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當代人,您嘗過宋朝美食嗎?
坐落于香港金鐘“太古廣場”地下一層的餐廳“?”就專門供應歷朝歷代的美食,其中自然也有成套宋朝美食。
從《康熙字典》可知,“?”有飽滿之意。取名“?”,意味著走進這家餐廳,不但可以飽嘗口福,也可以飽嘗眼福。這里出品的歷朝歷代美食,既沉浸于歷史傳承之中,又沾上了現代創新氣息。餐廳設有360度環繞屏幕以及現場音效,生動展現了中國典故、詩詞、發明及傳奇歷史人物。食客們可以在古風古韻中,與楊貴妃、唐玄宗、岳飛、蘇東坡等名人一起,舉箸就餐,舉杯共飲,享受跨越時空的嶄新餐飲體驗。
這里的宋朝美食有:
開封府山海兜據說這是開封府包公包青天的至愛。菜如其名,山珍海味一網打盡。其中既有鮮菇、竹筍等山珍,也有魚蝦等海味,構成一道味清氣爽的美味前菜。
宋嫂魚羹當代人都很熟悉,實是地道宋朝美食。魚羹用筍絲、冬菇絲、鱖魚肉絲等煮成,面上又鋪著許多芫荽,鮮甜香滑,熱度十足,相當美味。
蟹釀橙據說是宋高宗所愛。做法是先把香橙挖空,再在橙內釀入大閘蟹粉和橙肉,用醇酒調味,清蒸后再加入花蟹的蟹鉗肉。鮮甜的蟹粉蟹肉同時散發著橙香和酒香,令今人也可得到帝王般的享受。
熏烤全鵝是當年岳飛將軍所愛。主料是黑棕鵝,用櫻花木及香片、荷葉煙熏,香氣迷人,皮脆肉嫩,再加上用姜、蔥、黑胡椒翻炒的鵝雜,更是美上加美,相得益彰。
東坡肉雖聞名遐邇,但是在大廚手下有所改良。主料選用的是用橄欖喂養的比利時豬的腩肉,先用花雕酒和香料腌過,接著慢煮6小時,讓肉質酥軟松化,汁香味濃。食用時,配以白飯連汁相拌,再飲生普洱茶去除肥膩。
這家“?”餐廳由美心集團開設,負責餐廳營運與構思研發古代美食的,是美心集團總廚胡育明先生。他先是推出了成套唐朝美食,繼而又推出成套宋代美食。歷朝歷代美味佳肴,味正形美,既有濃郁古韻,又不失現代時尚,引得一眾名流明星爭相品嘗。
其實,宋代、唐代,乃至更早的漢代的美食,在我們身邊也有不少,只是很多人未加留意,也未加細究罷了。
大家熟悉的油條就是宋代傳下來的,不過那時稱為“油炸燴”。人們痛恨秦檜陷害抗金英雄岳飛,便把面團捏成秦檜模樣的小面人,放在油鍋里炸,以解心頭之恨。流傳至今,演變成油條。
灌湯包,又名“湯包”,也是宋代食品,據說還是當年開封府最具代表性的美食。餡料制法很有特色,是將豬后腿肉剁碎后分次注水,以一個方向攪拌至粥狀,用面皮包起。在蒸的過程中,水分會充分吸收肉香,鮮湯與肉餡同居一室卻又相互分離。宋人描述湯包外形“提起像燈籠,放下如菊花”。如何食用,開封人也有順口溜:“先開窗,后喝湯,一口吞,滿口香”。
現今流行的火鍋,竟然也是宋代吃法,但宋時稱為“撥霞供”。宋理宗時,文人士大夫們崇尚野味,尤其是兔肉。用筷子搛著兔肉片在火鍋中反復撥動,熱湯翻滾,肉片色澤鮮艷如云霞,有人就形象地命名為“撥霞供”。
冷飲發展到宋朝已有很多種類。據《夢粱錄》《武林舊事》等古籍記載,當時南宋都城臨安(今杭州)街頭就有各種避暑湯水,不下幾十種。更有“冰淇淋”售賣,當時稱之為“冰酪”,
即將牛奶和各種果漿放到凝好的冰沙之中,再用冰鑒(古代盛冰的容器)定型,牛奶與冰沙相混合,又夾雜果漿的甜香,入口柔軟疏松,一抿即化。南宋文學家楊萬里還專門作詩云:“似膩還成爽,才凝又欲飄,玉來盤底碎,雪到口邊銷。”身為當代人,品嘗古代美食,既不是“發思古之幽情”,也不只是獵奇,而是為了尊重歷史,體味人生,豐富人生。考古,惜古,復古,愛古,為了傳承;傳承,為了發展;發展,為了日益美好的向往,領略優秀傳統文化,活出人間煙火真味。難道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