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小乖媽媽參加了學校的開放日活動,發現小乖的身高比班上個子高的同學矮了一大截,后來與其他家長交流得知,不少家長正在給孩子額外補充各種營養素。這讓小乖媽媽也焦慮了起來:小乖之前體檢結果基本符合身高體重發育趨勢的呀,平時一日三餐也比較注重營養搭配,那到底需不需要額外補充營養素呢?
兒童、青少年處在生長發育的重要階段,在這個關鍵時期,合理的營養攝入對于確保其身體健康和智力發育至關重要。家長們常常困惑,是否需要為處在生長發育期的兒童、青少年額外補充營養素呢?答案是:在大多數情況下,依靠日常合理均衡的膳食攝入與戶外活動,可以獲得足夠的營養素,額外補充營養素是不必要的。
什么情況下需要額外補充營養素?
每個兒童、青少年都有自己的特點,在不同年齡段或處于感染、慢性疾病等特殊狀態下,由于食物攝入不足、飲食缺乏多樣性等原因,可能出現某些營養素的缺乏。如在換牙、生病、考試、環境突變期間,可能存在挑食、偏食、胃口不好等行為,導致某些營養素的攝入不足,單純的進食可能無法滿足營養素攝入需求;或當患有一些特殊疾病,如貧血、骨折等也可能需要額外的營養支持。在這些情況下,醫生可能會推薦特定的膳食補充劑彌補日常飲食中可能存在的不足,確保身體獲得足夠的營養以滿足特殊需要。
常見的膳食補充劑包括哪些?
?維生素補充劑:兒童、青少年的生長發育需要足夠的維生素支持。如維生素D對于鈣的吸收和骨骼健康至關重要,而維生素C和維生素A則對免疫系統和視覺發育有積極作用。膳食補充劑中的多種維生素可以在確保正常飲食的同時滿足特殊需要。
?礦物質補充劑:鈣、鐵、鋅等礦物質是兒童、青少年生長發育不可或缺的元素。特別是對于青少年女生,由于月經期間失血較多,鐵的需求可能增加。因此,適量的礦物質補充劑有助于維持骨骼健康和預防貧血等問題。
?蛋白質補充劑:對處于快速生長期的兒童、青少年來說,足夠的蛋白質攝入對于促進肌肉生長、維持組織結構至關重要。在某些情況下,如素食者或飲食結構偏離正常的個體,蛋白質補充劑可能成為確保足夠蛋白質攝入的重要手段。
如何科學合理選擇膳食補充劑?
衡量兒童、青少年是否缺乏營養素,要結合其飲食習慣、生長發育、精神狀況等情況進行綜合評定,必要時可前往醫院進行檢測,在醫師或專業營養人員的指導下進行科學精準評估,從而合理地補充營養素。對于確實需要使用膳食補充劑來滿足特殊需要的學生和家長,在挑選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選擇補劑要注意年齡段:2~5歲的學齡前兒童對各種營養素的需求量較高,但消化能力未完全成熟、咀嚼能力較差,應選擇易消化吸收和方便服用的膳食補充劑。6~17歲的學齡兒童、青少年生長發育迅速,可以針對其實際情況適量補充鈣劑、復合維生素等。
?選擇補劑要注意補充時間:有些營養素如鐵、鋅,在腸道吸收時會相互抑制,如需補充這些補劑,應分開服用,如早餐后服鋅劑,鋅劑可以增加食欲,午餐后服鐵劑,晚餐后服鈣劑,其間間隔3小時以上。
?選擇補劑要注意含量和純度:如DHA補劑,按照來源分為深海魚油和藻油,藻油DHA含量一般高于魚油,且重金屬污染小、基本無腥味,更適用于兒童、青少年;市面上的DHA膠囊純度一般在15%~80%,如1粒250毫克的膠囊含100毫克DHA,即DHA純度為40%。兒童、青少年應盡量選擇純度較高的DHA補劑。
?選擇補劑要注意季節:秋季氣候干燥,易感冒咳嗽,可選擇提高免疫力的膳食補充劑;冬季光照較少,更容易發生缺鈣的情況,可以考慮選用維生素D3加鈣的復方制劑,預防孩子患佝僂病、小兒手足抽搐和生長遲緩等疾病。
?選擇補劑不要盲目看宣傳:一些添加了維生素或礦物質的軟糖,產品宣傳打著“免疫調節”“促進生長發育”的旗號,產品色澤鮮艷、香甜軟糯,但實際上價格高昂且保健功能有限,其中還含有大量糖,多吃反而得不償失。
額外補充營養素不能代替吃飯
一般情況下,從天然食物中就可以獲得充足的各類營養素,并且成分與構成更為合理,所以應做到一日三餐、平衡膳食、搭配合理。每餐攝入的谷薯、蔬菜水果、畜禽魚蛋、奶和大豆等食物種類應達到3類及以上,每天攝入的食物種類應達到12種以上,每周食物種類應達到25種以上。
具體怎么吃呢?根據我國不同年齡階段學齡兒童的需求,可以按照6~10歲、11~13歲和14~17歲學齡兒童平衡膳食寶塔去搭配食物。
學齡兒童膳食寶塔形象化的組合遵循了平衡膳食的原則,體現了營養上比較理想的基本食物構成。寶塔共分為5層,包括谷薯類、蔬菜水果類、畜禽魚蛋類、奶豆堅果類及烹調用油鹽,各層面積大小不同,標示了5類食物“平衡膳食”的推薦食物量。
除此之外,家長應培養兒童、青少年不偏食、不挑食的飲食習慣;配餐注意粗細搭配、主副食搭配、葷素搭配、干稀搭配和咸甜搭配;避免油炸、油膩或刺激性強的食物;高糖、高油的食物不宜多吃,避免出現肥胖和齲齒;可經常變換食物的種類,注意烹調方式多樣化。
《兒童青少年生長遲緩食養指南(2023版)》指出,膳食結構不合理、不良飲食行為等都可能造成兒童、青少年出現營養素缺乏的情況。因此我們提倡精準營養,根據兒童、青少年的實際情況科學合理地補充營養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