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詩鈺
(烏魯木齊廣播電視臺(烏魯木齊廣播電視集團),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伴隨融媒體時代的到來,傳統新聞傳播方式逐漸呈現全新局面,借助多樣化工具,顯著增加了信息的傳播渠道,提升了傳播速率。短視頻新聞是目前社會中較受歡迎的信息傳播方式,但其在內容編制環節卻存在嚴重問題,影響了傳播效率。因此,在開展短視頻新聞編制時,應合理利用全新理念,實現內容品質的大幅提升。
短視頻新聞的制作特點較多,具體如下。一是技術專業性較低。短視頻新聞與以往專業性的內容制作相比較來講,其只需使用手機便可完成內容采集至傳播的各項處理。在短視頻作品制作技術要求不高的情況下,伴隨受眾文化水平的提升,更多非專業者投入視頻制作中,利用新媒體完成信息傳輸,使拍攝使用的設備更具大眾性,比如相機、手機等,有效滿足了新聞短視頻的素材采集需求。二是選題范圍擴大。以往新聞媒體進行題目選定、內容采編,都要經過仔細挑選、把控,確保其產生良好的引導力、影響力。但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選材范圍更廣泛,新聞編輯可從人們的生活入手,增強民生報道的新聞服務性。因此,記者進行新聞采編涉及的內容范圍更加廣泛,能利用的素材也隨之增加[1]。
短視頻新聞作為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產物,其新聞制作方式具有靈活性,可有效適應多樣環境的改變,促使新聞傳播更具真實性。
一是實時傳播。以往短視頻新聞傳播過程中,視頻在編制前,需要由專業記者進行新聞現場采風,之后經過專業剪輯、編輯,使其成為專業性較強的內容短片,實現短時間內的快速傳播。伴隨融媒體模式的飛速發展,短視頻新聞受到的限制減少,逐漸能達到現場拍攝、實時直播的效果,減少了新聞的時差。短視頻新聞作品可存儲在網絡中的資源庫中,便于循環播放,提升了受眾新聞收看渠道的便捷度。
二是多媒體信息傳播。融媒體背景下的新聞傳播工作不再利用單一的傳播形式,還突破了多樣化傳輸方式間的新聞內容重復、新聞話題相近等問題,嘗試從多個角度,融合圖文工具,進行新聞傳播。例如,結合文字、視頻新聞方式時,受眾可在相關客戶端基礎上完成跳轉、分享等一系列功能,實現一次多平臺傳輸的新傳播模式,增強了新聞內容的影響力。
三是信息傳播主體的廣泛性。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短視頻新聞制作的入門標準不斷降低,不論是生活中的娛樂信息,還是反映社會實際的新聞內容,都可由普通受眾傳播,突破了以往記者的壟斷地位,實現了信息傳輸的多元化轉變。
為提升融媒體時代背景下短視頻新聞傳播效果,相關人員在內容編制時,首先,需保證選材合理,并在商業化運營思維下,完成相關理念、措施的合理優化,使得短視頻新聞內容品質符合人們的需求。在內容規劃時,以往的專業人士會對多樣化題材、編輯風格特征進行全面總結,其次,確定最終使用的傳播方式,再開展主題定位,確保在全局角度實現內容的全面把握。短視頻新聞制作人員,長期利用同類型題材編制時,便要充分了解產品的主題定位形式,再確定視頻的播放時間,快速編輯前期采集的素材內容,實現信息的科學處理。素材梳理完成后,最后,在主題的引領下實現內容精煉,幫助短視頻新聞有效連接社會事實,展現新聞作品的社會價值。從目前融媒體環境下短視頻新聞設計角度來看,編制人員多采用標題設計、素材收集、內容提煉、素材加工、信息推廣等措施[2]。
開展短視頻新聞制作時,內容呈現形式會直接影響信息最終的傳播成效。內容呈現時,應符合受眾的新聞閱讀需求,積極展現信息傳播的效能。短視頻新聞內容展現社會價值的可行措施具體如下。其一,編輯應在受眾需求前提下進行實際內容的合理設計,確保其在社會內部具有較強的吸引力。其二,技術手段的合理應用,通過充分融合現代化手段、敘述形式,使信息表現效果得到增強。例如,面對素材一致的短視頻新聞產品時,需強化其傳播能效,更要重視素材選擇、表現形式。結合題材與主題的不同,合理選擇新聞傳播形式。同時,融媒體傳播背景下短視頻新聞制作人員還要利用先進技術,比如音效、分層表述等,使表現手法呈現多樣化狀態,從而增強短視頻作品的內容表達效果。
融媒體時代背景下開展短視頻新聞制作時,應注重現代化科技的合理使用,以此增強視頻所呈現的效果。短視頻新聞編制環節選擇應用技術時,應以內容表現形式、技術適用性為前提,使內容處理、表現方式更具專業性。在開展短視頻新聞制作工作過程中,要保證內容、軟件應用處理技術的良好配合,獲取較好的新聞呈現效果。同時,從業人員還要充分利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短視頻新聞的制作經驗,科學使用“細節捕捉”“鏡頭變換”“情感協調”等方式,突出展現其中的細節,再與其他處理措施搭配,以此大幅提升新聞內容的表現力。目前人們對短視頻新聞的需求不斷提升,相關從業人員在視頻制作時利用視覺、運動類型鏡頭處理素材,還應注重其中細節的調改,使視頻展現形式、具體內容處于同一節奏,提高其傳播效應。
