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灣戰爭進程述評"/>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田 原
海灣戰爭是上世紀90年代初冷戰結束后世界格局新舊交替之際由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引起的一場大規模高技術的局部戰爭,是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運用各種新式武器對伊拉克實施的空地一體戰的實踐。這場戰爭標志著戰爭模式正式進入到信息化戰爭階段,給各國的國防建設和軍隊建設以許多啟示。海灣戰爭參戰國之多、影響范圍之廣,堪稱“半個世界大戰”。無論從何種角度分析,這場戰爭在軍事發展史上具有“分水嶺”的意義。本文以多國部隊的空襲作戰“沙漠風暴”行動(分為戰略性空中戰局、科威特空中戰局、消耗伊軍地面部隊戰斗力三個階段)和多國部隊的地面進攻“沙漠軍刀”行動為著力點,系統性介紹海灣戰爭的過程,使讀者對海灣戰爭的進程有一個全局性的直觀認識。

伊拉克前總統薩達姆
按沙漠風暴計劃,以美軍為首的聯軍對伊拉克軍隊的作戰將分為四個階段進行。前三個階段構成所謂的“空中戰局”。其中第一階段為“戰略性空中戰局”,使用空中力量,打擊摧毀或癱瘓伊拉克的指揮與控制系統,迅速奪取制空權。第二階段為“科威特空中戰局”,致力于壓制或消滅科威特戰區的伊拉克陸基防空系統。第三階段為“消耗地面部隊戰斗力”,著重對科威特戰區的伊拉克地面部隊特別是共和國衛隊實施直接的空中打擊。在前三階段的目標達成后,才轉入第四階段,即“解放科威特的地面戰局”。按照該計劃,多國部隊從1991年1月17日到2月24日進行了持續38天的空中突擊。
沙漠風暴行動第一階段——“戰略性空中戰局”(1991年1月17日至23日)本階段側重點為戰略性空襲。在空襲開始前20分鐘,美海軍和空軍的EA-6B徘徊者和EF-111大鴉等專用電子戰飛機對伊拉克地面防空雷達和通信系統進行了強烈的電磁干擾和壓制,造成了伊軍雷達失靈通信中斷。
當地時間1991年1月17日凌晨2時40分,由9架阿帕奇攻擊直升機組成的特遣隊超低空貼地飛行,使用地獄火導彈摧毀了伊軍在邊境的兩個關鍵的雷達站,把伊軍防空網撕開了一個口子,代號為“沙漠風暴”的行動由此拉開了序幕。與此同時,美軍F-117A隱形戰斗轟炸機使用2000磅的激光制導炸彈摧毀了伊軍兩個防空作戰指揮中心,嚴重破壞了伊軍的防空雷達和指控系統;20架F-117A隱形戰斗轟炸機直接飛過伊軍防空體系,使用哈姆反輻射導彈和激光制導炸彈等,對巴格達市區的電信大樓、薩達姆私人住宅、總統府、防空導彈陣地、雷達站、指控中心和機場設施等要害目標進行了精確打擊。由于伊軍指揮系統失靈,雷達被干擾或摧毀,伊軍防空部隊只能在無法鎖定目標的情況下發射導彈,高射炮分不清哪些是飛機,哪些是導彈,只要天空有亮點就不停射擊。伊軍兩架幻影戰機起飛企圖依靠機載雷達攻擊,立即遭到美軍4架F-15C戰機的攻擊,被全部擊落。
與此同時,停泊在海灣的美軍密蘇里和威斯康星號戰列艦,位于紅海的多艘提康德多加級導彈巡洋艦以及B-52戰略轟炸機發射大量戰斧式巡航導彈,對伊境內的60多處目標實施突襲,給伊造成重大損失。
