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為了預防籃球運動損傷,本文通過對洛陽文化旅游職業學院學生的籃球運動損傷進行調查分析,運用問卷調查法、文獻資料法、訪談法和數理統計法進行了研究,從而發現影響洛陽文化旅游職業學院籃球運動的損傷原因,調查結果發現在洛陽文化旅游職業學院90.9%的學生在打籃球時出現過運動損傷,主要受傷部位有腳踝、手指、膝關節等,主要導致傷病的原因為熱身不充分,對抗激烈違規等,大部分的損傷發生在三秒區內的沖撞區附近。
關鍵詞:原因調查分析" 籃球" 損傷
中圖分類號:G8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02-(2024)-05-091-3-TBB
1、前言
無籃球,不青春,籃球運動在大學有這么廣泛的開展,原因就是設施場地要求較低,多人參與,尤其在大學因為籃球所需要的身體對抗、團隊合作等原因,許多人在大學因為籃球認識了朋友,因為籃球收獲了愛情,籃球成為廣大師生所喜歡的一種運動。籃球比賽隨處可見,打籃球的同時因為各種原因而產生的各種損傷也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人們的面前。經過調查發現,洛陽師范學生的籃球運動損傷率很大,嚴重的甚至會對學習生活也帶來一定的影響,因此需要科學有效的方法處理運動損傷,找出籃球運動損傷的規律和原因以減小受傷的概率。
根據籃球運動的技術要求和基本特點,籃球運動損傷有跌倒、跳起、搶球、落地不正確、急停、急轉、沖撞或因場地不平或場地過滑而引起的急性損傷。輕者擦傷或韌帶拉傷,重者可以發生骨折或脫臼。一般常見的有膝關節韌帶損傷、踝關節韌帶的扭傷或骨折,腰的急性扭傷、膝關節損傷等。
據國內外研究證實,各項運動的損傷,包括籃球運動損傷,都有其多發病和好發部位的規律性。北京運動醫學研究所研究證實,體操一類易傷腰、肩、膝,球類易傷膝、腰和手,短跑、跨欄、跳躍易傷及大腿等。發病規律主要與專項技術的要求高低,運動訓練強度,人體某些部位力量、柔韌性等因素有關。消除運動損傷最根本的辦法是預防,其原則是必須在不忽視機體適應能力的基礎上,從積極方面入手。
2、研究對象與方法
2.1、研究對象
以洛陽文化旅游職業學院的學生為研究目標。
2.2、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在洛陽文化旅游職業學院圖書館訪問“中國知網”查閱相關的文獻10余篇。
(2)問卷調查法。
對洛陽文化旅游職業學院學生發放“洛陽文化旅游職業學院籃球運動損傷的調查問卷”問卷250份,收回問卷220份,其中有效問卷200份,回收率80%。
(3)訪談法。
走訪洛陽文化旅游職業學院體育學院有關教師多名,得到專業的分析建議。
(4)數理統計與邏輯分析。
采用手動記錄的方法對數據進行整理和邏輯分析。
3、結果與分析
3.1、損傷分析
在問卷調查中有220名學生參與,其中有20人沒有籃球運動損傷,籃球運動損傷率高達90.9%。
(1)損傷部位。
從表1中的數據可以看出在籃球運動中容易受傷的部位:腳踝損傷占40%;手指損傷占29.5%;繼而是膝關節損傷占10.5%,其余損傷部位的百分比較低,這些也是學生在平時球場上肉眼可見的事實,在球場上每天都會發生。籃球損傷當中有進攻時受傷,防守中受傷,還有就是意外損傷,這和個人習慣、動作應用都有直接關聯,在平時打球要控制住好自己的動作。
(2)損傷原因。
籃球運動損傷的原因有很多種。比如:思想的麻痹大意,這是出現運動性損傷的主觀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其中包括對預防損傷的意義認識不到位,放松警惕,運動前不檢查器械,預防措施不力,爭強好勝冒失進行運動。準備活動不充足,這是造成運動性損傷的重要原因之一。準備活動不當包括不做準備活動或準備活動不到位,沒有根據專項運動特點進行準備活動,使機體未能進入工作狀態,準備活動過量過大,身體在進入正式運動前,已感到疲勞,準備活動與正式活動之間的間隔時間過長。還有缺乏運動經驗與自我保護能力,在一些體育活動中出現意外情況時不知道如何處理,驚慌失措或是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和正確自我保護動作,也是造成運動損傷的常見原因之一,比如摔倒時用肘部或前壁直接撐地造成的尺橈骨的骨折。