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婧怡,鄭靜美,孫博研,王 蓓,王軍華
(河北瑞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莊 050000)
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 Bunge)又名文官果,產于我國河北、陜西、山西、內蒙古、河南、寧夏、新疆、甘肅及東北各省,是無患子科文冠果屬落葉小喬木或灌木。
文冠果適應性強,耐干旱,生長快、結實早、產量高,是重要的木本油料樹種。文冠果種仁的含油量為50%~70%,可食用或榨油,油中脂肪酸多為不飽和脂肪酸,其含量可達90%以上,不飽和脂肪酸具有較強的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功能,文冠果油中還具有促進神經細胞生長和發育的功能,而且對治療高血壓和高血脂有重要作用的神經酸,神經酸為順-15- 二十四碳烯酸,因此文冠果油是一種高級食用油。
我國食用油市場的需求巨大,油脂油料的進口數量呈現出不斷上升的趨勢。植物油脂的制備方法隨著科技進步有了很大的發展。
植物油萃取方法也較為多樣,包括壓榨法、有機溶劑提取法、水酶法、超聲波處理法、超臨界二氧化碳提取法等。
其中,鄧紅等以文冠果籽為原料,通過機械壓榨法獲取文冠果冷榨油,但壓榨法出油率較低,雜質含量高,且在擠壓過程中形成高溫,破壞了油中不飽和脂肪酸及甾醇等活性物質。1843 年法國人提取橄欖油的過程中使用了二硫化碳作浸出溶劑,并在之后獲得了產業化生產。
有機溶劑提取法采用高溫脫溶,破壞了油中不飽和脂肪酸,使油的營養價值大大降低。超聲波處理法提取油脂能夠加快油脂滲出速度、提高出油率,但會造成不飽和脂肪酸氧化,導致油脂質量降低。
超臨界萃取法是近年來開發的油脂高效萃取方法,具有工藝簡單、能耗少、萃取溫度低、生物活性物質損失少的優點。
亞臨界萃取是利用亞臨界流體作為萃取劑,在密閉、無氧、低壓的壓力容器內,依據有機物相似相溶的原理,通過萃取物料與萃取劑在浸泡過程中的分子擴散過程,達到固體物料中脂溶性成分轉移到液態萃取劑中,再通過減壓蒸發的過程將萃取劑與目的產物分離。
該技術實現了常溫萃取、低溫脫溶,很好地保留了油脂中的活性成份、提高了油脂的營養價值。目前該技術已經應用于高檔油脂、天然色素、蛋白、植物精油等領域。因此,建立文冠果油的亞臨界提取技術對文冠果油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文冠果購于河北邱縣。
1,1,1,2-四氟乙烷(R134a),食品級;氫氧化鈉,分析純;甲醇,分析純;三氟化硼,分析純;石油醚,沸程60 ~90 ℃。
亞臨界萃取裝置,50L×2 型;萬能粉碎機,FL-30B 型;氣相色譜儀,GC-2014C;電子天平,YP4002;靜壓式榨油機;超臨界萃取裝置,HA121-50-01;標準篩,浙江上虞市五四儀器篩具廠。
1.4.1 文冠果預處理
剔除有蟲害、干癟的文冠果果籽,清洗并去除表面雜質,去殼烘干至含水量<10%,破碎后過5 mm 篩。
1.4.2 文冠果油的制備及提取率測定
1.4.2.1 冷榨提取文冠果油
將文冠果種仁粉置于靜壓式榨油機中進行冷榨,在20 ℃、55 MPa 下,壓榨時間6 h,得到文冠果冷榨油。
1.4.2.2 索氏提取法
稱取文冠果種仁粉置于抽提筒內,加入石油醚加熱抽提。控制加熱溫度,抽提10 h。抽提完成后,旋轉蒸發除掉其中殘余的石油醚,完成后將抽提瓶烘至恒重,回收文冠果油。
1.4.2.3 超臨界CO2萃取法
將CO2冷卻至-5 ℃,超臨界CO2流量為18 L/h。稱取過文冠果仁粉裝入裝料筒,將裝料筒放入反應釜,在設定的萃取壓力28 MPa 和40 ℃下萃取文冠果油,萃取180 min 后在分離釜中回收文冠果油。
1.4.2.4 亞臨界CO2萃取法
