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是亙古不變的經典話題,尤其現代人越來越注重飲食品質和一日三餐的科學配比,少油、少鹽、控糖等已成基本健康常識。這些觀念塑造著人們的健康飲食生活和觀念。但食中有乾坤,屬性分陰陽,如果吃不對,也會給健康減分。這一點是很多人從未注意過的。那么,如何區分食物的陰陽屬性呢?就此話題,本刊記者專訪了福建中醫藥大學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林平,帶領大家一探飲食中的乾坤,領略中醫攝生的智慧。
食物陰陽的劃分“多維”又“靈活”
林平認為,要理解食物的陰陽屬性,必須先弄懂其基本概念。陰和陽是中國古代哲學中兩個對立的范疇,古人以雙方變化的原理來說明物質世界的運動。中國古代醫家受此影響,將“陰陽”概念應用于解釋人體的生理機制、病理變化、治療方法和藥物屬性等。一般說來,“陽”代表事物具有動、活躍、剛強等屬性,如上行、外展、積極、光亮、發熱、增長、無形、生命活動等狀態;“陰”代表事物具有靜、沉悶、柔和等屬性,如下沉、內斂、消極、抑制、寒冷、減少、有形、生命靜止等狀態。
林平指出,中醫自古就有“藥食同源”之說,食物與藥物一樣,也有寒、熱、溫、涼四性,酸、苦、甘、辛、咸五味,以及升、降、浮、沉等屬性特征。大致而言,寒、涼,酸、苦、咸,降、沉屬陰;熱、溫,辛、甘,升、浮屬陽。因此,飲食調護必須根據人群的體質、疾病的性質,選擇不同性味的食物進行配膳,使寒熱相宜、五味調和。由此可見,認識并掌握食物的陰陽屬性,對我們保持健康的生活很有必要。

不同的食物類型也有陰陽之分。林平舉例說,地下、水下生長的食物多屬陰性,地上、水上生長的食物多屬陽性;背陽、潮濕處生長的食物多屬陰性,朝陽、干燥處生長的食物多屬陽性。大部分含水分多的蔬菜、水果,多屬陰性,如白菜、白蘿卜、梨、甘蔗等;但向陽而生的植物多屬陽性,如向日葵籽。對于肉類而言,地下、水下生長的生物多屬陰性,如魚、鱉、地龍等;地面、空中生長的,以及雄性的生物多屬陽性,如鴿子、公雞等。
一般而言,用生長于地上的植物制作的食物多屬陽性,用生長于地下的植物制作的食物多屬陰性。但也與植物的生長環境、光照、采摘季節等有關,如生長于地下的老姜屬陽,采摘于冬季的桑葉屬陰。林平強調,溫度只是陰陽屬性的一個方面,雖然食物溫度對其陰陽屬性有一定的影響,但并不是決定性因素;決定因素是食物被攝入人體后對機體產生的作用,如溫熱的銀耳綠豆湯仍屬陰性食物。
烹飪方式可能影響食物的陰陽屬性
烹飪方式可能會影響食物的陰陽屬性。也就是說,同一種食材,經過不同的烹飪方式,其陰陽屬性可能會發生變化。因此,不同方式的烹飪食物也有陰陽之分,一般而言,蒸、煮、燉、煲、烹的食物多屬陰性,煎、炒、炸、烤、焗的食物多屬陽性。水和清淡的飲品大多屬陰;湯、粥等流質食物,如果用屬性不太溫熱的食物蒸煮而成的,如大米粥、鴨湯、魚湯等,多屬陰性;而用溫熱屬性食物烹飪而成的,如桂圓粥、生姜紅糖水、雞公煲等,多屬陽性。

總之,食物的陰陽屬性是相對的,林平表示。“平性食物”是指屬性平和的食物,其寒性和熱性不明顯。人們日常食用的食材大多是平性食物,常見的有大米、玉米、青稞、芋頭、蓮子、香菇、土豆、燕麥、黃豆、扁豆,雞蛋、母雞、豬肉、水牛肉、牛奶、蜂蜜、黃魚、鯉魚、鯽魚,蘋果、葡萄、李子、火龍果、無花果等。必須強調的是,不同的烹飪方式,對平性食物的影響不小,甚至可以完全改變其陰陽屬性,應當引起重視。
飲食一定要遠離寒涼嗎?
雖然陰陽是相對的,而且會相互轉化,但寒性食物相對于熱性食物而言,應歸屬于陰,因此,寒性食物基本上就是陰性食物。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常強調不能吃寒性食物,否則就是違背了養生原則。林平認為這種認識是偏頗的。因為人有不同體質,如果從9種體質來區分,除平和質為正常體質外,其余8種均為“偏頗”體質;如果按陰陽進行體質分類,氣虛質、陽虛質屬陰性體質,陰虛質、濕熱質、氣郁質屬陽性體質,痰濕質、瘀血質、特稟質則屬陰陽錯雜體質。至于疾病狀態,其病性更是明顯地可分“陰陽”。

因此,對于陽性的體質和病性,陰性食物正適宜,陽性食物卻不能多吃。陽性食物確有其補陽作用,如狗肉、羊肉等,既是陽性食物,又有溫陽補陽的作用。但大多香燥食材,如丁香、八角、茴香等,還有煎炸食物,屬于陽性食物,吃多了卻會香燥助火,從而傷陰。對于陰虛質、氣郁質的陽性體質者,或陰虛陽亢、氣郁化熱的患者,其陰已不足,陽又偏盛,此時再進食陽性食物,確實會損傷體內陰氣,需要引起注意。
責任編輯/陶憲凝
知識延伸
通過五色,判斷食物的五行
中醫認為,木、火、土、金、水這五行,各以青、赤、黃、白、黑五色為代表,并各自聯系肝、心、脾、肺、腎等不同臟腑。因此,也可通過五色來簡單判斷食物的五行屬性。
一般來說,綠色食物代表木,入肝和膽,多為陰性,如薄荷、芹菜、香椿、苦瓜等,有疏肝瀉熱的作用;赤色食物代表火,入心和小腸,多為陽性,如西紅柿、紅椒、山楂、紅豆、紅棗等,能益氣補血養心;黃色食物代表土,入脾和胃,多為陽性,如小米、黃豆、玉米、南瓜、紅薯、柑橘、橙子、栗子、蛋黃等,有健脾和胃的功能;白色食物代表金,入肺和大腸,多為陰性,如百合、白蘿卜、銀耳、雪梨等,有清熱潤肺的功效;黑色食物代表水,入腎和膀胱,多為陽性,如黑米、黑豆、黑芝麻、海參等,有溫腎祛寒的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