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芳
南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第一附屬醫院感染性疾病科,河南 南陽 473000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種DNA 病毒,屬于嗜肝DNA 病毒科,主要流行于亞洲地區,發病率在國內也逐年上升,臨床主要表現有乏力、肝區疼痛等癥狀,嚴重時甚至伴有慢性肝病面容、肝功能持續異常等,若不及時進行治療,最后可能轉化為肝硬化、肝癌等,給患者造成巨大痛苦,嚴重威脅人們生命安全[1-2]。目前臨床主要通過消除HBV 或抑制病毒復制的方法進行治療,其中核苷(酸)類似物和干擾素應用最為廣泛,為主要使用的兩大抗病毒藥物[3]。替諾福韋是一種常用核苷酸(類)抗病毒藥物,可以通過抑制病毒DNA鏈延長,將其復制路徑阻斷,從而對HBV 進行抑制,控制病情向肝硬化、肝癌發展[4]。干擾素α 可直接抑制病毒復制,增強機體抗病毒能力,具有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BcAg)血清學轉換率高、療效確切等優點,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為乙肝主要治療藥物之一[5]。干擾素α-2b 具有廣譜抗病毒、抗腫瘤、抑制細胞增殖等作用,可以提高患者免疫功能[6]。本研究比較替諾福韋聯合干擾素α-2b 對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及安全性的影響。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選取2018 年10 月—2020 年8 月南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第一附屬醫院收治的96 例乙型肝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亂數表法分為A 組和B 組,每組各48 例。A 組男26例,女22 例;年齡23~66 歲,平均年齡(46.18±11.05)歲;B 組男24 例,女24 例;年齡22~64 歲,平均年齡(45.28±10.64)歲。兩組患者基線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
納入標準: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 年版)》[7]相關診斷標準,研究開始前3 個月未服用抗病毒藥物,患者及家屬均已知情同意。
排除標準:重度認知障礙或依從性不良,伴有其他肝炎病毒感染,對本研究中藥物過敏,合并腦、心、腎等嚴重功能異常。
A 組采用替諾福韋酯片(成都倍特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63436,規格:300 mg/片)治療,1片/d。B組在A 組用藥基礎上給予聚乙二醇干擾素α-2b(廈門特寶,國藥準字S20160001,規格:180 μg)180 μg 皮下注射,每周1次。兩組患者治療時間均為24周。
(1)肝功能指標:分別于治療前后取患者空腹靜脈血5 mL,3 000 r/min 離心15 min,取上清液待檢,采用全自動血液分析儀(武漢科爾達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型號BC-5100CRP)檢測血清中總膽紅素(TBIL)、白蛋白(ALB)、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和谷丙轉氨酶(ALT)水平[8]。(2)Th1/Th2 細胞因子水平:治療前后分別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測定干擾素-γ(IFN-γ)、白介素-10(IL-10)、白介素-4(IL-4)和白介素-2(IL-2)水平[9]。(3)抗病毒情況: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測定法檢測患者治療前以及治療后的乙型肝炎e 抗原(HBeAg) 和ALT 水平,計算HBV-DNA 轉陰率、HBeAg轉陰率、轉換率和ALT復常率。計算方式:HBeAg轉陰率=HBeAg消失例數/總例數×100%,HBeAg 轉換率=HBeAg 消失并產生乙型肝炎e 抗體(HBe-Ab)例數/總例數×100%,HBV-DNA 轉陰率=HBV-DNA 轉陰例數/總例數×100%,100 IU/mL 為HBV-DNA 檢測下限值,ALT 復常率=ALT 復常例數/總例數×100%[10]。(4)臨床 療 效:治 療24 周 后 評 價 療 效[11]。HBV-DNA 轉 陰、HBeAg 血清學轉換,肝功能指標(ALT)水平恢復正常,癥狀及體征完全消失為顯效;癥狀及體征明顯改善為有效;各項指標未改變或加重、癥狀或體征未改變或加重為無效。治療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5)不良反應:對兩組患者治療期間出現的不良反應進行記錄,當癥狀較為嚴重時立即停藥。
采用SPSS 24.0 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后,兩組患者TBIL、AST 與ALT 水平均下降且B組下降幅度大于A 組,兩組患者ALB 水平均升高且B 組升高幅度大于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肝功能指標情況(±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肝功能指標情況(±s)
a表示與同組治療前相比,P<0.05。
