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鵬
摘要:跳繩作為一項歷史悠久的體育運動,自古以來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在新時代的高中體育教學中,花樣跳繩是跳繩運動的深度發展,作為新興體育運動中的一項,越來越被廣大學生接納喜歡。通過有效的組織學習,并開展好花樣跳繩運動,可以顯著的提高高中學生的運動能力,培養健康的體育行為,達到調節學生身心健康的效果。
關鍵詞:花樣跳繩;體育教學
一、跳繩的起源和發展
跳繩活動源遠流長。當女媧“乃引繩在泥中,舉以為人”時,繩子便伴隨著人類一起生活了。古人拿繩子來記事,也用它來捆扎收獲的農作物,或拴使牛馬、捆綁獵物等等,繩子成了人類生活中的重要工具。這就事跳這項單一的運動形式有了和繩子結合的可能。因此,跳繩可能源于原始的農事、狩獵或軍事活動。我國最早的跳繩圖是在東漢時期的使持節護烏桓校尉墓穴壁畫之一的《樂舞百戲車馬出行圖》上發現的。南北朝的《北齊書·后主紀》中有一段有趣的記載:“游童戲者好以兩手持繩,拂地而卻上,跳且唱曰:‘高末。高末之言,蓋高氏運祚之末也。給我們留下了兒童跳繩游戲的最早的文字記載。并且,這種單人“跳且唱”的方式,也為后世跳繩方式奠定了基礎。南朝梁代宗懔《荊楚歲時記》中有“飛百索”的記載:正月十六日,群兒以長丈許,兩兒對牽,飛擺不定,若百索然。群兒乘其動時輪跳,以能過者為勝[1]。這里的飛百索,正是后來的跳繩游戲。
唐代以后跳繩運動逐漸發展起來,唐代不僅有跳躍穿過繩索的游戲,還將這種游戲命名為“透索”,使跳繩活動開始有了專門的名稱。南宋以后,跳繩活動發展為雜技百戲,還有了“跳索”的名稱。明代的跳索漸漸成為一種民俗,每逢佳節,民間都有跳繩活動。而且出現了多人輪跳的游戲方式。由成書于明代的《金瓶梅》可知跳繩活動在明代婦女中間也很流行,而且當時的跳繩還有一個新的名稱“跳馬索”。?跳繩在清代是一項冬季的戶外活動,深受兒童喜愛。清代兒童經常在過年時跳百索,一邊敲著“太平鼓”,一邊用有節奏的歌謠加以伴唱,為新年增添了很多喜慶的節日氣氛。清代民間也有女子跳百索活動的記載,清代晚期出版的《有益游戲圖說》中說:“用六尺許麻繩,手執兩端,使由頭上回轉于足下,且轉且躍,以為游戲,是謂繩飛”。這里稱跳繩為“繩飛”。無論從跳繩的方法上或是名稱上,都有些繼承與發展。清末以后稱作“跳繩”,一直沿用至今。
當代跳繩運動不僅在社會和學校得到廣泛開展,而且在國內和國際都有正式的比賽,如國際賽事:亞洲跳繩錦標賽、世界跳繩錦標賽、跳繩世界杯賽、國際跳繩公開賽等;國內賽事:全運會、全國跳繩聯賽、全國跳繩冠軍賽、全國跳繩錦標賽、全國青少年跳繩錦標賽、全國跳繩大眾鍛煉標準通級賽等。
二、跳繩的功能作用
1.跳繩可以促進學生學習效率提高。跳繩時大腦思維方式發生轉變,多巴胺分泌增多,學生心情愉悅,心里比較放松。這種愉悅的情緒對提高文化課學習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
2.跳繩可以增強學生神經系統、呼吸系統以及心腦血管系統的功能,預防疾病的發生,為學生的身體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礎。因為在跳繩運動時,心跳加快,血流加速,呼吸加快,反應提高。這些生理特征的變化,會使相應的心臟、血管、神經等部位的功能達到鍛煉。從而促進各部的功能增強,減緩這些器官的衰退。
3.跳繩可以幫助內臟運動,使內臟達到鍛煉效果。跳繩時人的跳躍運動,帶動內臟獲得被動運動的機會,促進內臟血液的微循環,使內臟達到排毒效果,有利于全身健康。
4.跳繩可以減脂塑形。跳繩是全身運動,可以消除大腿以及臀部的多余脂肪,鍛煉核心肌肉群,使全身的肌肉將更結實,長期堅持體態優美,且動作也變得敏捷。
5.跳繩可以促進學生的器官發育及骨骼成長。
6.花樣跳繩可以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創造性。
