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釗 ,張佳慧
(吉林財經大學管理科學與信息工程學院,吉林 長春 130117)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實現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仍然面臨著最具挑戰性和復雜性的任務,其中,鄉村問題依然是最為緊迫的。實踐證明,鄉村的振興和國家的振興是緊密相連的,鄉村在數字化方面的發展成為決定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否能夠順利實現的關鍵因素之一。產業興旺、鄉風文明和治理有效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1]。具體而言就是農業實現產業化使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轉型迅速,帶來了明顯的社會經濟效益,人們的生活質量得到顯著提升,農村的社會風氣有了根本好轉,人們的獲得感也明顯增加,鄉村治理體系日益完善。本文旨在研究通過推動鄉村經濟的發展、加強對文化的傳承以及提高鄉村治理的效率,實現數字賦能鄉村振興。
數字化有利于提升生產效率,優化農業管理,改善農民生活條件,促進鄉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在鄉村產業轉型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產業數字化是指將傳統的產業經營和管理模式進行數字化轉型,通過應用信息技術、數據分析和互聯網等工具,提升生產效率、優化運營管理,并實現智能化和可持續發展[2],涵蓋數字化生產、數據分析與預測等方面。我國鄉村在農作物生產領域常運營傳統的小農經濟模式,存在生產效率低、農產品附加值偏低等問題??衫梦锫摼W技術和傳感器監測農作物的生長情況,收集農田、氣象、土壤等數據,實現精準農業管理,精確調控灌溉和施肥,降低農業生產成本并提高產量,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通過數字化平臺和數據分析,農產品加工業可以更準確地分析和評估資源分布和利用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資源配置和投資決策。這有助于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避免資源的浪費和過度開發,進一步提高農產品生產效率,推動農業經濟轉型。
農村電商的發展在推動鄉村產業融合和農產品線上銷售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它不僅可以打破地域限制,讓鄉村特色產品走向更廣闊的市場,也可以促進鄉村產業的升級和轉型,實現農民收入的增加。推動農村電商發展與鄉村產業旅游業融合可以促進鄉村經濟的多元化發展和增加農民收入。通過整合資源、培育品牌、提供培訓等方式,使農村電商和鄉村旅游業相互促進,實現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農民收入的提高。鄉村政府和相關機構可以建立集中展示鄉村特色農產品的電商平臺,提供農產品展示、交易和物流配送等服務,方便農產品的銷售和消費者的購買。與物流公司合作,利用現有的配送網絡或者建立專門的農產品配送機制,確保農產品快速、安全地送達消費者手中。
利用數字化媒體平臺,重點推廣一些有特色和品質的鄉村品牌,包括地方特產、農產品深加工品牌等,加強品牌推廣,吸引更多消費者關注和購買。結合農村電商和當地旅游資源,開發豐富多樣的農產品采摘、農家樂、農民技藝展示等農產品體驗項目,讓游客有機會親身參與農產品的種植、生產和加工過程,增強旅游體驗和消費欲望[3]。提供農特產品生產、加工和營銷方面的培訓和指導,幫助農民提升產品質量和管理水平。支持農民學習與應用數字化技術,培訓農民使用電商平臺,提升其電商運營和銷售技能,引導其利用智能技術提升農業生產效率,使農產品在生產、包裝、售賣等方面更加具備競爭力。農村電商和鄉村旅游產業的融合發展,可以實現農產品線上線下銷售渠道的互動和互補,拓展農產品的市場覆蓋面,提高產品的知名度和競爭力。同時,農民通過電商平臺能夠直接面對消費者,獲得更好的銷售渠道和利潤回報,推動農民收入的增加和鄉村經濟的發展。
