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昱大
英語是中職學校教學體系中的重要學科之一,能夠極大地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及語言能力。在中職學校英語課程中,閱讀是極為重要的,其主要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思維創新能力、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等。思維導圖作為新時期的一種重要教學工具,以直觀的知識結構獲得廣大中職英語教師的認可。思維導圖是一種綜合圖表、關鍵詞及重難點的新型學習工具,能夠較清晰地呈現指定語篇中的知識,讓學生實現知識學習可視化。在中職學校英語閱讀教學中充分應用思維導圖,既可以深入開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又可以提升教學質量。
當前,中職學校的英語教師雖然能夠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繪制思維導圖,并將學習潛能的開發作為主要教學目標,但是仍存在些許不足。基于此,中職學校的英語教師要深入挖掘課程知識,使英語學科與思維導圖相融合,從而提升教學效率。
以思維導圖開發學生的英語閱讀學習潛能,能夠直接增強其對英語學科的學習興趣。中職生的英語基礎薄弱是一個普遍現象。相較語文學科,英語作為我國學生的第二語言,有更大的學習難度。這就容易使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的過程中出現畏難心理,久而久之便會對英語學科失去學習興趣。同時,教師采用單一的教學模式,不利于激發學生的閱讀積極性。通過思維導圖,學生能夠直觀地了解閱讀教學的重點內容,并在教師的指導下掌握閱讀材料中的深層知識,如正向價值觀、思想感情等,與英語閱讀文本產生共鳴。另外,思維導圖利用清晰且準確的結構能豐富中職英語閱讀教學內容,讓學生逐步緩解畏難心理及恐懼心理,從而對英語閱讀產生強烈的興趣(張芳霞 2023)。此外,作為一種新穎的英語輔助學習工具,思維導圖的應用能夠滿足學生的好奇心理,改變其過往英語學習過程中形成的思維定式,使其高效輸出學習成果,改善英語學習態度。
在中職英語閱讀教學中融入思維導圖,可以讓學生更深入地思考閱讀材料。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學生需要進行大量的思維活動,這在閱讀教學中有更明顯的表現。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下,在閱讀英語文本的過程中,學生從朗讀、翻譯到理解,按部就班地完成表層記憶,容易陷入被動的學習模式。顯然,這對學生深入思考閱讀材料,加深對英語文本內涵的理解極為不利。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結合思維導圖,能夠讓學生立足英語閱讀材料的主題、重點語法結構等,發現并解決英語閱讀理解中存在的問題,并在思維導圖的引導下深入探究句型及文章內涵,在真實語境中運用所學知識,在潛移默化中培養正確的閱讀思維及思考習慣,切實掌握閱讀材料的深層意義。
中職英語閱讀教學中所涉及的內容較多,部分易混淆知識點直接增大了學習難度,也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語閱讀教學中所涉及的知識點主要包含詞匯、語法、結構、邏輯、文化等,需要學生在短時間內記憶大量知識。思維導圖能夠對知識進行可視化處理,讓抽象的知識通過圖像變得易于被理解、記憶。在后期復習階段,學生可以通過思維導圖對先前所學知識進行整合及梳理,真正做到溫故而知新。可見,在中職英語閱讀教學中以思維導圖開發學生的學習潛能,是提升其記憶能力的關鍵舉措。
根據實際教學狀況及相關調查研究發現,在中職英語閱讀教學中,很多教師更注重語言形式的講解,而缺乏對英語文本在內涵、價值觀、人文知識等方面的挖掘,這顯然對中職英語閱讀教學的成果輸出有較大影響。很多中職學校的英語教師囿于傳統的教學思維,在課堂教學中更注重對英語閱讀文本中單詞、語法等的講解,而對閱讀文本的內涵價值不夠重視。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課堂教學枯燥、乏味,學生積極性不高、英語閱讀學習興趣不足。當講授新的閱讀文本時,這部分教師會要求學生先標注不認識的單詞或句子,再進行詳細講解。對于閱讀文本的內容,這部分教師認為只要學生知道英語句子的中文意思及文章的大致內容就可以了,不需要對其進行更深入的挖掘。在繪制思維導圖時,這部分教師更傾向讓學生標注大量的語言知識,而不引導其梳理閱讀文本的脈絡。很顯然,這不利于中職英語閱讀教學與思維導圖的融合。
相當數量的教師雖然能夠在中職英語閱讀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也可以開展一定程度的學習潛能開發工作,但是忽視了對學生英語閱讀技能的培養,導致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究其原因,這部分教師未講解閱讀材料中所涉及的文化知識或各類用語的使用條件,導致學生只能掌握較基礎的知識和基本的英語運用,如詞匯意義、語法知識、閱讀材料的中文翻譯等,并不能深入思考閱讀材料的內涵價值及不同環境下英語語言使用的差異。很多中職英語教師沒有意識到,英語閱讀材料中的事件存在一定的關聯性,忽視了對學生英語閱讀技能的培養,導致其無法掌握閱讀材料中的深層價值,更不用說把握作者的主要思想感情了,最終導致中職英語閱讀教學流于形式(周靜 2023)。其結果是,學生雖然進行了英語閱讀訓練,但是英語語言運用水平始終處于較低層次。
