越強,這為巡察工作帶來了不小挑戰。巡察人員應擦亮發現問題的眼睛、磨利解剖麻雀的手術刀,從細節入手來發現矛盾點。比如通過比對憑證文件的簽字筆跡、查證微信實時位置、印證行車記錄儀錄像與行車單、盤點物品庫存數量等,從中尋找蛛絲馬跡,以小切口發現大問題,以小數據推動大發現。
五是外延思維。在對被巡察單位整體情況、主要業務等進行了解后,對照歷次巡察和日常自查自糾、專項整治治理的問題清單,找尋未覆蓋的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進一步發現管理的薄弱點;對于分公司、子公司分布在多個屬地的被巡察單位,要緊盯其外埠單位和部門,看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在外埠單位的落地情況,看管理標準、管理尺度是否與總部一致,看是否有“山高皇帝遠”、無人過問的情況。
使用五種方法,提升發現問題的針對性
開通管理系統權限,提升數據獲取的全面性。隨著數字化系統的持續推廣和應用,各單位的辦公、生產、財務、采購、銷售等重要體系都實施了數字化管理,大量有價值、有含金量的數據都儲存在網絡上。巡察組進駐被巡察單位后,要第一時間全面了解被巡察單位有哪些數字化系統以及各個系統的作用,協調其開通各個系統的最高權限賬戶,再根據組內分工,安排IT部門專人開展系統應用培訓,要求巡察組成員熟練操作各項系統,以便在獲取資料時做到應調盡調。
走訪基層一線員工,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是黨永葆青春活力和戰斗力的重要傳家寶。在巡察中,巡察人員要充分發揮職工群眾的監督作用,形成無處不在的信息觸角。一是暢通信訪渠道。通過微信、網絡、公告等多種方式公示信訪舉報郵箱、電話、地址,暢通線上、線下渠道。二是開展實地走訪。切實做到“走進生產一線”“走進班組科室”“走進邊邊角角”三個走進,了解職工群眾所思所想。三是召開員工座談會。積極聽取職工群眾反映的問題,把解決職工群眾最為關心關注的問題作為巡察的著眼點,持續增強職工群眾的獲得感。
建立問題數據庫,監督檢查問題整改情況。收集被巡察單位前期巡察、案件查辦、專項監督檢查、紀律檢查建議書中暴露的問題,突出問題導向,著重發現虛假整改、邊改邊犯、改后再犯、做表面文章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通過狠殺“回馬槍”,對整改不到位的問題推動“再整改”,沒有見底的問題進行“再了解”,沒有發現的問題著力“再發現”,確保問題整改一改到底、改出成效。
挖掘利用監控資源,輔助開展線索印證。視頻證據是最直觀、最有說服力、最有沖擊力的證據。隨著安保系統的進一步升級完善,各單位的視頻監控系統基本實現了重要位置全覆蓋。對監控資源的有效利用極大地提升了巡察監督的覆蓋面,強化了震懾力。如檢查廢舊物資是否虛假過磅和記錄,在對單據存疑的情況下,可以調取當天磅秤位置的監控視頻進行印證;對領取零部件去向存疑的情況下,可以調取當天車間的監控錄像進行印證。同時,在代刷考勤卡、是否正常出勤、上花班等情況監督檢查中也可以通過調取監控視頻,對存疑情況進行印證。
拓寬信息獲取渠道,強化外部信息獲取。巡察過程中,眼睛向內固然重要,但在無法找到突破口的情況下,可以嘗試向企業外部拓展。一是開展相關方調研,編制二維碼調查問卷,設計與串圍標、吃拿卡要和轉嫁費用等相關的問題,利用被巡察單位的供應商管理系統、經銷商,以及服務站管理系統,將問卷全面投放;也可以通過走訪或電話訪談,對未中標、評級退出的供應商,以及已離職的領導干部和員工,有針對性地開展實地調研,借用外部力量打開局面。二是利用第三方權威平臺如“企查查”“天眼查”等,對相關方單位的領導干部進行查詢,核實、比對被巡察單位領導干部是否存在違規開辦或參股與其業務相關聯的營利企業的情況。
(責任編輯:木 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