鄉村金融為鄉村企業和農民提供資金支持,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務,降低了農村金融風險,促進了農民收入增長和鄉村經濟結構調整。隨著鄉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現代農業的發展,需要更加靈活、多樣化的金融服務來滿足農民和鄉村企業的融資需求。為了適應這種需求,同時也是為了推動農村經濟的轉型升級、支持農村創業和就業、促進金融普惠、優化資源配置和風險管理,鄉村金融服務需不斷創新,提供給農民和鄉村經濟更加切實有效的支持和幫助。
鄉村金融在數字化背景下的創新與發展可以進一步提高農民的融資能力、風險管理水平和金融服務體驗。搭建鄉村金融數字平臺,農民和鄉村企業可以更便捷地獲取金融服務。一方面,該類平臺可以提供線上申請貸款的功能,農民可以通過數字化的貸款申請流程快速獲得資金支持,用于農業生產、農產品加工等方面。金融機構可以利用大數據和智能分析技術,根據農業數據、信用記錄和風險評估模型來判斷和審批貸款申請,提高貸款的便利性和效率。另一方面,通過數字化平臺,金融機構可以提供更加個性化的金融產品和服務?;谵r田監測和精確施肥的數據,金融機構可以為農民提供農業保險服務,幫助他們應對自然災害、疫情等風險。金融機構也可以通過數字技術和人工智能算法為農民制定定制化的金融規劃和投資建議,幫助農民合理規劃資金運用,優化農業生產和經營方式,提高收益和風險抵御能力[4]。鄉村金融數字化平臺還可以整合其他金融服務,如存取款、轉賬、支付等,為農民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促進金融機構與其他鄉村產業的合作與融合。通過數字化的金融服務,鄉村企業可以獲取更多的融資渠道,吸引更多的投資,推動鄉村產業的發展。金融機構可以根據鄉村產業的特點和需求,開發適合鄉村產業需求的金融產品,促進資金的有效流動和配置,實現鄉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賡續鄉村文化的基礎和核心是鄉村文化資源。鄉村文化資源包括了鄉村地區的各種文化遺產、傳統習俗、民間藝術、鄉土建筑等物質和非物質資源[5]。這些資源是鄉村文化的基礎,承載著豐富的歷史、傳統和價值觀。鄉村文化的賡續可以通過對鄉村文化資源的保護、傳承和發展來實現。賡續鄉村文化需要有效地保護現有的文化資源,傳承和弘揚鄉土文化的精髓和傳統,同時還要通過創新和發展,充分發掘和利用文化資源的潛力。而鄉村文化資源的數字化可應用于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文化教育與推廣、虛擬展覽與旅游體驗、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文化交流與共享平臺的建立以及文化挖掘與研究等多個方面,促進鄉村文化的賡續。
利用數字技術保存和傳承鄉村文化遺產是一種創新且有效的方式。通過數字化技術,以虛擬現實、數字影像、文檔數據庫等形式,全方位地記錄和保存鄉村文化的豐富遺產,包括傳統建筑、古老鄉土技藝、民間傳說和鄉風民俗等,防止遺失和破壞,以便后代學習、欣賞和傳承鄉村文化?;跀底旨夹g的文化教育與推廣可以更好地推廣鄉村文化。通過開發文化教育游戲、移動應用程序和在線學習課程,利用互動式的文化教育產品和平臺,向廣大受眾傳遞鄉村文化知識,增加對鄉村文化的認知和興趣。虛擬展示和遠程訪問平臺使公眾能夠遠程欣賞文物并沉浸其中。通過數字技術,可以創建虛擬展覽和旅游體驗,使更多的人能夠遠程欣賞和了解鄉村的文化景觀和資源。虛擬展覽可以提供高質量的影像、音頻和互動功能,使觀眾能夠親身體驗鄉村文化的魅力,推動鄉村旅游的發展。
數字化的鄉村文化資源可以成為文化創意產業的創作和創新基礎。將鄉村的手工藝品等傳統的鄉村文化元素融入到現代的設計、藝術和娛樂等產業領域進行數字化設計和生產,打造文化創意產品,促進鄉村經濟的多元發展。建立數字鄉村文化資源的交流和共享平臺,可以推動鄉村文化的互動交流、合作創作和資源共享,拓展鄉村文化的影響力和傳播渠道,促進不同地域間和不同文化背景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數字化技術還可以加速鄉村文化的挖掘與研究。利用文獻數字化、數據庫構建和管理、數據可視化和空間分析等數字化手段,可以對鄉村文化進行更加深入和系統的研究,挖掘出更多有價值的文化元素和歷史信息。