第一次空襲20分鐘后,第二次空襲接踵而至,美軍出動150多架次的A-10攻擊機,重點襲擊了科威特和伊境內的雷達站和南部的多處機場,未能起飛的飛機悉數被毀;巴士拉城外的機場、橋梁和鐵路調度系統被毀。美軍以A-10攻擊機和F-16戰斗轟炸機攻擊地面目標,F-15戰斗機進行空中掩護。伊軍兩架米格-29戰斗機升空迎戰,被美軍E-2C預警機發現,F-15戰斗機未等米格-29戰斗機靠近,即以響尾蛇空空導彈相迎,米格-29戰斗機機毀人亡。

“沙漠軍刀”行動于1991年2月24日開始
空襲5小時后,薩達姆發表全國電視講話,宣布伊拉克反擊美國的“戰斗之母”行動開始,要打敗異教徒和他們的盟友。聲明伊拉克“決不會向美國低頭屈服”。伊軍向沙特首都利雅得發射了5枚飛毛腿導彈,但只有1枚落在市區,其余4枚落在了沙漠里。在美軍空襲過程中,伊空軍先后有15架戰斗機升空迎戰,但結果不是被擊落,就是在天空短暫飛行后返回地面。
當日晚上11點,新的一輪轟炸開始,伊軍地面部隊成為攻擊重點。沙漠風暴計劃要求,通過空中打擊消耗伊軍一線部隊一半以上戰力,為投入地面部隊創造條件。包括B-52戰略轟炸機在內的數百架戰機對科威特戰區的伊拉克共和國衛隊進行了“地毯式”轟炸,對伊軍精銳的塔瓦卡那機械化步兵師、漢莫拉比裝甲師、麥地那裝甲師輪番空襲。共和國衛隊后方橋梁、補給系統被切斷,還摧毀了伊軍十幾個待射狀態的飛毛腿導彈發射架和若干伊軍火炮陣地。烏姆蓋斯爾港、法奧港、沿海的海防陣地、伊拉克海軍基地、導彈儲存庫以及一些石油平臺都遭到猛烈攻擊。
空襲一直在進行,在開戰的第一個星期內,多國部隊的飛機平均日出動1700多架次,對伊拉克實施全方位、全天候空中打擊,伊軍的機場、防空導彈陣地、雷達系統、指控中心、通信樞紐、導彈基地和核生化設施,科威特戰區的伊軍地面部隊、后勤補給線、重要橋梁等都遭到打擊和破壞,有些目標被多次轟炸。巴格達等重要城市水電供應和通信中斷。美軍損失飛機11架,聯軍其他國家損失10架。
面對狂轟濫炸,薩達姆不想坐以待斃,決心采取行動反擊。伊軍利用車載機動發射架,連續向以色列發射了8枚飛毛腿導彈,擊中以色列首都特拉維夫和海法市。伊軍隨后幾天接連向以色列發射飛毛腿導彈,數十人傷亡。
飛毛腿導彈是蘇聯60年代研制的地對地彈道導彈,車載機動發射,大量出口到中東,伊拉克對飛毛腿導彈進行了改進,使其射程由300千米提高到了600千米,以色列和沙特首都利雅得都在射程之內,但載彈量有所減少,威力有所降低,而且精度怎么也上不去,一般圓概率誤差在5千米左右,基本上是指哪不打哪,要命中點目標是很困難的。但攻擊大城市,對平民進行恐怖襲擊則能夠勝任,因為即使打偏了四五千米也還在大城市的范圍內。
以色列準備進行反擊以摧毀伊軍飛毛腿導彈發射車。美國擔心如果以色列這個時候加入多國部隊會導致反伊聯盟出現松動,正中薩達姆下懷,為此極力勸說以色列保持克制,并在以色列緊急部署4個愛國者導彈連擔負防御任務。
愛國者原本是為對付飛機而設計的,后來經過改進,初步具備了反導能力。由于飛毛腿導彈全程飛行時間只有7分鐘,愛國者對它的攔截也必須在這短短的7分鐘內完成。當飛毛腿發射升空后,美國的導彈預警衛星要在一分半到兩分鐘內測出其發射點的位置、射向和落點范圍,并發出報警。當飛毛腿飛行至落點90秒的位置時,愛國者導彈連的相控陣雷達開始搜索、跟蹤目標。當飛毛腿飛行至落點約30秒的位置時,愛國者導彈發射并在距其落點8秒時將其擊毀。

由F-15和F-16組成的空襲編隊
