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陽 袁青
[摘? 要]上海瑞金醫院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由三級綜合性醫院轉型為集中救治點中率先設置臨時黨總支,以黨的政治功能、組織功能和凝聚功能為導向,聚焦政治引領、組織協調和關心服務工作,構建起黨建工作引領全局工作的模式,切實把黨建工作作用轉化為解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實際效能,以最大程度發揮臨時黨總支的“主心骨”作用,為盡快解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也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醫療系統的黨建工作提供可參考可復制的有效經驗。
[關鍵詞]突發事件;醫院;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組織功能
[中圖分類號]? D267?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009-928X(2024)02-0103-04
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在突發事件中,充分發揮黨的戰斗力和凝聚力,是戰勝突發事件的根本保證。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在社會基層組織中的戰斗堡壘,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二十大黨章將醫院列入“凡是有正式黨員三人以上的,都應當成立黨的基層組織”的基層單位類型,進一步加強了醫療系統基層黨的建設。新形勢下,我國內外環境空前復雜,面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加強醫療系統黨的建設是防范化解突發公共衛生風險、促進醫療衛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2022年2月下旬,上海出現了一輪突如其來的公共衛生事件。瑞金醫院北部院區火速啟動,率先由三級綜合性醫院轉型為集中救治點,后轉為集中隔離救治醫院、市級定點救治醫院。面對突發形勢,醫院第一時間成立醫療隊臨時黨總支。臨時黨總支探索創新,不斷強化引領和服務,切實將黨建工作轉化為解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實際效能,在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真正擔負起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解決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面臨的工作困難
(一)醫療救治工作形勢多變急需創新管理模式。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演變形勢,醫院的救治功能定位在短短的1個月內進行3次轉型,短時間內投入的醫護人員及患者人數激增,開放床位數從800張增加至高峰時段的2000張,醫療隊人數由最初的212人增長至1002人,其中黨員人數由57人增長至234人。面對感染者人數不斷增加、工作場所不斷變更、感染者病情不斷加重的動態調整,整體醫療救治工作始終處于快速變化的狀態,一時間難以形成相對固定的管理模式。為確保醫療救治工作平穩有序推進,整支醫療隊的管理團隊、醫護團隊、綜合保障團隊都要不斷適應、磨合與調整,不斷克服缺乏經驗和可借鑒模式、時間緊迫等現實困難。
(二)多團隊協同作戰急需形成救治合力。定點醫院以轉型前的瑞金醫院北部院區醫護人員為主體,救治任務也隨著救治功能的3次轉型而越來越繁重。先后有母體醫院醫護團隊、江蘇省血透護理團隊、海南省援滬醫療隊、重癥醫學科進修團隊等各方力量進行支援,使得整體隊伍的人員范圍廣、類別全、人數多。如何快速地把各方力量凝聚起來,統一醫療救治流程和規范,發揮各自專業特長,有效形成1+1>2的多團隊協同救治合力,成為醫院管理層面需要面對的最主要挑戰。
(三)原黨支部框架難以實現針對性黨建管理。面對突如其來的公共衛生事件,醫院火速抽調各科醫護人員,梯度安排進艙;組建院感醫護人員,負責艙內艙外的院感工作;抽調行政人員,擔任隔離酒店及外圍保障管理工作。同時,出于一線醫療、護理、醫技組的設置,醫療隊員各類排班,隔離酒店分散等客觀因素,原有的行政組織架構被打散,運行管理較開展常規醫療救治任務時截然不同,使得原有黨支部框架較難應對現有運行模式,對黨員的日常教育、管理、監督變得捉襟見肘,對群眾的宣傳、凝聚、服務等功能有所欠缺,較難開展針對性的黨建工作。
二、臨時黨總支
增強政治功能與組織功能的途徑
針對集中救治點醫療隊的現狀,臨時黨總支由分管北部院區工作的2位院領導班子成員,醫療、護理、運行保障部門負責人等5人共同組成黨總支委員會,以醫療區域劃分、樓宇管理為原則,初期建立4個臨時黨支部,3周后拆分成5個臨時黨支部,包括艙內4個醫療綜合黨支部和艙外1個機關綜合黨支部,每個臨時黨支部有5位來自不同崗位的骨干擔任支部委員。臨時黨總支牢牢抓住骨干隊伍,積極發揮他們的橋梁紐帶作用,采用“三導向+三聚焦”模式,充分發揮臨時黨總支的“主心骨”作用,切實將黨的領導體現到關鍵時刻上、重要工作中。
(一)以黨的政治功能為導向,聚焦政治引領工作。黨的領導核心作用是成功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關鍵所在。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實現在重大突發事件應對中統一指揮、統一協調、統一調度,這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顯著優勢。臨時黨總支在成立之日就召開臨時黨總支(擴大)會議,統一思想,凝心聚力,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背景下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切實增強做到“兩個維護”的政治自覺。如每天與醫療隊行政團隊召開工作例會,總結階段工作并根據黨中央、市委市政府統一部署,及時調整醫院工作布局,第一時間制定《定點收治醫院管理規范(無癥狀及輕癥患者)》,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管理框架,積極發揮了黨的政治引領作用。