將文冠果種仁粉,投入萃取釜中,抽真空降至1×104Pa 以下;加入四氟乙烷溶液,控制萃取溫度為30 ℃,萃取壓力為1.0 MPa,重復萃取2 次,每次30 min;45 ℃條件下負壓逐漸降壓到5×10-2Pa,每次分離時間為20 min,重復分離3 次,得到文冠果油。
文冠果油提取率(%) =文冠果油質量/(文冠果仁粉質量×油脂含量) ×100%
1.4.3 文冠果油基本性質檢測
酸值測定參照GB/T 5009.229-2016;
過氧化值測定參照GB/T 5009.227-2016;
皂化值測定參照GB/T 5534-2008;
碘值測定參照GB/T 5532-2008。
1.4.4 文冠果油脂肪酸組成分析
1.4.4.1 油樣甲酯化
取待測油樣1 μL 入4 mL 貯樣瓶,加200 μL正己烷,振蕩溶解樣品,加500 μL 的1 mol/L 氫氧化鉀甲醇溶液,充分振蕩;密封后,60 ℃水浴30 min,期間振蕩2 ~3 次,冷卻;加入1 mL 三氟化硼甲醇溶液,密封后,再于60 ℃水浴30 min,期間振蕩2 ~3 次,冷卻;加入1 mL 飽和氯化鈉溶液和2 mL 正己烷,劇烈振蕩1 min,靜置,分層后,收集上層入新離心管;取適量無水硫酸鈉入離心管振蕩干燥,靜置;抽取上層液過0.2 μm 有機膜,入樣品瓶-20 ℃冷藏備用。
1.4.4.2 GC-MS /MS 分析條件
采用DB-23 色譜柱,進樣口溫度230 ℃;柱箱升溫程序:50 ℃以15 ℃/min 升溫至200 ℃,保持15 min;以3 ℃/min 升溫至215 ℃,保持10 min;以3 ℃/min 升溫至230 ℃,保持5 min;載氣流速1 mL/min;進樣體積1 μL;分流比40∶1。離子源(EI)溫度230 ℃,傳輸線溫度245 ℃,檢測電壓1 700 V,溶劑延遲5 min,質量掃描范圍(m/z)45 ~400 u。
1.4.5 亞臨界萃取法提取文冠果油單因素試驗
1.4.5.1 萃取溫度對文冠果油提取率的影響
將文冠果種仁粉,投入萃取釜中,抽真空降至-0.6 MPa;加入四氟乙烷溶液至淹沒文冠果種仁粉,控制萃取溫度分別為25、30、35、40、45 ℃,萃取壓力為1 MPa,重復萃取2 次,每次30 min;45 ℃條件下負壓逐漸降壓到5×10-2Pa,每次分離時間為20 min,重復分離3 次,得到文冠果油,計算文冠果油提取率,篩選出最適宜的萃取溫度。
1.4.5.2 萃取壓力對文冠果油提取率的影響
將文冠果種仁粉,投入萃取釜中,抽真空降至-0.65 MPa;加入四氟乙烷溶液至淹沒文冠果種仁粉,控制萃取溫度分別為30 ℃,萃取壓力分別為0.8、0.9、1、1.1、1.2 MPa,重復萃取2 次,每次30 min;在45 ℃條件下負壓逐漸降壓到5×10-2Pa,每次分離時間為20 min,重復分離3 次,得到文冠果油,計算文冠果油提取率,篩選出適宜的萃取壓力。
1.4.5.3 萃取時間對文冠果油提取率的影響
將文冠果種仁粉,投入萃取釜中,抽真空降至-0.65 MPa;加入四氟乙烷溶液至淹沒文冠果種仁粉,控制萃取溫度分別為30 ℃,萃取壓力為1 MPa,重復萃取2 次,每次分別20、30、40、50、60 min;在45 ℃條件下負壓逐漸降壓到5×10-2Pa,每次分離時間為20 min,重復分離3 次,得到文冠果油,計算文冠果油提取率,篩選出適宜的萃取時間。
1.4.5.4 萃取次數對文冠果油提取率的影響
將文冠果種仁粉,投入萃取釜中,抽真空降至-0.65 MPa;加入四氟乙烷溶液至淹沒文冠果種仁粉,控制萃取溫度分別為30 ℃,萃取壓力為1 MPa,分別重復萃取1、2、3、4 次,每次30 min;45 ℃條件下負壓逐漸降壓到5×10-2Pa,每次分離時間為20 min,重復分離3 次,得到文冠果油,計算文冠果油提取率,篩選出適宜的萃取次數。
1.4.6 亞臨界萃取法提取文冠果油正交試驗
將文冠果種仁粉,投入萃取釜中,抽真空降至-0.65 MPa;加入四氟乙烷溶液至淹沒文冠果種仁粉,按照表1 中所列條件進行提取,試驗進行3次,取平均值。利用正交試驗對萃取溫度、萃取壓力、萃取時間及萃取次數這4 個因素進行考察。