組別TBIL(μmol/L)治療前治療后ALB(g/L)治療前治療后AST(U/L)治療前治療后ALT(U/L)治療前治療后A組(n=48)B組(n=48)t值P值29.46±2.58 16.47±1.35a 30.17±2.81 12.35±1.23a 1.289 15.629 0.200<0.001 24.91±2.64 35.48±3.28a 25.16±2.48 43.81±3.65a 0.478 11.761 0.634<0.001 192.64±18.46 77.94±6.84a 191.86±18.37 46.18±4.29a 0.208 27.253 0.836<0.001 0.871<0.001 146.81±14.61 76.94±6.28a 147.29±14.37 45.89±3.17a 0.162 30.580
治療后,兩組患者IFN-γ 和IL-2 水平均升高且B 組升高幅度大于A 組,IL-10 和IL-4 水平均降低且B 組降低幅度大于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Th1/Th2細胞因子水平情況(±s) ng/L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Th1/Th2細胞因子水平情況(±s) ng/L
a表示與同組治療前相比,P<0.05。
組別IFN-γ治療前治療后IL-10治療前治療后IL-4治療前治療后IL-2治療前治療后A組(n=48)B組(n=48)t值P值30.25±1.35 37.61±1.54a 30.46±1.28 45.59±2.17a 0.782 20.777 0.436<0.001 16.67±1.26 10.59±0.59a 16.24±1.14 7.47±0.65a 1.753 24.624 0.083<0.001 50.49±3.59 39.76±5.48a 51.64±3.41 28.49±5.16a 1.609 10.373 0.111<0.001 0.803<0.001 30.58±10.46 46.48±6.49a 29.92±11.08 57.64±7.81a 0.250 7.614
B 組HBV-DNA 轉陰率、ALT 復常率、HBeAg 轉陰率、HBeAg 轉換率均高于A 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抗病毒指標情況 例(%)
B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情況 例(%)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例(%)
HBV 感染現已成為我國最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越來越多的患者接受核苷(酸)類藥物治療,但乙肝患者服藥周期較長,隨著抗病毒藥物長期使用,耐藥性、藥物不良反應等問題日益突出,因此,探索新型治療藥物已成為研究熱點。HBV-DNA 主要以共價閉合環狀DNA 形式存在于宿主細胞核內,是HBV原始復制模板,由于其長期存在于細胞核內,多數藥物難以將其徹底清除,而替諾福韋可以通過抑制HBV-DNA 逆轉錄酶發揮作用,對HBV 抑制率較高。但口服抗病毒類藥物均需通過肝臟代謝,隨著用藥時間延長,乳酸酸中毒、血磷降低、急性腎衰竭等不良事件時有發生,需在用藥過程中密切關注患者腎功能,及時做出調整[12]。聚乙二醇干擾素α-2b 也是一類廣譜抗病毒藥物,主要通過抑制病毒復制和細胞增殖發揮作用,還可以通過增強淋巴細胞對靶細胞毒性對機體免疫進行調控[13]。本研究探討聚乙二醇干擾素α-2b 和替諾福韋聯用對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和安全性的影響。
ALT 和AST 存在于肝細胞中,肝功能正常時水平較低,只有微量被釋放進入血液,當肝臟功能受損,ALT 和AST被大量釋放入血液,水平顯著升高[14]。當肝細胞出現功能障礙時,對游離膽紅素的結合和攝取出現障礙,血清TBIL水平將會升高。ALB主要作用是穩定血漿滲透壓,為物質和信息交流提供保障,使組織液間和細胞內外液間實現正常交流,每天可由肝臟定量合成。但當肝細胞功能受損,導致ALB 水平降低,機體營養和免疫防御功能將失去穩定[15]。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患者TBIL、AST與ALT 水平均下降,且B 組水平下降較為明顯,兩組患者ALB 水平較治療前均升高且B 組高于A 組,表明聚乙二醇干擾素α-2b 聯合替諾福韋可有效抑制HBV 復制,改善肝功能的作用。IFN-γ 和IL-2 由Th1 細胞分泌,可以促進巨噬細胞、自然殺傷細胞的分化和增殖,參與抗病毒和抗炎;IL-10 和IL-4 由Th2 細胞分泌,主要功能是刺激B 細胞增殖,參與體液免疫。正常情況下,機體內Th1/Th2 處于平衡狀態,乙肝患者體內存在Th1/Th2 失衡,隨著患者病情好轉,Th1/Th2 恢復平衡,保持機體正常功能狀態[16]。本研究中,治療后的兩組患者IFN-γ 和IL-2 水平均升高且B組高于A 組,IL-10 和IL-4 水平均降低且B 組低于A 組,表明聚乙二醇干擾素α-2b 和替諾福韋聯用可通過調節Th1/Th2 平衡,改善免疫功能。分析可能是與聚乙二醇干擾素α-2b 清除宿主病毒免疫功能有關。血清轉換是提示其停藥敏感指標,若患者在發病初期就出現HBeAg 血清轉換,將有利于提高治療效率。本研究中,通過與A 組相比,B 組HBV-DNA 轉陰率、ALT 復常率、HBeAg 轉陰率、HBeAg 轉換率、治療總有效率均更高,且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無明顯差異,結果表明,聯合用藥不僅能有效提高臨床療效,還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患者服用替諾福韋酯能較快被腸道吸收,生成替諾福韋雙磷酸鹽,從而進一步發揮抗病毒作用。聚乙二醇干擾素α-2b 可通過結合細胞膜特異性受體,直接抑制病毒復制,同時還可改善肝功能,且耐藥屏障較佳,兩者聯和用藥可進一步發揮療效。
綜上所述,聚乙二醇干擾素α-2b 和替諾福韋聯合用藥可顯著改善患者肝功能,調節免疫系統功能,療效更高且安全可靠,值得臨床推廣使用。但本研究仍存在不足之處,本研究樣本量較少,且為單中心樣本,可能會導致實驗結果出現一定偏差,未來需擴大樣本量及納入范圍以進一步驗證結論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