擊毀飛毛腿導彈發射車并不是十分容易的事,伊軍不停變換隱藏地點,藏在伊拉克西部的山間峽谷中、公路的高架橋下或涵洞里,發射時快速機動到預定陣地,打完就跑,15分鐘就能跑出五六千米,如在公路機動則更快,為美軍搜索帶來不少麻煩。首先,多國部隊通過偵察衛星確定飛毛腿導彈的活動范圍。其次,發揮E-8A等偵察機的作用,這種新型目標監視飛機能從200千米甚至更遠的距離探測到車輛運動方向,并立即通知戰機搜索和攻擊各種可疑車輛,這些行動有效的壓制了飛毛腿導彈的發射,伊拉克由開戰時每天發射5枚減至平均每天只發射1枚,但飛毛腿仍幾乎每天都在發射,飛毛腿的生存力得益于它的機動發射方式,在高技術偵察監視器材充分運用而變得單向透明的戰場,卻也給飛毛腿導彈保留了一個看不見的活動空間。
在整個海灣戰爭中,伊軍總共向以色列和沙特發射飛毛腿導彈81枚,用于攔截的愛國者導彈發射了158枚,攔截成功率經核實不到1/3,這說明,即使是先進的防空導彈攔截超聲速的彈道導彈也是很困難的。
沙漠風暴行動第二階段——“科威特空中戰局”(1991年1月24日-1月30日)“沙漠風暴”行動開始后的第二周是空襲的第二階段,即奪取科威特戰區的制空權,多國部隊將轟炸的重點轉向科威特戰區的目標,包括飛毛腿導彈發射架、軍用機場、飛機、防空導彈、雷達站、坦克以及共和國衛隊的有生力量。多國部隊擊落伊軍戰機35架、直升機6架。由于電子戰飛機對伊軍雷達進行了有效的電磁干擾,多國部隊在這一階段沒有一架飛機被防空導彈擊落。這種軟硬結合的殺傷方式很成功。到了戰爭后期,伊軍雷達開機十分謹慎,一位被俘的伊軍指揮官說,他十分擔心雷達開機后會立即遭到打擊。
伊拉克利用兩伊戰爭時期所修建的洞庫和掩體保存了一些飛機和導彈。1月23日,多國部隊開始用用F-117和F-111搭載約900千克的鉆地激光制導炸彈直接攻擊飛機掩體,這種重磅炸彈可以穿透幾米厚的鋼筋混凝土層,在掩體內產生災難性的爆炸,重達60噸的鋼筋混凝土防爆門被掀翻到70多米遠的地方。到1月27日,施瓦茨克普夫宣布伊空軍已完全失去戰斗力。
由沙袋隱蔽的坦克也難逃厄運,美軍戰機利用紅外裝置可以發現埋在沙子下的坦克,因為金屬的冷卻速度比周圍的沙子快,伊軍士兵視坦克為鋼鐵的墳墓,只能躲到幾百米外的戰壕藏身。
薩達姆意識到,光憑飛毛腿導彈不足以改變戰爭態勢,以色列沒有怒而興師,瓦解反伊聯盟的企圖就要落空。為盡早擺脫在空襲中的被動局面,薩達姆下令伊軍對距邊境只有15千米的沙特小鎮海夫吉發起進攻。1月29日晚,伊軍由兩個營組成的先遣隊在50輛T-55坦克的掩護下,占領了無人防守的海夫吉,伊軍兩個師向海夫吉方向運動。美軍戰機對伊軍增援部隊進行了猛烈攻擊,經過8小時的空中打擊,伊軍由80多輛裝甲車輛組成的行軍縱隊損失慘重,熊熊烈焰照亮了幾十千米的夜空,伊軍已無法增援海夫吉。在戰機和武裝直升機的支援下,美軍與沙特部隊乘勢擊退海夫吉外圍伊軍并經過激戰拿下該鎮,在戰斗中陶式反坦克導彈給伊軍裝甲車輛以很大損失。這次進攻是伊軍在戰爭期間進行的惟一一次較大規模的地面進攻,損失了大量坦克裝甲車輛。

多國部隊總司令施瓦茨科普夫
沙漠風暴行動第三階段——“消耗地面部隊戰斗力”(1991年1月31日-2月23日)從第三周開始,空襲進入第三階段,為地面進攻做準備。多國部隊的空襲大致集中在4個地區:伊拉克北部的戰略目標;巴格達市內的戰略目標;伊拉克西南和東南部的飛毛腿導彈;科威特戰區內的伊軍。空襲以打擊科威特戰區內的伊軍為重點。
對伊北部空襲的主要目標是機場和加固的飛機掩體、化學武器以及核武器試驗設施。F-111轟炸了摩蘇爾的核試驗和儲存設施和伊軍通信站。