表1 影響文冠果油提取率的因素水平表Table 1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extraction rate of Xanthoceras sorbifolia oil
影響文冠果油提取率的因素水平率見表3。
不同方法提取文冠果油的提取率如圖1 所示。

圖1 不同方法提取文冠果油的提取率Fig.1 Extraction rate of Xanthoceras sorbifolia oil by different methods
由圖1 可見,選取的4 種提取方法對文冠果種仁油都具有較高的提取率,但不同方法其提取率不同。試驗結果顯示,4 種提取方法文冠果油的提取率從高到低依次為亞臨界CO2萃取法、超臨界CO2萃取法、索氏提取法和冷榨法,其中亞臨界CO2萃取法、超臨界CO2萃取法和索氏提取法提取文冠果油的提取率都相對較高,均達到70%以上,亞臨界CO2萃取法達80%以上;冷榨法的提取率相對較低,僅為69.4%。
由此看來,在所選的4 種提取方法中,亞臨界CO2萃取法是較為理想的提油方法。
不同方法提取文冠果油的基本性質見表2。

表2 不同方法提取文冠果油的基本性質Table 2 Basic properties of Xanthoceras sorbifolia oil extracted by different methods
由表2 可見,4 種方法提取的文冠果油的皂化值均在140 ~170,說明組成文冠果油的脂肪酸平均分子質量相對較小。提取的文冠果油的碘價均在100~120。同時,文冠果油的碘價相對較高,說明文冠果油的不飽和程度相對較高,這與文冠果油中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達90%以上的事實相符,所以文冠果油作為高級食用油更容易被人體吸收分解。提取的文冠果油中酸值最低的為亞臨界CO2萃取法提取的文冠果油,過氧化值最低的是索氏提取法提取的種仁油,但4 種方法提取的文冠果油的酸值和過氧化值均較低,說明4 種方法提取的文冠果油的品質都較好。綜上所述,亞臨界CO2萃取法制備得到的文冠果油理化性質最佳。
不同方法提取文冠果油的脂肪酸含量及組成如表3。

表3 不同方法提取文冠果油的脂肪酸含量及組成Table 3 the content and composition of fatty acids in Xanthoceras sorbifolia oil extracted by different methods
從文冠果油中檢測出10 種脂肪酸,分別為棕櫚酸、硬脂酸、油酸、亞油酸、亞麻酸、花生一烯酸、花生二烯酸、花生五烯酸、芥酸以及神經酸。不同提取方法獲得的文冠果油中均是亞油酸的含量最高,均在40%以上。其中,亞臨界萃取法提取的亞油酸含量最高,為45.69%;索氏提取法提取的含量為45.63%;超臨界萃取法提取的亞油酸含量為45.14%;冷榨法提取的亞油酸的含量最少為42.93%。4 種方法提取的文冠果油中油酸的含量均處于第2 位,芥酸是一種對人體有害的脂肪酸,油中含量越少越好,冷榨法提取的文冠果油中芥酸含量最高為8.03%;其次為索氏提取法含量為6.75%;再次為超臨界萃取法含量為5.49%;芥酸含量最少的為亞臨界萃取法制備得到的文冠果油,其含量為5.29%。4 種方法均可提取到一定含量的神經酸,其中,亞臨界萃取法提取的神經酸最高為3.29%;其次為索氏提取法含量為2.81%;再次為冷榨法含量為2.76%;含量最低的為超臨界萃取法含量為2.75%。綜上所述,亞臨界CO2萃取法制備得到的文冠果油脂肪酸含量最佳。
綜合文冠果油的提取率、理化性質及脂肪酸含量,選取亞臨界萃取法做為后續文冠果油提取優化的試驗方法。
2.4.1 萃取溫度對文冠果油提取率的影響
萃取溫度對文冠果油提取率的影響如圖2 所示,隨著萃取溫度的升高,萃取率也一定程度提高,當萃取溫度為25 ℃時,提取率為85.4%;萃取溫度由25 ℃升高至30 ℃時,提油率升至88.7%;萃取溫度由30 ℃升高至35 ℃時,提油率升至91.4%;萃取溫度由35 ℃升高至40 ℃時,提油率升至95.2%,達到峰值;萃取溫度由40 ℃升高至45 ℃時,提油率變為92.3%,呈下降趨勢。這說明過高的萃取溫度一方面會導致溶劑加速汽化,密度降低,使系統壓力增大;另一方面物料中的熱敏性物質會受高溫的破壞,均會造成提油率的降低。綜合分析,選擇40 ℃作為萃取的最適溫度。

圖2 萃取溫度對文冠果油提取率的影響結果Fig.2 Effect of extraction temperature on extraction rate of Xanthoceras sorbifolia oil
2.4.2 萃取壓力對文冠果油提取率的影響
萃取壓力對文冠果油提取率的影響如圖3 所示,隨著萃取壓力的升高,萃取率也一定程度提高,當萃取壓力為0.8 MPa 時,提取率為80.1%;萃取壓力由0.8 MPa 升高至0.9 MPa 時,提取率升至83.4%;萃取壓力由0.9 MPa 升高至1.0 MPa 時,提取率升至88.7%;萃取壓力由1.0 MPa 升高至1.1 MPa 時,提取率升至94.5%;萃取壓力由1.1 MPa 升高至1.2 MPa 時,提取率升至95.2%,此時,隨著壓力的增加,提升效果不明顯。這說明萃取壓力的升高會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提取率,但當到達一定數值后變化不明顯;綜合分析,選擇1.1 MPa 作為萃取的最適溫度。