由于公共衛生防控采取特殊的工作排班模式,臨時黨總支探索建立黨員應急動員發揮作用機制,靈活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分層次、全覆蓋做好黨員醫療隊員的政治引領,第一時間深入學習貫徹中央對抗疫工作的要求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對相關工作的重要論斷、市委對全市共產黨員的動員精神,并結合各崗位黨員自身工作實際,充分動員廣大黨員在完成重大任務、應對突發事件中沖鋒在前,做到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難關頭豁得出來,引導全體醫務員工不斷提高思想認識,營造“越是在特殊時期,越要扛起特殊責任、拿出特殊擔當”的良好氛圍。
(二)以黨的組織功能為導向,聚焦組織協調工作。嚴密的組織體系是黨的優勢所在、力量所在。臨時黨總支所管轄的黨員人數均遠遠大于常規黨支部的設置,傳統的組織管理方式所能發揮的作用有限。因此,臨時黨總支探索網格化管理模式,通過在支部書記與支部委員間、支部委員與普通黨員間、普通黨員與入黨積極分子及醫護員工間形成一張“網”,最大程度地發揮互聯互通作用,使全體醫療隊員快速明確崗位職責與角色定位,從而保障黨的聲音在第一時間下達每位醫護員工、醫護員工的需求在第一時間上傳至黨組織,切實發揮新時代黨的組織體系的優勢與力量。
為引領黨員在醫療救治工作中亮身份、立標桿、樹形象,臨時黨總支在指揮部、各醫療樓休息室、駐地顯眼位置懸掛黨旗,黨員醫療隊員上崗前張貼黨徽、回到駐地佩戴黨徽。通過開展“政治生日”,全體黨員不忘自己的“第一身份”,實現“幾名黨員過生日,全體黨員受教育”的目的。開展“責任在心、使命在肩”特別組織生活會,臨時二黨支部里的醫療團隊兼具急救及重癥救治醫療功能,向醫療隊全體黨員鄭重發起《黨員率先垂范倡議書》。臨時黨支部還設專人加強對入黨積極分子、發展對象等后備隊伍的教育管理。做好在定點救治醫院工作期間提交入黨申請書的醫療隊員的日常考察,定期關心他們的思想、工作、生活情況等。經過動員、組織和教育,醫療隊中176位隊員受到周圍共產黨員不畏艱難、立足崗位的奉獻精神影響,在一線遞交入黨申請書,占非黨員醫療隊員的22.92%。
為加強黨的工作合力,臨時黨總支創新臨時黨組織工作模式,引導感染者中的黨員在“先鋒上海”小程序進行“雙報到”,配合醫護人員做好患者自治管理和志愿服務工作。共排摸無癥狀及輕癥感染者黨員69名,其中到醫療隊報到的黨員54名、參加志愿服務黨員23名,提供包括政策宣傳、矛盾調解、文體活動、關愛老人、關心嬰幼兒及學生、物資運送等服務共937人次,并在患者群體內發放《病友書》,鼓勵“病友們”積極配合醫務人員打敗疾病,形成“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共治模式。
(三)以黨的凝聚功能為導向,聚焦關心服務工作。臨時黨總支持續發揮宣傳、凝聚、服務的功能,通過醫療隊員原屬黨支部、臨時黨支部、群眾組織,以微信群、電話等不同形式,形成“主動上前詢問、積極協調解決、暖心回訪關懷”的閉環模式,及時了解醫療隊員及家屬的困難并第一時間予以解決。當有個別醫療隊員反映家里缺少食品供給時,臨時黨總支火速排摸醫院雙職工(進艙)、家庭僅有老人及小孩的“特殊”員工名冊,組成“瑞北速運”志愿團隊,冒雨驅車在全市范圍為260余位隊員家中送去應急食品。臨時黨總支還配合醫院發出《致瑞金醫院一線家屬的一封信》,傳達對家屬的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謝。
醫療隊員由于長期高強度的艙內工作,出現機體不適等生理和心理狀況,臨時黨總支積極協調相關流程和提供物資保障,在駐地設立應急醫療隊及員工借藥通道,倡導隊員互幫互助,發揮醫療隊員才能,提供康復推拿、便民理發等人性化服務。每周邀請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專家,就處理突發衛生事件不同時期可能產生的心理情況作專題講座,關心關愛醫療隊。臨時黨總支還根據實際需求,累計開展8期“同心戰役,靜待花開”系列文化活動,包括“心理減壓”“歌曲聯唱”“運動打卡”“瑜伽直播”“崗位能手”“心語心愿墻”“禪畫”“瑞二代繪畫”等主題,助力黨員醫療隊員調整身心狀態,持續奮戰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第一線。
隨著全媒體不斷發展,臨時黨總支通過醫院官網、微信公眾號、視頻號等各類平臺及時發布一線信息,積極開展融媒體宣傳,采集有廣度、有深度、有溫度的宣傳內容,在中央電視臺、新華社、解放日報、文匯報等主流媒體發布《醫患黨員雙報到亮身份戰疫》《我的身體不能去參加奧運會,當志愿者可以!》等正能量報道共134篇。這些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及時、真實、正面的報道,在黨員群眾中引起了廣泛關注和強烈反響,也增強了全體市民戰勝困難的信心。
三、成效與思考
黨的領導是戰勝一切困難和風險的“定海神針”。黨的領導是成功應對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最大優勢。基層黨組織是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的基礎。醫院臨時黨總支在成立后的第一時間發揮政治功能,理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背景下的組織網絡,確保整體工作都能將黨中央的統一部署落實到位,確保黨的指揮棒作用覆蓋到涉及此次公共衛生事件的所有醫護工作者及患者,并通過完善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等,創新臨時黨組織活動的內容方式,不斷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不斷提升黨的組織體系建設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發揮的整體效能。