對巴格達的空襲集中于領導機構、指控中心和機場。F-117轟炸了伊軍指揮機構和通信情報設施,機場以及加固的飛機掩體;B-52、A-6、F-18等攻擊了地空導彈生產設施;數十架F-15E和F-16利用夜間探測系統直接攻擊了飛毛腿導彈發射車、伊軍運輸車隊等目標。
由于科威特戰區的伊軍需求完全依靠后方的補給,因此切斷伊拉克軍隊的后勤補給線,實施遮斷攻擊,是此階段的側重點。橫跨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的40座橋梁,以及鐵路調度場、燃油庫、物資倉庫、卡車車隊都是攻擊目標,伊軍向科威特戰區的補給速度被迫大大延緩,到2月4日,補給數量已低于維持作戰所需要的水平。一名被俘伊軍高級軍官說:“空襲開始一個星期后,就基本沒有補給了。”
多國部隊集中空中力量,對科威特和伊拉克南部地區的伊軍地面部隊、堅固防御陣地、坦克裝甲目標尤其是共和國衛隊進行了猛烈轟炸。B-52和A-6襲擊了法奧港的蠶式導彈陣地和一個步兵師。伊軍一個軍企圖向巴士拉方向運動,當即遭到連續轟炸。B-52轟炸機每隔3-4小時就進行一次地毯式轟炸,僅2月6日一天就進行了36輪轟炸;海軍密蘇里號戰列艦和威斯康星號戰列艦猛轟沿海一帶伊軍防御工事;AV-8B飛機對伊軍戰壕投擲凝固汽油彈;對大面積雷場,則用B-52投放巨型炸彈進行轟炸排雷。在大面積殺傷和密集火力不斷打擊下,科威特前線的伊軍地面部隊已成崩潰之勢,士兵們身體虛弱、饑餓難耐、意志消沉,許多士兵聽到飛機的聲音就驚恐不安。

伊軍飛毛腿彈道導彈
至2月23日沙漠風暴結束,空襲整整持續了38天。多國部隊平均每日出動2600多架次,超過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的日最高出動架次。發射戰斧式巡航導彈288枚。在歷時1個多月的轟炸后,伊空軍瓦解,海軍覆沒,陸軍喪失反擊能力。伊軍戰場部署被割裂,通信中斷,指揮失靈,補給癱瘓,士氣瓦解。伊軍雖然仍留在科威特,然而處境卻很糟,逃兵不斷,實施有效防御的能力遭到嚴重削弱。據美國方面統計,空襲使伊軍總體戰斗力下降50%。
聯軍的“左勾拳”行動。經過38天的空中轟炸,地面進攻即沙漠軍刀行動終于要付諸實施了。沙漠軍刀行動的決心是:部分兵力作為助攻從沙科邊境正面進攻,而主力則從沙伊邊境突破,快速向伊拉克縱深推進,對科威特進行戰略迂回,切斷侵科伊軍的退路,爾后圍爾殲之。
戰前美軍將地面部隊主力部署在沙科邊境地區,使伊軍誤認為美軍將從沙科邊境實施主要突破,同時美軍兩棲登陸編隊又在科近海佯動,戰列艦猛轟伊軍沿海陣地,使薩達姆誤認為美軍要發起大規模登陸作戰,從而將伊軍主力集中部署在科威特境內。施瓦茨科普夫對擔任主攻的美陸軍部隊進行了大規模的調整,將原部署在科威特正面的美第7軍和第18空降軍的27萬大軍由東路實施大范圍橫向機動調到了中西路,從而避開了薩達姆防線,通過伊軍防守薄弱的西線沙漠地帶給伊軍以致命一擊,這一行動被形象的稱之為“左勾拳”。
沙漠軍刀行動的實施。1991年2月24日凌晨4時,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在近500千米的寬大正面上,以雷霆萬鈞的炮火和排山倒海的裝甲部隊從東中西三路向伊軍發起了決定性的猛攻。
東線,由美軍海軍陸戰隊兩個師和阿拉伯國家軍隊對科威特正南面伊軍最堅固、最密集的防御體系實施突破,先遣部隊引爆雷區,在飛機和坦克的引導下,擊退伊軍輕微抵抗,迅速突破伊軍兩道防線,擊毀和俘獲伊軍坦克190輛,兵臨科威特城下。助攻集團在這個方向的進攻,牢牢的吸引了伊軍統帥部的注意,使其把大量兵力用于該方向的防御,從而為主攻方向創造了有利條件。
