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煥斌
(山西高河能源有限公司,山西 長治 047100)
高河能源有限公司W3311 進風順槽位于礦井北部,W3311 進風順槽I 段向西延伸2 255.4 m(平距),施工到位后轉向以180°方位角向南掘進185.5 m(平距) 后再轉向以270°向西掘進施工W3311 進風順槽Ⅱ段,設計長度465.6 m(平距)。該巷道沿3 號煤層底板掘進,根據現有三維勘探資料,巷道自東向西穿過西堡向斜區域、西堡背斜區域,巷道底板最高點預計標高+485 m,最低點位于預計標高為+393 m,最高點和最低點高差92 m。3 號煤層厚度為6.00 ~7.00 m,平均煤厚6.54 m,傾角2°~14°。煤層之上為泥巖偽頂,厚度0.54~1.9 m,灰黑色,厚層狀,均勻層理,見大量植物化石。泥巖之上為粉砂巖—細砂巖泥巖直接頂,厚度0.90 ~1.46 m,灰色—深灰色,中厚層狀,波狀層理,小型交錯層理發育,含云母碎片,見少量植物化石。砂巖之上為16.50 ~18.50 m 厚的細砂巖老頂,灰色,中厚層狀,成份以石英為主,長石次之,含云母碎片,平行層理,泥質膠結,分選中等。煤層之下為直接底泥巖—粉砂巖,厚為0.72 ~2.04 m,深灰色—黑色,中厚層狀,均勻層理,小型交錯層理發育,見大量植物化石。泥巖—粉砂巖之下為老底,為2.30 ~3.52 m 厚的中砂質泥巖—細砂巖,灰色—灰黑色,成份以石英為主,長石次之,波狀層理,含泥質包體,見菱鐵質結核。
W3311 進風順槽自東向西穿過西堡向斜區域、西堡背斜區域,向斜兩翼地層局部傾角較大、張性裂隙越發育,煤層氣就越易逸散;掘進至向斜裂隙發育區域,受斷層影響區,煤層破碎,易于瓦斯的釋放,易出瓦斯事故。W3311 進風順槽安裝4 臺FBDNo-7.5 型局部通風機,采用φ1 000 mm 風筒供風,風筒吊掛在巷道兩幫,按照高河能源2022年的《“一礦一策,一面一策”瓦斯治理方案》,W3311 進風順槽工作面屬于一級瓦斯管理區域,為降低掘進工作面瓦斯濃度、提高巷道掘進效率,展開超前預抽技術的設計研究與應用。
高瓦斯礦井煤層抽采率需高于30%。高河煤礦屬于高瓦斯礦井,因此應將煤層內瓦斯預抽率作為判定其有效抽采半徑界限的參考值,通過收集相關資料得到W3311 進風順槽附近煤層瓦斯參數,煤層內原始瓦斯含量為10.5 m3/t,因此有效抽采半徑內煤體瓦斯含量應降至7.35 m3/t 以下。
鉆孔有效抽采半徑是進行布置參數設計的重要依據,為確定高河煤礦3 號煤層抽采條件下瓦斯運移規律,利用COMSOL 軟件建立數值計算模型[1-2],考慮到煤層內瓦斯基本沿抽采孔徑匯集至抽采鉆孔內,將瓦斯的流動過程簡化為沿鉆孔徑向的二維平面問題,在滲流方程的基礎上建立如圖1 所示的數值模型進行求解,模型尺寸為寬、高40 m 的矩形,四周邊界為不滲流邊界條件,煤體的瓦斯參考參數進行設置。

圖1 數值計算模型Fig.1 Numerical calculation model
參考國內類似條件下的相關研究成果[3],常用的瓦斯抽采鉆孔直徑有75、94、113 mm,抽采負壓通常為10 ~20 MPa,抽采時間為30 ~180 d,因此進行不同鉆孔直徑、不同抽采負壓(13、15、20 kPa) 條件下抽采效模擬,認定煤層內瓦斯含量降至7.84 m3/t 以下的區域為有效抽采半徑的覆蓋范圍,模擬得到有效抽采半徑隨時間變化曲線如圖2所示。

