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曉 劉靜
(河南省洛陽第五人民醫院 洛陽 471000)
血管性癡呆(VD)是一種臨床綜合征,是由多種因素引發的腦血管阻塞疾病,并以腦組織缺氧、腦系統功能障礙、認知功能障礙、記憶力減退等為主要疾病表現,同時還會引發其他行為能力下降、情緒控制失調等[1~2]。由于該病好發于老年人群,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重,臨床老年VD 患者的數量也正呈現逐年上升趨勢,若未及時治療,會對患者日常生活以及家庭和社會均造成嚴重困擾[3]。現階段,臨床針對該病主要采用多奈哌齊等西藥進行治療,雖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疾病癥狀,但由于該藥物治療周期較長,長期單一用藥導致其效果不夠理想[4]。據研究表明[5],銀杏葉提取物中富含銀杏黃酮苷,其作為一種天然抗氧化劑,具有較強的清除氧自由基作用,能夠在改善腦神經功能、恢復腦內血流供應等方面發揮一定功效,并且還可用于改善血管狀態、保護心腦血管等,現已在臨床神經科疾病防治中展現顯著療效。本研究旨在探究銀杏葉提取物聯合鹽酸多奈哌齊治療老年VD 患者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2021 年5 月至2023 年5 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82 例老年VD 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1 例。對照組男24例,女17 例;年齡60~83 歲,平均(70.36±3.36)歲;嚴重程度:輕度28 例,中度13 例;病程3 個月至6年,平均(2.86±0.69)年;文化程度:文盲9 例,小學17 例,中學及以上15 例;體質量指數(BMI)22~28 kg/m2,平均(25.39±0.68)kg/m2。觀察組男22 例,女19 例;年齡61~82 歲,平均(69.85±3.28)歲;嚴重程度:輕度26 例,中度15 例;病程6 個月至5 年,平均(2.82±0.71)年;文化程度:文盲7 例,小學18 例,中學及以上16 例;BMI 22~29 kg/m2,平均(25.61±0.65)kg/m2。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編號LYWY2021010)。
1.2 入組標準 納入標準:符合《2019 年中國血管性認知障礙診治指南》[6];年齡不得低于60 歲,性別不限;出現明顯記憶功能減退、認知功能障礙等癥狀表現,經臨床診斷后,確診為血管性疾病,且處于VD 輕中度;臨床資料完整,家屬均知情本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非本病導致的認知功能障礙、行為能力不足;既往有類似藥物治療史;患其他神經系統疾病,如帕金森病;存在其他心腦血管性疾病;存在肝、腎等臟器功能不全;合并慢性感染性疾病;易過敏體質,或對本研究涉及藥物不耐受;精神疾病導致的治療依從性較差、無法遵醫囑完成治療。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入院后采用鹽酸多奈哌齊片(國藥準字H20050978)治療,具體用法用量如下:起始用量為5 mg/次,口服用藥,1 次/d,持續用藥治療1 個月;后續根據患者病情以及耐受情況,可調整為10 mg/次,口服用藥,1 次/d,連續治療2 個月。觀察組采用銀杏葉提取物注射液(國藥準字H20070226)聯合鹽酸多奈哌齊片進行治療,其中鹽酸多奈哌齊片的用法用量、口服時間與對照組保持一致,銀杏葉提取物注射液的用法用量如下:取20 ml 銀杏葉提取物注射液,將其混合至250 ml 0.9%氯化鈉注射液中,混合均勻后行靜脈滴注治療,靜脈滴注時間為30~60 min,2 次/d,以15 d 為一個療程,每個療程結束后休息5 d,共計3 個療程。同時,所有患者給予阿托伐他汀鈣片(國藥準字H20133127)以及阿司匹林腸溶片(注冊證號H20160685)進行血脂干預治療,以預防臨床腦血管意外發生,阿司匹林腸溶片為100 mg/次,口服用藥,1 次/d;阿托伐他汀初始計量為10 mg/次,口服用藥,1 次/d。
1.4 觀察指標(1)臨床療效。顯效:治療后患者簡易精神狀況檢測量表(MMSE)、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量表(BI)評分提升率超過20%,癡呆癥狀、認知功能以及行為能力均出現明顯改善;有效:治療后患者MMSE、BI 評分提升率達12%~20%,且其癡呆癥狀、認知功能以及行為能力較治療前有一定程度恢復;無效:治療后患者MMSE、BI 評分提升率未達12%,且患者癡呆癥狀、認知功能、行為能力等均未見改善,或出現情況加重跡象。MMSE、BI 評分提升率=(治療后評分-治療前評分)/ 治療前評分×100%。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2)血清指標。采集治療前、治療2 個月后兩組空腹狀態靜脈血5 ml,使用離心機處理10 min 后,分離獲得上層血清后,放置于-20℃低溫環境下保存,運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其內皮素-1(ET-1)、丙二醛(MDA)和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IGF-1)水平。(3)血液流變學指標。用全自動血液流變儀(京械注準20192220682)對兩組血漿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以及紅細胞沉降率進行檢測,檢測時間為治療前、治療2 個月后。(4)認知功能。用MMSE 對兩組認知功能進行評分,評估時間為治療前、治療2 個月后,本評分量表內主要包括5個方面內容:語言能力、回憶能力、注意與計算力、定向力、記憶力,其最高分值分別為9、3、5、10、3 分,累計分值為0~30 分,分數越高代表患者的認知功能越強。(5)行為能力。分別于治療前、治療2 個月后,用Blessed 行為量表(BBS)以及BI 對兩組日常生活行為進行評價,其中BBS 主要包括生活能力、日常習慣、個性(情感人格)改變3 項內容,累計分值0~36分,其分值與行為能力成反比;BI 主要包括進食、穿衣、洗澡、控制排泄、轉移、步行、上下樓梯等10 項內容,累計分值0~100 分,其評分與行為能力成正比。(6)不良反應。統計兩組皮疹、低血壓、頭暈/頭痛、消化道不適發生情況。
1.5 統計學方法 數據處理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血清指標比較 相比于對照組,觀察組治療后ET-1、MDA 水平均較低,IGF-1 水平較高(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血清指標比較()