(一)突出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帶頭當好政治“明白人”。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成立臨時黨總支,是黨組織在處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形成的“毛細血管”,從而使黨的堅強領導能通過完整的組織架構和完善的工作體系發揮絕對作用,也使得黨的建設工作能夠與業務工作同計劃、同部署、同推進、同落實、同考核。面對突如其來的公共衛生事件,臨時黨總支始終貫徹黨中央堅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的指示,把帶頭當好政治“宣講員”作為工作的首要任務,在推進防控工作的各個階段始終突出政治功能,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上,形成“上下同欲者勝、同舟共濟者成”的強大政治合力。
(二)不斷增強基層黨組織組織功能,帶頭當好組織“凝聚者”。一切為了群眾,是我們黨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一切依靠群眾,是我們黨工作的力量源泉和根本方針。面對多單位、多團隊、多模式的防控協同作戰重任,臨時黨總支的建設實現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背景下醫療主體單位黨委與各個黨員個體之間的有效補位。作為上情下達、下情上傳的關鍵節點,臨時黨總支形成了不同團隊人員間的協同工作機制和條線匯報體系,做到在最短時間內將不同地區、不同專業、不同體制的醫療隊員相融共促,凝聚并充分發揮了黨員群體的力量。臨時黨總支還以黨建工作“不臨時”的理念,借助網格化管理模式,第一時間做好醫療隊員及家屬的關心關愛工作,時刻保持基層黨組織頑強的戰斗力,形成“人在網中走、事在格中辦”的運行機制。除了凝聚黨員醫療隊員,臨時黨總支還通過建立與感染者黨員24小時不間斷的溝通對接機制,切實把人民群眾有效地組織和動員起來,緊緊依靠人民群眾來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形成上下一心、眾志成城的良好局面。
(三)強化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帶頭當好群體“示范者”。面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如何有效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和調動其他隊員的積極性,團結有序并做好長期防控準備是擺在黨組織面前的重要問題。臨時黨總支借助各類數字化平臺,使得黨員醫療隊員的學習教育融入日常,不忘黨員身份,牢記“白衣天使”的歷史使命。黨員醫療隊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涉及的醫療隊及感染者群體內形成“以點帶面”的輻射作用,帶動了周邊醫療隊員及感染者主動投入防控工作,從而不斷筑牢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考察時強調:“要把握超大城市特點,創新基層黨建工作思路和模式,完善黨的基層組織體系。”面對上海這類超大城市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沒有很多實際經驗可參考,基層黨組織必須運用黨的創新理論指導工作實際,緊緊圍繞黨中央指示批示,強化“三導向+三聚焦”,有效發揮黨組織在面對新的工作模式、新的工作環境、新的工作團隊中的絕對領導作用,切實增強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推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的應對體系不斷完善、應對能力持續提升,在全覆蓋、善引領、強能力、優服務上用力,更好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以高質量黨建錘煉斗爭本領,引領和保障醫療服務事業的高質量發展。
本文系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2023年度科技創新項目(人文社科類WK2306)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高陽系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助理研究員(黨務)、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醫學技術學院黨政綜合辦公室副主任兼黨委組織員;袁青系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黨委委員、上海交通大學醫學技術學院黨委書記
(責任編輯:周奕韻)
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21年07月02日。
張小明:《黨成功應對重大突發事件的四大基因》,《人民論壇》2020年第19期。
龔云:《黨的領導是戰勝一切困難和風險的“定海神針”》,《光明日報》2020年02月24日。
《用黨建溫度激發干事創業熱度》,《解放日報》2023年12月10日。
《增強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解放日報》2024年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