圖2 數值模擬結果Fig.2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根據圖2 分析可知,有效抽采半徑隨著時間延長的增長曲線并非直線型,在抽采時間達到90 d后,增長曲線的斜率開始逐漸減小,在抽采時間由120 d 繼續延長至150 d 期間,有效抽采半徑增幅均很小,由此說明抽采時間控制在120 d 內較合理。抽采鉆孔直徑由73 mm 變為94 mm,有效抽采半徑增長曲線間的差值隨著時間延長逐漸增大,抽采時間在90 d 以上時,有效抽采半徑差值達到0.25 ~0.35 m,抽采鉆孔直徑由94 mm 變為113 mm,有效抽采半徑增長曲線比較接近,抽采時間90 d 以上時,抽采半徑差值僅為0.10 ~0.20 m,表明鉆孔直徑提升至113 mm 對于抽采效果的提升很微小,因此可確定最佳抽采鉆孔直徑為94 mm。圖2(d) 所示結果為鉆孔直徑94 mm、抽采120 d條件下有效抽采半徑隨著抽采負壓的變化曲線,可以看出,抽采負壓大于15 kPa 后,曲線基本呈水平狀態,由此說明,抽采負壓為15 kPa 最合理。抽采120 d 有效抽采半徑分別為2.46 m,由此確定該條件下有效抽采半徑為2.4 m。
根據瓦斯涌出源頭,采用邊掘邊抽工藝進行瓦斯治理,在不影響巷道正常掘進的情況下降低了掘進工作面瓦斯的涌出量。參照類似條件下相關應用實例[4],設計W3311 進風順槽兩側煤壁中每間隔60 m 施工一個鉆場,鉆場寬4 m、深4 m、高3.2 m,與大巷高差為2.0 m,每個鉆場布置6 個直徑94 mm 的抽采鉆孔,鉆孔孔深均為140 m,鉆孔終孔處間距為2 ~2.4 m,水平方向抽采范圍覆蓋寬度為10 ~14 m,垂直方向覆蓋高度為5 ~7 m,同側鉆場間距120 m,鉆場及鉆孔布置詳情如圖3 所示,抽采負壓為15 kPa。

圖3 鉆場布置示意Fig.3 Layout of drilling field
高河能源W3311 進風順槽掘進工作面邊抽邊掘技術于2022 年11 月15 日開始實施,每一組的抽采鉆孔匯流管處均按照由CJZ42 型瓦斯綜合參數測定儀,選取部分日期的測定數據,整理得到瓦斯流量和當日抽采瓦斯量變化曲線如圖4 所示,分析可知,抽采初期鉆孔內純瓦斯流量約為0.3 m3/min,之后純瓦斯流量逐漸增大并穩定在0.44 m3/min 左右,每日瓦斯抽采量也由早期的450 m3左右增長至670 m3左右,方案實施后抽采效果良好。

圖4 鉆孔抽采瓦斯參數監測結果Fig.4 Monitoring results of borehole gas extraction parameters
為了驗證邊掘邊抽方案對掘進工作面瓦斯濃度降低的效果,高河能源W3311 進風順槽掘進期間進行回風流內瓦斯濃度監測,將監測數據繪制成如圖5 所示的曲線圖,圖5(a) 為每日監測到的瓦斯濃度最大值,圖5(b) 為每日監測到的瓦斯濃度平均值,可以看出,在方案實施前,掘進工作面回風流中日監測瓦斯濃度最大值為0.69%~0.73%,日監測瓦斯濃度平均值為0.50%~0.53%,在邊掘邊抽方案實施后,日監測瓦斯濃度最大值降至0.59%左右,降幅約為16.9%,日監測瓦斯濃度平均值降至0.45%左右,降幅約為13.7%,綜上可知,邊掘邊抽方案可明顯提高煤層瓦斯預抽量,降低掘進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和瓦斯濃度,降低瓦斯超限的頻率和可能性,更加保障煤礦工人的人身安全,提高了快速掘進工作面的安全性。

圖5 掘進工作面風流瓦斯濃度監測結果Fig.5 Monitoring results of airflowgas concentration in heading face
針對高河煤礦大斷面煤巷掘進期間瓦斯濃度經常超限問題,提出采用邊掘邊抽技術進行瓦斯治理,利用COMSOL 軟件進行瓦斯抽采過程的模擬分析,得出抽采鉆孔的合理直徑為94 mm,最佳抽采負壓為15 kPa,抽采時間為120 d 時,有效抽采半徑為2.4 m。設計了瓦斯抽采鉆場及順層鉆孔布置方案,方案實施后,日瓦斯抽采量達到670 m3左右,掘進工作面日瓦斯濃度最大值降低16.9%,日瓦斯濃度均值降低13.7%,有效降低了巷道內瓦斯涌出量,實現了大斷面煤巷邊掘邊抽的高效掘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