技術上的缺點和錯誤也是造成籃球運動損傷的一大原因,技術動作的不準確,往往使局部受力過大或身體失去平衡或控制而造成損傷。當然,還有鍛煉計劃安排得不夠合理。體育鍛煉的運動負荷過大,身體過于疲勞,長期局部運動負擔過重,不能根據身體機能狀態及時調整鍛煉計劃,也會造成一定損傷。最后,體育活動的組織安排不嚴密,在進行體育活動時,如果組織安排不嚴密就會出現擁擠混亂的情況而造成損傷,因場地、器材、時間安排不當也會發生意外事故。其中,膝關節受損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因為經常跑跳使得膝關節經常發生異常摩擦和擠壓,導致了關節軟骨和半月板的損傷;二是在與對方對抗時,膝關節的負擔過重,導致關節韌帶和關節囊因為過度牽拉而受損。
運動損傷的影響非常大,有些甚至會威脅到運動員的身體機能和運動生涯。一般分為急性和慢性損傷。運動損傷會造成患者脊柱、脊髓的損傷,有時候還會損傷到各種神經、肌肉、韌帶、皮膚以及軟骨等組織,嚴重的情況下,甚至會傷及到身體的內臟器官。導致局部疼痛、關節僵硬、力量下降等。如果患者經常做劇烈的運動,容易導致局部軟組織挫傷,從而引起局部疼痛的癥狀發生。當患者過度運動,容易存在損傷或者扭傷以及拉傷等,這種情況下會導致重復性運動障礙出現關節間隙出血或者關節積液引起關節僵硬問題。當患者出現了運動損傷,也有可能是身體肌肉力量不均勻,造成身體控制能量下降,從而引起力量下降的問題發生。運動損傷后還會導致一些韌帶和軟組織的損傷,容易形成疼痛、腫脹等現象,甚至到后期還會伴隨功能障礙,會出現關節僵硬、攣縮以及畸形的發生。如果出現運動損傷時,可以適當地對局部進行熱敷,或者采用一些活血化瘀類的藥物進行緩解,但這些措施的效果十分有限。
從表2可以看出,因為場地原因的只有3.5%,說明洛陽文化旅游職業學院的籃球場地建設良好。熱身不足占損傷原因的44.5%,違規占損傷原因的26.5%,技術錯誤占損傷原因的19%;說明很多同學對籃球的個人技術不熟練,對籃球規則的理解和技術的掌握有待提高,需要長時間的練習才能有所進步,因為已經到了大學,學籃球的最佳時期已經錯過了,想要提高籃球技術有很大難度,但還是可以通過努力練習技術緩緩前進;還有狀態不好的情況下,打球的時候想其他的事,不能專注球場情況,打球過于猶豫,起跳后與別人碰撞失去對身體的控制都有可能發生損傷。
(3)損傷類型。
在洛陽文化旅游職業學院籃球運動損傷類型調查中發現如表3所示,最容易出現的損傷類型是關節扭傷占42.5%,軟組織挫傷占17.5%,肌肉拉傷的同學占16.5%,還有18%的是皮外擦傷,關節扭傷多為踝關節,軟組織受傷大多是碰撞激烈所致。結合表2、表3可以看出,打籃球就像上體育課一樣也需要熱身活動,上籃球課時老師會帶領做專門熱身把身體活動開。課下也是同樣需要做專門的熱身,從平時就培養這些基本意識。
(4)損傷時的區域。
從表4可以看出,58%的同學受傷發生在籃下合理沖撞區,籃下無論是NBA還是平時比賽都是對抗最激烈的地方,從學校的籃球場籃下區域的黝黑的磨損混跡就能清晰地知道,因此這是損傷高發地帶,和數據相吻合。
從表5可知,在課堂上發生籃球運動損傷的情況極少,這是因為課上老師安排的課前熱身內容有很大關系,課上會從頭到腳都有系統活動,而課下損傷百分比之高和學生的個人習慣密不可分,沒有了課上規整的熱身動作,身體肌肉不夠興奮,很容易受傷。
3.2、運動習慣
(1)運動頻率。
由表6、表7可以看出,洛陽師范的學生打籃球的次數并不是很多,一周一次的有39%,一周兩次的有28.5%,3次的有27.5%,還有5%的同學特別喜歡打球,因此運動次數較多,從以上可知打籃球的平均運動次數不多,但每周都會去參與到籃球運動當中非常有益身心健康,運動時間大多在1h左右,說明洛陽文化旅游職業學院學生大多以娛樂為主,在學習的同時也去偶爾打打籃球放松心情。
(2)準備活動和放松運動。
結合表8、表9可以看出,在打籃球前有34%的學生沒有熱身或熱身不足,結合表2損傷原因可得,大多同學在打籃球前沒有充分的熱身,這是籃球損傷的一大因素,充分的熱身可以使身體各個關節活動開,很大程度地避免受傷;放松能夠緩解身體疲勞,并且使肩關節膝關節腰背等部位的肌肉從緊張到松弛能夠預防傷病的積累。而從表9也可以看出,大多同學打籃球沒有良好的習慣,45.5%的同學都沒有運動后的放松,偶爾放松的只有38.5%,經常放松的只有16%,這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同學們的運動極限,許多年齡較大喜愛打球的人都有熱身放松的好習慣。