西線,由美軍第18空降軍,包括82空降師、101空中突擊師、第24機械化師等以及配屬的法軍第6輕型裝甲師組成。綽號為“幼鹿”的法軍第6輕型裝甲師使用小羚羊攻擊直升機打擊伊軍的坦克和掩體,進展順利。101空中突擊師的300多架黑鷹直升機和支奴干直升機搭載部隊實施大規模空中機動,在距地面15米的高度超低空飛行,排山倒海,震天動地,創造了大規模直升機機降的經典范例。
中線是地面進攻的重點方向,由美軍第7軍率領第1、2、3裝甲師、第1騎兵師、第1機步師及英軍第1裝甲師組成。這個龐大的集群共有約1300輛坦克,這支鐵拳要向北打進伊拉克然后急轉向東來一記沉重的左勾拳,砸爛伊軍精銳的共和國衛隊。聯軍全線突破伊軍防線,并順利向縱深發展,伊軍幾乎沒有進行頑強的抵抗就土崩瓦解。防御陣地內的伊軍要么逃跑,要么被殲,要么加入長長的戰俘行列往南走。

美軍愛國者防空導彈
在整個戰場上,伊軍已是四面受敵,如散沙般潰敗,多國部隊已全面突破“薩達姆防線”,逼近科威特城。伊拉克只能用飛毛腿導彈還擊,2月25日,一枚飛毛腿導彈擊中沙特宰赫蘭的一座兵營,造成28人死亡、100多人受傷。這是沙漠風暴行動開始后美軍遭受的最大損失。
薩達姆認為再打下去必然是全軍覆沒,他下達了從科威特撤軍的命令,科威特的700多處油井被點燃,這時伊軍已亂成一團,都想奪路而逃,通往伊拉克的兩條公路被大量坦克、裝甲車、汽車堵塞,聯軍戰機對車隊進行了無情的攻擊,幾十千米的路面上到處都是被炸毀的車輛和燒焦的尸體,士兵們或跳出坦克汽車逃命,或搖動白襯衣以示投降。這些公路成為名副其實的“死亡高速公路”。美軍已完全切斷了伊軍退路,至此,多國部隊完成了對伊拉克南部和科威特境內伊軍的包圍。
伊拉克的投降。經過兩天的地面戰斗,伊軍33個師已失去作戰能力,被分割包圍的伊軍在幾個孤立的戰場上無法再進行有組織的防御。27日,多國部隊發起了收復科威特城的肅清戰并占領該城。美第7軍和18軍的十多萬人包圍伊軍共和國衛隊的3個機步師和2個坦克師,在阿帕奇武裝直升機的掩護下給予伊軍塔瓦卡爾納師、麥地那師和漢謨拉比師等10個師以殲滅性打擊。
28日,薩達姆宣布無條件接受安理會有關伊拉克占領科威特的所有12項決議,放棄對科威特的領土要求并同意對科威特的戰爭賠款。美總統布什宣布:“終止進攻性作戰行動,科威特已經解放,伊拉克軍隊已經戰敗。”
在這場戰爭中,伊海空軍幾乎全部失去作戰能力,核生化武器和導彈研制設施被摧毀,伊軍參戰的43個師有38個師被重創或殲滅。美軍摧毀伊軍坦克3700多輛,裝甲車2400多輛,火炮2600余門,243架飛機被擊毀,147架逃往伊朗,伊軍傷亡高達10萬余人,其中陣亡2萬人,被俘高達17.5萬余人,伊工業和石油設施遭受較大破壞,其中巴格達、巴士拉毀壞更為嚴重。多國部隊方面,僅陣亡223人,其中美軍149人,負傷697人,其中美軍338人,另有13人被俘。這的確是一場極不對稱的戰爭,從技術到戰術,從進程到結局都異乎尋常的不對稱。用美軍自己的話說,“美國是在理想的時間,在理想的戰場上,與理想的對手用理想的武器打了一場理想的戰爭”。海灣戰爭的結果充分說明,如果由各種武器所組成的體系作戰能力存在代差,單純的數量對比已經沒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