7.跳繩可以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跳繩動作和音樂、舞蹈的結合,使體育和藝術達到一種融合,會帶給學生一個新的體驗,有助于提高學生審美和修養。
8.跳繩能提高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跳繩中的雙人,多人跳繩,以及和其他項目的融合跳繩,都需要學生之間分工合作,協調有序;才能達到一個理想的效果。
三、跳繩的分類
1. 訓練性跳繩:主要是以運動訓練為目的的跳繩,包括有氧運動、力量訓練、協調性訓練等。2. 競技性跳繩:指參加跳繩比賽的跳繩項目,包括速度跳繩、復合跳繩、雙人跳繩等。3. 娛樂性跳繩:主要是以娛樂休閑為目的的跳繩,通常包括許多傳統游戲,如跳繩歌、蒙古跳繩、草編跳繩等。4. 組合性跳繩:指將跳繩與其他體育項目結合起來的跳繩形式,如“跳繩操”、“跳繩健身”等。
四、跳繩的應用形式
1.主導性運動形式
以跳繩運動為主題的課堂教學,
(1)新授課學習各種跳繩的基本技術動作;
(2)需要花費較多時間進行學習或者練習的跳繩動作;
(3)需要創新、研究的新動作;
(4)與其他動作協作的融合性動作
2.輔助性運動形式
(1)把跳繩作為準備活動,
(2)其他運動的輔助性動作
五、跳繩在體育課程中的有效應用
1.運用常規教學方法,幫助學生了解跳繩
現階段,伴隨互聯網技術不斷發展。目前,大多數學生都熟悉各種手機和計算機軟件。由于對互聯網的過度依賴,許多高中學生忽略了運動。雖然1分鐘跳繩作為濟源市中招體育考試的必考項目,大多數學生已經掌握跳繩的基礎動作,但是根據調查學生并未因此對跳繩運動產生興趣。針對這一情況,在開展跳繩教學過程當中,培養學生興趣應作為重要目標。首先,教師需對學生身體素質所存有差異化加以尊重,同時將學生自身身體素質所存有差異化以及不同特點作為基礎,開展適宜跳繩教學內容。其次,教師所示范跳繩動作應具備合理性,促使學生能夠對跳繩這一動所包含特性與魅力擁有更為直觀的體會。最后,在學生跳繩過程中,教師應多加鼓勵其獨自完成跳繩花樣,并對學生使用跳繩技巧提供正確引導幫助,促使學生接受跳繩運動。例如:在體育課上,首先,給每個學生發送跳繩,然后讓學生自由地跳繩。在學生結束熱身活動后,組織大家學習有關左右腳跳、單跳、雙跳等更多技巧。在開始之前,教師應為學生做一些跳繩示范,然后讓每個人都模仿教師的動作并嘗試跳繩。除此之外,教師還應為學生營造教學氣氛,可通過使用揚聲器在學生跳繩時播放具有節奏感的音樂,使每個人都更加活躍。
(2)運用多元化教學手段,充分激發學生興趣
古語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在任何科目的學習當中,興趣都是學生最好的教師,成功的教學必須基于學生的興趣。在傳統教育模式當中,其已無法令高中學生在當今時代的個性化發展所需得到滿足,因此,還應對自身教學方式與方法加以優化,而跳繩作為一項充滿趣味性的體育運動。在學生對某些技能與能力有所掌握的基礎之上,教師可以組織高中學生參加有趣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發現跳繩的樂趣,并在不自覺進步的同時感受到運動體驗感。具體來說,有很多方法可以激發學生對跳繩的興趣。例如:教師可以基于跳繩來組織有趣的體育活動,并基于跳繩來組織學生參加各種體育比賽,通過此類延伸方式,能夠充分激發學生對于體育課程的興趣以及熱情。從而使體育教學能夠達到理想效果。體育游戲在體育課程當中屬于核心課程開展方式。學生喜歡玩游戲,并對游戲充滿熱情,以跳繩為主體的游戲豐富多彩,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加跳繩比賽,并通過計數確定哪個組是獲勝組。另外,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設置難度不同的游戲,例如,教師可以在100米長的跑道上設置障礙物,然后讓學生在跳繩的同時跳過障礙物來完成游戲任務,同時,教師還可以使用跳繩作為設置游戲活動的工具,譬如,通過兩人三足游戲可以對學生團隊協作能力進行行之有效的培養。