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明
抓不到鄧培,礦務局把目標直接對準了工人。他們發電報請北洋政府派來一個師的軍隊,后又直接以120 萬元賄賂直隸警務處長楊以德,讓他派3000 人的保安隊來唐山。楊以德在五四運動時,就是鎮壓天津學生的劊子手,現在又殺氣騰騰地來到了開灤,威脅工人說:“你們看,保安隊都有槍,你們赤手空拳。要說打,打死你們白打。你們還不趕快去上工?若再不上工,我就要用壓制手段,到時候,你們后悔也晚了。”1922 年10 月26 日晨,工人糾察隊和保安隊發生沖突,楊以德下令開槍,2 名工人被當場打死,8 名工人受傷。血案發生后,開灤五礦工人俱樂部立即發布《痛告國人書》:“我們決不畏縮,決不為惡勢力所屈服。經此催殘后,我們五萬人的團體越鞏固。除非把我們全都打死,不然,留我們一人活著,也要為死者報仇。”
杜克茹下令給各礦包工頭:立即解散集體伙食,致使工人無處就餐。工人俱樂部就開辦了粥廠,解決罷工工人的吃飯問題。工人們在每天只有兩餐粥的困難情況下,不氣餒、不叫苦,沒有一人私自上工。羅章龍、鄧培也和工人共喝一鍋粥,堅持斗爭。后來鄧培犧牲后,羅章龍作詩悼念,有“開灤競赴敵,同飲大鍋粥”之句。
堅持到25 天頭上,礦務局支撐不住了。杜克茹使出“一手拿糖”的手段,請出當地駐軍和灤州知縣出面調停,答應“每月工資在15 元以下的工人加10%”等三項條件。這條件距工人要求相差甚遠,但由于罷工曠日持久,工人生活亦難以為繼,只好忍痛答應復工。這次罷工,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和軍閥政府。在全國第一次工運高潮中,共爆發罷工100 多次,罷工人數逾30 萬,而唐山工人的聯合罷工,人數約占全國罷工人數的1/7 以上。開灤五礦的同盟罷工被鄧中夏稱為“是中國第一次罷工高潮中最重要的罷工之一”。
開灤罷工結束后,鄧培根據全國勞動組合書記部要求,籌備成立各鐵路工會。他派代表前往京奉鐵路沿線,聯絡工人成立工會組織。到1922 年12 月,京奉鐵路自北京前門、豐臺、天津、山海關,至溝幫子、皇姑屯,以及營口支線都建立了基層工會,在此基礎上成立了京奉鐵路職工總會。1923 年2 月4 日,京漢鐵路工人舉行總同盟罷工。鄧培當即以京奉鐵路職工總會名義通電全國,表示聲援。同時致電京漢鐵路全線工友說:“諸君首先奮起,反抗禍國軍閥,力爭自由,同人不勝感佩,務望堅持到底,以達完滿之自由。至必要時,同人誓與諸君一致行動。”
后來發生“二七”慘案,在極端困難的形勢下,鄧培不屈不撓,堅持發展唐山和京奉鐵路工會力量。1923 年11 月召開的中共三屆一中全會上,《中央局報告》中指出:京奉鐵路“唐山、山海關、天津、豐臺等工會卻還秘密存在,這四處尤以唐山和山海關更好”。
1923 年6 月,中國共產黨在廣州召開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鄧培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會候補委員。1924 年2 月7 日,在“二七”慘案一周年之際,全國鐵路工人代表大會在北京秘密召開,正式宣告全國鐵路總工會成立。1924 年10 月,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鄧培利用這個時機援救“二七”以來被捕入獄的工會領袖,京漢鐵路總工會副委員長史文彬、正定鐵路分工會委員長康景星等一批鐵路工會的負責人恢復了自由。在全國鐵路總工會領導下,全國各線鐵路的工人運動重新發展起來,至1925 年初,京漢、正太、隴海、膠濟、京奉、京綏各路工會全部恢復或部分恢復,差不多都達到“二七”以前的局面。1925 年1 月,中國共產黨在上海召開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鄧培再次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會候補委員。同年2 月7 日,全國鐵路總工會召開第二次代表大會,鄧培擔任委員長。5 月1 日,第二次全國勞動大會在廣州召開,大會成立了中華全國總工會,鄧培當選為副委員長。