3.3、損傷處理
從表10的調查數據可知,在籃球損傷后的處理方式上有22.5%的同學不處理,54%的同學是自行處理,23.5%的同學是去醫務室或醫院處理,這是最保險的做法,大多是損傷比較嚴重。自行處理的同學可能是籃球損傷較輕自己準備的有藥,也可能受球場老前輩指點,自行處理。從這里可以看出同學們在損傷后處理的方式較得當。
4、結論與建議
4.1、結論
(1)洛陽文化旅游職業學院的學生籃球運動損傷部位多為手指、腳踝;受傷原因多為熱身不充分、違反規定、個人技術錯誤;受傷類型多為關節扭傷、肌肉拉傷;受傷區域大多在籃下三秒區;
(2)我校學生的籃球水平一般,大多以娛樂為主;
(3)洛陽文化旅游職業學院學生籃球運動頻率多為一周1-3次,對籃球的喜愛程度非常高;
(4)在籃球運動前后沒有熱身放松的習慣,這不利于籃球的可持續發展。
4.2、建議
(1)學校籃球老師在教學中應該在籃球教學的基礎上,再進行籃球安全知識教育,因為在課堂上就重點講會增強同學對預防損傷的意識;
(2)平時注意身體,養成好的生活習慣,早起跑步,會使身體各個部位的力量提高,增加球場上的靈活性,雙手平時用握力器練習,既輕松又實用。還可以練習跳繩,跳繩好處特別多,可以循序漸進慢慢提升腳步力量和協調力對打籃球幫助很大,許多NBA球星的練習組合中都有跳繩;利用手機電腦在宿舍或者其余閑暇時間可以看一些高水平球員的訓練視頻,根據本身情況調整強度去練習,就可以減少籃球運動損傷的發生;
(3)球場上需要個人技術,可以多看NBA比賽,學校網絡便利,研究一些職業球員的技術動作稍加練習模仿,多次練習后一定可以進步。了解籃球規則,在籃球球場上不能因為進球就做一些小動作,只有提高自身實力才能笑傲球場;
(4)打球時穿衣穿鞋合適,不能為了省事就選擇休閑的衣服,如牛仔褲、襯衫等去打球。
5、結語
對意外情況和籃球運動損傷發生時進行緊急的、初步的、臨時性的處理十分重要,這用以保護傷病員的生命安全,避免再度傷害,減輕傷病員的痛苦,預防并發癥,為轉運和進一步治療創造條件。急救是否及時正確,直接影響生命安全和今后的治療效果。首先,抗休克;其次,注意傷病員的保暖或防暑,有明顯擦傷的情況下要及時止血,動作要快,快搶救,快運轉,爭分奪秒,迅速敏捷采取措施。態度要和藹親切,忌粗暴,要保持鎮靜,有條不紊,忌驚慌失措,顧此失彼,技術動作要熟練、迅速,快速了解病情,進行有效的搶救。隨后伴隨去醫院,過程中向醫生介紹病人情況,及時參與搶救過程給予傷病患者心理鼓勵,做好心理建設。
在激烈的籃球運動中極易造成運動性損傷,預防損傷是關鍵。平時要使運動員們明確體育運動的目的性和運動損傷的危害及預防運動損傷的必要性。加強體育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設,遵守組織紀律和比賽規則。平時要多加強易損傷部位和個體相關較弱部位的訓練,并且在活動前一定要做好熱身運動,使全身各部分充分活動開,保護好身體才能更好地享受運動的樂趣。
參考文獻:
[1]袁傳明.濰坊市高校大學生籃球愛好者運動損傷的狀況、原因及對策分析[D].河北師范大學,2014.
[2]陸海勇.大學生籃球運動中常見運動損傷原因分析與對策[J].現代預防醫學,2013(06).
[3]謝貞義.成都市部分高校體育專業大學生運動損傷情況及影響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2.
[4]劉傳海.淺談大學生籃球運動中常見運動損傷的成因與預防[J].周口師范學院學報,2010(05).
[5]趙勇.大學生籃球運動損傷的原因及其預防[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03).
[6]王誠.高校籃球運動中損傷的原因分析與預防[J].合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04).
[7]丁健,程禮洛,孫淑萍.大學生籃球運動損傷的調查分析[J].遼寧體育科技,2005(01).
[8]張新定.大學生籃球運動損傷規律及原因分析[J].中國學校衛生,2005(01).
作者簡介:劉紅舉(1994-),男,漢族,河南洛陽人,本科,助理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運動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