借助數字化技術,鄉村治理體系可以進一步完善和提升。通過數字技術在鄉村土地管理、農村規劃、農村基層自治等方面的應用,可以提高治理效率和服務質量[6]。在鄉村土地管理方面,土地管理部門和農民可以通過地理信息系統技術所提供的土地邊界、土地類型、土地質量等詳細的土地數據,更加準確地了解土地屬性、利用狀態和所有權信息,為土地資源的合理配置和農村土地利用規劃提供科學依據,幫助解決土地糾紛和亂占亂用問題,推動農村土地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續發展。在農村規劃方面,數字化的地理數據和模型可以對農村地貌、水資源、生態環境等進行調查和分析,進行農村土地利用規劃、村莊空間布局規劃等工作,為農村規劃提供科學依據和決策支持。在農村基層自治方面,通過建立數字化的農村居民檔案和戶籍管理系統,實現居民信息的集中管理和便捷查詢。數字化的居民檔案可以包括身份證信息、住房情況、就業狀況、教育情況等各類數據,為村民自治、村務決策和社會服務提供準確的信息支持,提升農村基層自治的信息化程度和管理效率。
數字技術在鄉村黨建工作中扮演重要角色,通過信息共享、學習教育和數據分析等方式,促進了黨組織建設和黨員素質提升,同時加強了黨風廉政建設和黨的群眾工作。數字黨建平臺利用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提供在線的學習、交流和參與機會,統一管理黨組織的各項工作。數字化組織管理則通過信息化手段,實現黨員信息管理、黨費繳納等過程的數字化運作,提升黨組織的責任落實效率和工作效率。這些措施可以推動黨建工作的創新,提高工作效率?;鶎硬块T可以將網絡創新平臺作為抓手,拓寬基層工作視野,激發黨建工作的新活力,形成思想開放、方式靈活、服務至上的高效互動的黨建工作新體系[7]。并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以數字網絡和智慧治理平臺為觸角,提升鄉村治理成效,努力打造功能齊全、標準一流的鄉村黨建信息化平臺,實現黨建工作全領域覆蓋、全過程管理、全方位賦能[8]。
利用數字化技術提升農村社會服務的質量和效率是推動農村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數字技術在農村教育、衛生健康、社會保障等領域的應用,通過遠程教育、遠程醫療和電子社保服務等方式,提供了便捷、智能化的服務,改善了農村居民的生活條件。建設遠程教育平臺,利用視頻會議和互動學習平臺等,為農村學生提供在線課程、教學資源和學習工具,使城市和農村的教育資源共享,提高農村教育的質量。建設遠程醫療平臺,通過視頻會議、遠程影像傳輸和電子病歷系統,使城市醫生和農村患者能夠進行遠程醫療咨詢和診療,為農村居民提供遠程會診、遠程診斷和遠程監護服務,從而減少農村地區醫療資源的匱乏問題。構建電子社保服務平臺,為農村居民提供在線辦理社會保險、社會救助和福利申請等服務;簡化農民的社保服務流程,提高服務效率和標準化,確保福利的發放和管理準確無誤。
1)在產業數字化促進鄉村產業振興的過程中,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數據分析和互聯網等工具,精確調控農作物灌溉和施肥,解決生產效率低和農產品附加值不高的問題,促進鄉村農業經濟轉型。通過整合資源、培育品牌、提供培訓等方式,使農村電商和鄉村產業旅游相互促進,實現農民收入的提高。為農民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務,支持他們的經營發展和產業升級。鄉村金融在數字化的時代背景下,可以借助數字技術和創新模式,為農民和鄉村企業提供更加便捷、個性化的金融服務。通過搭建鄉村金融數字平臺,農民可以更方便地獲取貸款、保險等金融產品,同時,金融機構也可以更準確地評估和管理風險,提供針對性的金融支持,進一步促進鄉村經濟的發展和農民收入的增長,實現鄉村金融與產業的有機融合,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
2)賡續鄉村文化應采取有效措施保護現有的文化資源,傳承和弘揚鄉土文化的核心和傳統,同時要通過創新和發展,充分挖掘和利用文化資源的潛力。通過數字化技術和平臺進行文化資源的數字化整理和展示,可以保護和傳承鄉村的獨特文化遺產,推動文化教育和旅游體驗的發展,吸引游客參與鄉村文化活動,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的壯大,搭建文化交流與共享的平臺,促進鄉村文化的傳播和交流,并為文化研究提供豐富的數據資源。這些應用可以促進鄉村文化的傳承、發展和傳播,推動鄉村的經濟社會發展。