從學生的角度看,大多數中職生的英語閱讀學習興趣不高,導致中職英語閱讀教學效率較低。造成學生英語閱讀學習興趣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學生本身的原因,如對英語學習價值的認知偏頗,又有教師教學方法的原因,如教學方法單一、缺乏創新等。一些中職生認為所學專業對英語知識的掌握并沒有過高的要求,應將更多精力放在專業課程學習上。在課堂教學中,該類學生就會傾向學習表層知識,完成基礎作業,不會積極、主動地閱讀更多的英語文本。也有一部分中職生對英語學科存在畏難心理,會因無法在短時間內掌握英語而出現焦慮情緒,甚至自暴自棄。再加上英語學科特有的抽象性及思維性,學生長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更難以對英語閱讀學習產生興趣。
通過實地走訪部分中職學校,并對英語閱讀教學現狀進行深層次分析,發現一定數量的中職英語教師不具備高水平的專業素養,導致中職英語閱讀教學質量大打折扣。這一問題的具體表現為教師不清楚思維導圖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仍采用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法。這些都導致教師在融入思維導圖的中職英語閱讀教學中遇到重重困難,無法針對性地開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同時,這部分中職學校未能立足新時期中職英語學科發展的特點及職業人才培養工作的要點開展面向英語教師群體的繼續教育培訓工作,使他們無法接觸并了解全新的教學理念及思維導圖的應用價值,從而加大了英語閱讀教學工作的難度(曹愛琴 2022)。
中職英語教師應將思維導圖應用在課前預習階段,有效開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在英語學科中,預習有極為重要的作用。良好的預習效果能夠讓教師更靈活地調整課堂時間,也可以讓學生更高效地學習知識,做到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盡可能學習更多的知識。教師應在預習階段為學生提供指定的英語閱讀文本,并要求其繪制簡單的思維導圖。需要注意的是,教師應根據不同類型的閱讀篇目選擇對應的思維導圖模板。以故事類閱讀語篇為例,教師可以采用流程型的思維導圖,讓學生在思維導圖上標注時間、空間、事件等,確保思維導圖能夠呈現完整的脈絡,強化他們對閱讀文本的認知,從而為之后的課堂教學奠定堅實的基礎。
在學生完成預習任務后,教師就要在正式的課堂教學中開展精讀學習,最大限度地激發他們的主觀能動性。課程精讀學習對學生的思維能力有極高的要求。在使用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此時,教師應提出閱讀語篇相關問題,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發散思維。思維導圖應呈現閱讀語篇的標題及基礎知識框架,使學生能夠以特有的引導機能開展學習活動。例如,在學生閱讀感恩節相關的英語文本時,教師可以從閱讀語篇的內容、重點詞匯、難點知識等入手。在學生完成初步閱讀后,教師可以提問:“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是什么?”通過師生互動得出答案,并填寫在思維導圖的指定區域中,讓學生能夠做到讀思結合(廖寧 2022)。
中職英語教師要明確,高效學習英語知識需要學生具備高水平的記憶能力。利用思維導圖能夠有效提升閱讀記憶深度,從而提升中職英語閱讀教學的實效性。因此,教師要將思維導圖作為重要的語言學習工具,使學生能夠對閱讀材料形成更深層次的認知。英語閱讀材料中有大量的重點句型及語法,教師應根據實際教學需求確定教學重點,讓學生能夠通過關鍵句型掌握語法,并通過思維導圖實現對英語知識的深化。例如,在講授非謂語動詞時,教師可以采用魚骨型的思維導圖,重點標記非謂語動詞的不定式、過去分詞、一般式、完成式等,讓學生能夠在思維導圖的引導下完成非謂語動詞的分類,并能夠有效辨別相似句型,真正掌握語法知識(王娟娟 2021)。
中職英語教師要開展高質量的思維導圖設計探究活動,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在中職英語教學體系中,語言應用起至關重要的作用。傳統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局限在單純的對話練習中,導致其只能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訓練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為有效解決這一問題,教師要采用任務驅動的學習方式,先使用思維導圖整理閱讀文本中的重點詞匯及句型,并根據教學需要創設情境,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探究活動。例如,在講授涉及餐廳點單的閱讀文本時,教師可以先布置探究性任務,再讓各小組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練習對話,最后將重點句型整理至思維導圖中。在完成教學活動后,教師要做好教學評價工作,從而讓更多的學生發揮自己的學習潛能。
在中職英語閱讀教學中充分應用思維導圖,能夠有效開發學生的學習潛能。中職學校的英語教師只有切實把握思維導圖與英語閱讀教學、學生學習潛能開發之間的關系,才能在實際課堂教學中以豐富的教學內容及創新性探究活動增強其對閱讀的興趣,使其積極、主動地參與思維導圖的繪制。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在多個教學環節發揮思維導圖的作用,引導學生將原本抽象的語言知識進行可視化處理,不斷提升閱讀能力和思維品質,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促進其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