1926 年3 月,全國鐵路總工會決定建立鐵總廣東辦事處,鄧培被派往廣州負責籌建工作,后任廣東省總工會委員長。同年5 月,第三次全國勞動大會在廣州召開,鄧培再次當選為中華全國總工會執行委員。
當時,廣東境內有粵漢、廣九、廣三、潮汕、新寧等五條鐵路,但沒有統一的工會組織。鄧培和楊殷奔走各線路之間,號召大家聯合起來。一段時間以后,粵漢、廣九、廣三鐵路總工會在鄧培、楊殷領導下建立起來。1926 年7 月,廣東革命政府出師北伐,鄧培領導廣東鐵路工人全力支援北伐戰爭。他親自組織粵漢鐵路工人,加速運送北伐軍和軍用物資到兩湖前線。又從粵漢、廣九、廣三等鐵路抽調人員,組成北伐鐵路交通隊隨軍北上,翻越崇山峻嶺,協助恢復交通,對于北伐進軍起了巨大的作用。
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以后,廣州的國民黨右派勢力抬頭。他們操縱的廣東總工會、廣東機器工會經常向我黨領導的工會挑釁。1926 年秋,新寧鐵路工人在醞釀建立新寧鐵路總工會,廣東機器工會勾結當地土匪頭子陳式容等“四大寇”前來破壞。楊殷率領粵漢、廣九、廣三鐵工人糾察隊和省港罷工委員會糾察隊,以及廣州工人代表會的工人武裝共500 余人開赴新寧鐵路,經過兩天激烈的戰斗,終于擊潰了反動武裝,生俘并處死了作惡多端的陳式容等“四大寇”。1927年元旦,廣東機器工會派出反動武裝“體育隊”50 余人,突然襲擊粵漢鐵路總工會。鄧培領導工人糾察隊進行英勇反擊,擊退了他們的進攻。第二天,廣東機器工會又包圍了廣三鐵路總工會,鄧培率領工人糾察隊再次打退了反動武裝的進攻。經過幾次戰斗,共產黨領導下的各鐵路工會進一步得到鞏固和發展。
1927 年4 月12 日,蔣介石在上海發動了反革命政變。4 月15 日,廣東新軍閥公開發動“四一五”政變,調集大批軍警,瘋狂搜捕共產黨員和工會領導人。15 日清晨,鄧培來到鐵總廣東辦事處,準備把文件妥善處理后轉移,工作未完就被國民黨反動軍隊包圍。荷槍實彈的敵人闖進了辦公室,把鄧培捆綁起來,裝入麻袋,押往南關戲院,第二天轉到南石頭監獄。鄧培在獄中,敵人要他供出全國鐵路系統的共產黨員和工會干部名單,先是利誘,后是嚴刑拷打。他被打得遍體鱗傷,仍然堅不吐實。他回答敵人說:“共產黨員是不怕死的,你們用盡所有酷刑,我都不怕。我寧死也不投降,這就是我最后的回答!”
敵人無計可施,于4 月17 日夜間秘密將鄧培和李啟漢、肖楚女、熊銳等一批優秀共產黨員殺害。
這一年,鄧培44 周歲。
1927 年6 月27 日,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在致第四次全國勞動大會信中寫道:“本黨李大釗等同志們在北京之死難,汪壽華等同志們在上海之死難,鄧培、李森、劉爾崧等同志們在廣州之死難,楊昭植等同志們在湖南之死難,其慘烈當為中國工人階級及本黨永遠不忘之事。”
姓名:劉爾崧,又名劉海,字季岳
出生年月:1899 年11 月24 日
籍貫:廣東紫金
入黨時間:1921 年
生前職務: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央委員、廣東區委書記,中共廣東區委工委書記,中華全國總工會執行委員,廣州工人代表會主席,省港罷工委員會顧問
犧牲時間:1927 年4 月19 日,時年28 歲
犧牲地點:廣州
遺書遺言:“我是共產黨員,我決不離開共產黨。”
早期共產黨人有一個特殊現象:大多為知識分子出身,他們又大體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師范生,如毛澤東、王盡美、鄧恩銘等;另一類為工科生,如黃愛、龐人銓等。起初前者信奉的是“教育救國”,后者則致力于“工業救國”。最后殊途同歸,找到了馬克思主義,走上了武裝斗爭的道路。
劉爾崧屬于后者。
劉爾崧,1899 年11 月24 日出生于廣東省紫金縣城內一個私塾教師家庭。家中共有兄弟姐妹六人,他排行第五。1918 年秋在家鄉高小畢業后,以優異成績考入廣東省立甲種工業學校機械科。“甲工”的前身是廣東省工藝局附設的工業學校,主要培養工業人才,該校不但免收學費,還供給膳宿,為當年的貧困學子所偏愛。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