3)利用數字技術進行鄉村土地管理、農村規劃、農村基層自治,可以提高治理效率和服務質量,推動鄉村發展和農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促進鄉村治理體系的現代化轉型,對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目標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將數字化與鄉村黨建相結合,實現黨建工作全領域覆蓋,提高黨建工作的效果和影響力。遠程教育、遠程醫療和電子社保服務等方式,為鄉村居民提供了便捷、智能化的服務,改善了鄉村居民的生活條件。
綜上所述,數字化在鄉村產業、文化和治理領域的應用具有潛力,可以促進鄉村發展、保護文化遺產和提升治理效能,推動鄉村的經濟社會發展,為鄉村居民帶來福祉和生活條件的改善。
1)加強鄉村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提供普及、高速、穩定的網絡覆蓋,可以通過改善基礎設施、擴大光纖網絡覆蓋范圍、建設移動網絡基站等方式實現,以此確保農村居民能夠穩定地接入互聯網。建設數字服務設施,為農村居民提供方便的數字化服務。如設立數字學習中心、智能健康服務站,前者為鄉村居民提供在線學習資源和培訓機會,幫助村民學習新知識和技能,提高就業競爭力,后者可以提供遠程醫療咨詢、健康管理等服務,方便農村居民獲取健康服務和醫療資源。加強技術培訓和支持,幫助農村居民掌握數字技術的應用和使用方法。當地鄉村政府可以組織培訓課程,提供有針對性的數字技術培訓,包括基礎的互聯網使用、數字化工具的應用、電子商務等方面的培訓內容。此外,提供技術支持和咨詢服務,幫助農村居民解決在數字化應用中遇到的問題,提高他們的數字技能水平和應用能力。提升農村居民的數字化獲得能力,實現數字包容性和鄉村產業的可持續發展。通過不斷提高農村居民的教育水平,加強基礎教育和職業教育的數字化教育內容,培養農村人才的數字素養。同時,鼓勵和支持農村居民創辦數字化的小微企業,發展線上銷售、農業種植、農村旅游等數字化產業,提供就業機會并拓展收入來源。
2)培育數字人才[9]。加大鄉村數字人才培養力度,通過設立數字技術專業、開設數字化相關的選修課程、組織創新實踐活動等方式,培養學生對數字技術的理解和應用能力以及在鄉村數字化發展中的創新精神,進而加強對學生數字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利用政策優惠吸引當地進城務工人員返鄉創業或吸引大學生人才返鄉建設,培養一批專業的鄉村數字化人才隊伍扎根鄉村,基于對本地鄉情鄉愁深刻的了解,更有動力與激情參與鄉村數字化建設,拓展鄉村數字藍海[10]。依托基層服務組織開展數字化農民培訓,加強對農民的數字素養培養,包括互聯網基礎知識的了解、數字化農業技術的應用、電商平臺的使用等內容,幫助農民了解和掌握數字化工具和技術,提高農民的數字化應用能力,也可以組織實踐活動和經驗分享,鼓勵農民在數字化農業、農產品銷售等領域積極探索和應用,壯大鄉村人才隊伍。宣傳和分享在數字化農業、農村電商等領域的創業成功案例經驗,舉辦鄉村數字創業大賽、創業項目孵化等活動,提供創業指導和資源支持,營造良好的創業環境和氛圍,激發更多鄉村人才的興趣,為鄉村數字化發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持,吸引鄉村人才返鄉創業,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3)完善相關政策體系。政府可以制定針對鄉村地區的數字經濟發展政策,明確發展目標、政策導向和支持措施;設立專項資金或基金,用于支持鄉村數字化發展項目、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數字服務設施的建設,支持數字農業、數字教育、數字醫療等領域的創新和發展;推出減免企業所得稅、增值稅以及降低創業者的個人所得稅等優惠政策,降低數字化企業和創業者的負擔,鼓勵數字經濟企業在鄉村地區落地發展;加強對鄉村居民和潛在創業者的政策宣傳與指導,提高其對數字化發展的認知和理解,鼓勵鄉村居民與創業者們積極參與數字經濟的發展,促進鄉村數字化的快速發展,推動鄉村經濟的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