但是,在這一過程中需要著重注意的是,在任何體育游戲開展過程當中,教師必須對基于學生自身身體素質的強度接受能力加以考慮,并以對學生身體素質尊重的前提開展體育游戲,同時保證體育游戲現場秩序。另外,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對新課程改革所提出各項要求積極充分的貫徹,同時將提升學生綜合素質作為教學核心。在開展跳繩訓練過程中,教師應將學生自身特征個性與實際情況相結合,從而對跳繩訓練方法展開更深層次的探索。除此之外,教師還應為學生創造優質跳繩學習環境,使學生參與跳繩運動的興趣得到充分激發,從而使學生能夠進行有效的跳繩技巧訓練,并對學生自身綜合素質加以深入培養。在教學過程當中,教師還可通過將學生需求與教育目標相結合的方式對跳繩運動進行創新,改變.傳統跳繩方式。譬如,若想使學生興趣得到充分激發,教師需在正常跳繩姿勢當中穿插不同跳繩動作,促使跳繩訓練多樣化。
(3)及時注意教學問題,優化跳繩教學過程
在跳繩教學過程當中,不論是教師還是學生經常會遇到不同問題,因此,教學需要對跳繩教學過程加以改善,從而使跳繩這一運動在體育課程當中的質量與有效性得到充分發揮。在實際跳繩教學過程中,高中學生因自身對于跳繩不具備深層次理解,因此會導致諸多問題發生,而教師作為跳繩活動引導人與組織者,對于此類問題應具有敏感性,在發現問題后及時加以解決或優化,從而為學生在愉快氛圍學習跳繩提供有力保障。具體來講,對于學生運動狀態,教師應仔細觀察,同時對學生身體素質所能夠接受的運動強度加以明確,在對學生身體素質有所了解的前提下,逐漸增加訓練強度。同時將學生自身興趣作為依托,針對實際當中所出現的各類問題采取適宜措施加以解決。如學生對于跳繩不了解這一問題,教師若想使學生快速對這一運動有所適應,可通過模仿直升機螺旋槳這一方式引導學生對手臂與腕部擺繩方法的學習,同時組織學生開展雙腳起跳這一跳繩方法,從而為學生擁有良好的初次跳繩體驗打下良好基礎。又例如部分學生尚未擁有跳繩經驗這一問題,因此當他們進行成果展示時往往感到沮喪,導致這一部分學生表現不佳。對于這種情況,針對這一情況,教師應鼓勵每一名學生,幫助學生發現自身存有問題,并與學生共同尋找此問題解決方法并樹立學習的信心。另外,在日常培訓中,教師還應注意學生的身體狀況、掌握運動量,以確保學生的安全。除此之外,跳繩具有極高的教育價值,其不僅可以有效地塑造學生的身體,同時也能夠大幅度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有著諸多裨益。因此,教師要以積極的精神面貌對各類跳繩教學展開組織,并對學生熱情充分激發,從而對學生體育意識有效培養,進一步使跳繩教學效果得到強化。例如:教師在激發學生對跳繩運動熱情時,可根據實際情況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以小組的形式開展跳繩競賽,在激發學生競爭意識,對學生團隊合作精神進行培養,從而使跳繩教學效果能夠顯著提升。
綜上所述,跳繩是一項可以改善高中學生的身心狀況,培養學生想象力、創造力,提高學生審美、藝術修養的一項重要體育運動。在實施跳繩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不斷了解教學現狀,根據實際情況進一步優化和改革教學方法,盡最大努力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其中,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宋修偉.小學體育教學中的花樣跳繩應用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8,441 (15): 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