圖3 萃取壓力對文冠果油提取率的影響結果表Fig.3 Table of effect of extraction pressure on extraction rate of Xanthoceras sorbifolia oil
2.4.3 萃取時間對文冠果油提取率的影響
萃取時間對文冠果油提取率的影響如圖4 所示,萃取時間從20 min 延長到30 min,提取率從82.5%提升至88.7%,萃取時間從30 min 延長到40 min,提取率升至93.1%,此階段隨萃取時間的延長提取率增加明顯,這是因為提取剛開始時,溶劑與物料未得到良好接觸,隨著萃取時間的延長,傳質達到良好的狀態,提取率增大;萃取時間從40 min 延長到50 min,提取率升至93.4%,萃取時間從50 min 延長到60 min,提取率升至94.0%,再此階段,提取率仍隨萃取時間延長而呈現緩慢升高趨勢,這是因為油脂在萃取釜內溶解度趨于飽和,萃取體系的滲透壓也趨于平衡,油脂被繼續萃取出的量很少,造成提取率上升緩慢。因此,延長萃取時間對提取率的影響不大。綜合考慮能耗因素,萃取時間以40 min 為宜。

圖4 萃取時間對文冠果油提取率的影響結果Fig.4 Effect of extraction time on extraction rate of Xanthoceras sorbifolia oil
2.4.4 萃取次數對文冠果油提取率的影響
萃取時間對文冠果油提取率的影響如圖5 所示,萃取次數從1 次增加到2 次,提取率從80.1%提升至88.7%,萃取萃取次數從2 次增加到3 次,提取率升至94.7%,此階段隨萃取時間的延長提取率增加明顯;萃取萃取次數從3 次增加到4 次,提取率升至95.1%;在此階段,提取率仍隨萃取次數增多而呈現緩慢升高趨勢,但油脂被繼續萃取出的量很少,造成提取率上升緩慢。綜合考慮能耗因素,萃取次數3 次為最佳。

圖5 萃取次數對文冠果油提取率的影響結果表Fig.5 Table of effect of extraction times on extraction rate of Xanthoceras sorbifolia oil
極差R 是A>B>C>D,萃取溫度(A) 對文冠果油提取率的影響最為顯著,其次是萃取壓力(B),然后是萃取時間(C) 最后是萃取次數(D)。從表4可以得出,萃取溫度的K3>K1>K2,選擇A3 為最優水平;萃取壓力的K2>K3>K1,選擇B2 為最優水平;萃取時間的K1>K2>K3,選擇C1 為最優水平;萃取次數的K2>K1>K3,D2 為最優水平。

表4 文冠果油提取率正交試驗結果表Table 4 The result of orthogonal test of extraction rate of Xanthoceras sorbifolia oil
因此綜合各方面考量,確定4 種因素的最優提取組合為A3B2C1D2,即萃取溫度為45 ℃,萃取壓力為1.1 MPa,萃取時間為40 min,萃取次數為2 次。
為驗證正交試驗得到的工藝條件的優劣,按照A3B2C1D2 方案,開展試驗,所得到的文冠果油提取率為96.7%。結果表明,此方案的文冠果油提取率高于正交實驗表中的9 個實驗。從而表明利用A3B2C1D2 工藝條件從文冠果中提取文冠果油具有較好的穩定性。
本研究以河北省邱縣文冠果為原料進行研究,采用不同的方法對文冠果油進行提取,實驗表明,采用冷榨法制備文冠果油的提取率為69.4%、索氏提取法制備文冠果油的提取率為74.5%、超臨界萃取法制備文冠果油的提取率為78.6%、亞臨界萃取法提取得到的文冠果油的提取率為88.7。同時,通過對文冠果油理化性質的檢測、和脂肪酸含量的檢測,綜合選取亞臨界萃取法作為提取文冠果油實驗方法。
進一步以油脂的提取率為評價指標,通過正交試驗考察了萃取溫度、萃取壓力、萃取時間和萃取次數對文冠果油提取率的影響。對文冠果油提取率影響最大的是萃取溫度,其次為萃取壓力,再次為萃取時間,影響最小的為萃取次數,同時確定了其最優水平為A3、B2、C1、D2,即萃取溫度為45℃,萃取壓力為1∶1,萃取時間為40 min,萃取次數為2 次。并利用最優工藝進行3 組重復驗證實驗,文冠果油的提取率達96.7%,均高于正交實驗表中的實驗,純化率高,工藝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