表1 兩組血清指標比較()
2.2 兩組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漿黏度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mPa·s,)

表2 兩組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mPa·s,)
2.3 兩組MMSE 評分比較 相比于對照組,觀察組治療后MMSE 各項評分均較高(P<0.05)。見表3。
表3 兩組MMSE 評分比較(分,)

表3 兩組MMSE 評分比較(分,)
2.4 兩組BBS、BI 評分比較 觀察組治療后BBS評分較低,BI 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BBS、BI 評分比較(分,)

表4 兩組BBS、BI 評分比較(分,)
2.5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相比于對照組,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較高,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2.6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6。

表6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例(%)]
近年來,VD 逐漸成為威脅老年群體健康的常見疾病。有研究報道,VD 發病主要與缺血或缺氧性腦組織損傷、炎癥反應以及血液流變學等因素密切相關[7];此外,海馬神經元作為神經重要組成部分,起著重要的樞紐作用。當老年VD 患者腦組織發生缺血/缺氧性損傷后,病灶區域海馬神經元會遭受選擇性破壞,導致海馬內膽堿能系統受損,造成乙酰膽堿缺失,進而引發關鍵性神經遞質減少,最終導致老年VD 患者出現短期內記憶功能喪失,以及語言學習能力減退、回憶能力下降等;同時,部分患者還伴有判斷、推理能力喪失,語言功能減退以及運動受限等,給患者生活帶來不利影響[8~10]。
目前,鹽酸多奈哌齊片是治療VD 常用藥物,該藥屬于膽堿酯酶拮抗劑,可發揮特異性功效,能夠刺激乙酰膽堿酶水解;同時,鹽酸多奈哌齊片具有高選擇性,能夠針對大腦皮質與基底節神經突觸產生抑制作用,通過阻礙中樞膽堿酯酶分泌,從而有效改善人腦乙酰膽堿含量[11~12]。但單一用藥效果不夠理想,該藥對患者認知、行為等改善程度難以滿足預期,且長期用藥易引發諸多不良反應,導致患者出現低血壓、消化道不適等,故整體療效不夠理想。VD 發病涉及多個反應機制,包括炎癥反應、氨基酸興奮性、腦血流下降以及腦組織代謝等,其中ET-1 作為內源性腦神經肽,具有收縮血管以及改變血流狀態的作用,可引發神經細胞毒性分泌加速,其水平越高,表明患者VD 病情越嚴重;MDA 則能夠通過引發核酸、蛋白質產生變異性損傷以改變蛋白質表達水平,進而反映神經元受損程度以及腦組織代謝情況,其水平越高,表示腦神經受損程度越嚴重、脂質代謝程度越紊亂;IGF-1 主要來源于膠質細胞與神經細胞的共同作用,其水平提升可有助于促進神經因子生長,并減少神經細胞滅亡[13]。本研究結果顯示,相比于對照組,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較高,治療后ET-1、MDA 水平均較低,IGF-1 水平較高,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漿黏度均較低,語言能力、回憶能力、注意力與計算能力、定向力、記憶力評分均較高;BBS 評分較低,BI 評分較高(P<0.05),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銀杏葉提取物聯合鹽酸多奈哌齊可有效控制老年VD 患者血清指標,改善其血液流變學指標,利于恢復其認知功能,提升其行為能力,且臨床應用安全性較高。分析原因在于,銀杏葉提取物具有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通過降低腦組織內氧自由基含量,可改善老年VD 患者的腦組織內脂質過氧化改變,并能夠有效作用于神經表層細胞膜中Na+-K+等泵生物,通過抑制其活性狀態,從而有效拮抗N-甲基-D-門冬氨酸(NMDA)的表達水平,利于降低ET-1、MDA 水平,發揮修復受損神經元的功效;且銀杏葉提取物主要成分銀杏黃酮苷具有一定水解乙酰膽堿酶功效,利于恢復受損神經系統,通過恢復神經元活性,可提高IGF-1 表達水平,改善患者血清指標[14~15];同時,銀杏葉提取物中萜類內酯可與銀杏黃酮苷共同作用,可阻止血小板凝聚、擴張腦血管、改善微循環,通過軟化病灶區域腦血管,可維護腦組織血管平滑肌,維持血流通暢以及減輕血管病變損傷,增強血液供應,進而改善血液流變學指標[16~17];此外,該藥中的白果內酯可在進入機體大腦皮質后,可發揮促進腦組織代謝作用,通過改善腦組織細胞導電性,進而恢復腦組織脂代謝,利于促進神經生長,改善患者認知功能等,并維持內質網環境穩定,提高膽堿能神經傳導,進而改善突觸傳遞,以恢復信息獲取、學習鞏固以及記憶再現,達到改善認知與行為能力的作用[18]。兩藥聯合可進一步增強療效,更有效促進血液循環,修復受損腦組織功能,改善認知障礙等疾病癥狀。
綜上所述,銀杏葉提取物聯合鹽酸多奈哌齊治療老年VD 患者效果明顯,可有效控制患者血清指標,改善其血液流變學指標,利于增強患者認知功能,提升其行為能力,且安全性較高,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