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短視頻新聞制作者需加強新聞制作,以社會群眾需求為前提,從多樣化題目中進行選擇,從全新的新聞角度,利用多樣化表現方式,進行短視頻創作。以往媒體環境中播放新聞內容時,會具有較高的傳播標準,需要播音員莊重闡述相關事實。但在融媒體時代的持續影響下,為有效增強短視頻新聞的受眾性,相關從業者應在多樣化視頻編制環節內,甄選全新內容,從全新的新聞報道角度,確定新聞題目,以此增強新聞作品的群眾認可性。在題目類型選擇環節,還應確保形式的先進性,以往多采用畫面與解說結合的形式。但在目前條件下,部分特殊內容可利用無解說方式,通過第一人稱與受眾實現情感共鳴,引導受眾深度思考其背后的深意。無人員解說短視頻新聞雖然具備新穎的特點,但需要制作者獲取真實素材,還原新聞過程。
融媒體時代的到來,促使短視頻新聞制作產生了全新標準。為有效提升視頻品質,使人們在閱讀新聞時形成思想共鳴,需要從業者在內容編制時合理融入相關元素,并加強細節處理,增強新聞的吸引力。以往媒體進行短視頻播放時,更注重鏡頭的清晰性、情感表達的細膩性,這時創作者為有效把控視頻質量,便要多關注新聞素材中的人物性格塑造效果,使用特殊拍攝方式增強視頻呈現效果,還會注重鏡頭變換的技巧,拉近短視頻新聞內容與受眾之間的距離。目前,由于網絡環境具備開放性特點,以至于短視頻新聞被更多的人員所接受。從業人員想提升內容品質,需在拍攝環節利用多種技巧,提升記錄過程的流暢度,在帶動受眾觀看的同時,嘗試以拍攝角度挖掘新聞內容,提高新聞報道深度。一般情況下,短視頻新聞播放的時間不長,需增強情感融入效果,更關注新聞拍攝技巧,以此保證新聞傳輸效果[3]。
短視頻新聞作為全新類型的信息傳播方式,可更新傳播平臺的作品呈現形式,積極展現其社會價值。相關從業人員也都要緊跟時代發展需求,學習短視頻新聞的各類技術。目前發展條件下融媒體使用的平臺尚處于不完善狀態,嚴重限制了短視頻新聞的傳播。為此,在日后的發展過程中,短視頻新聞需充分結合融媒體的使用需求,在以往渠道的下實現創新,保障傳輸方式多樣化、延長傳播路徑,從而全面展現其傳輸能效。比如,開發主題型短視頻新聞模塊,開發精品短視頻新聞作品。
短視頻新聞作品的播放時間短,內容質量要求較高。目前,國內處于信息大量增長的時代,可有效抓住受眾目光的都是高品質內容。為此,相關媒體行業應更加重視內容改善,增強“內容為王”的新聞生產意識,實現對其的嚴格監督管理,實現輸出內容的優質化。
由于融媒體對傳統信息傳播方式的改變,網絡受眾均有可能作為社會聲音的傳播者。因此,大多數媒體會利用特殊措施,獲得較高的關注流量,并在此基礎上實現變現、盈利。在這種情況下,為保障短視頻新聞的內容質量,還需要各媒體加強新聞監管,抵制利用低俗信息獲得關注,加強行業自律,加大相關法律規定對平臺的監督力度,保障短視頻新聞內容可產生良好引導作用。為確保新聞內容的真實性,還應注重信息源頭核查。比如,在素材使用前找出源頭,再與拍攝人員核實其準確性。不僅如此,還要避免重復使用同一素材,部分人員提供內容存在不完整情況時,應利用有效措施全面補充。
短視頻新聞的智能性分發形式,是在大數據基礎上實現內容精準推送的重要方式。內容推薦,會根據日常用戶習慣、喜好等一系列數據的精準采集結果,進行人群劃分,并為其精準發送需求的信息。由于短視頻新聞時間短,選材內容應能夠反映新聞事實,便于受眾短時間快速了解事件的全貌。智能信息分發中應用的算法會合理分析受眾的年齡、性別等各類信息,深入研究其在閱讀時的個人習慣、新聞偏好,以此保證新聞推薦的成功性。有效利用內容智能分發方式,有助于精準推送用戶喜愛的新聞內容,確保新聞傳播的有效性,以用戶畫像形式進行短視頻新聞精準傳播,提高受眾的閱讀興趣,解決以往新聞推廣主動性差、用戶閱讀黏度低的問題[4]。
增加短視頻新聞的推廣量時,制作人員應深刻意識到內容品質、表達形式之間的關系,知曉新聞信息的關鍵是素材,不論挑選何種內容闡述形式都應嚴格貫徹信息的真實性、觀點的客觀性的新聞創作原則,避免使用過于花哨的娛樂方式,注重以真實內容吸引受眾。例如,《新京報》關于抗擊新冠肺炎表彰大會開幕的短視頻中,使用了真實的場景圖片,雖然表現方式簡單,未添加娛樂性素材,比如表情包、多彩文字等,但仍然可達到1 900 萬的點贊數量。由此說明,新聞媒體開展短視頻新聞報道時,應防止內容過度渲染,盡量控制娛樂性表達方式,真實、嚴肅地面對時政事件。面對社會、娛樂等方面的軟新聞時,同樣要在事件真實、客觀闡述的前提下,避免過于花哨。
短視頻新聞形式打破了傳統文本、視頻形式的限制,在主流媒體中獲得了廣泛應用。通過合理布局,可建立具備立體性特征的媒體矩陣,形成符合社會需要的傳播形式。主流媒體在信息生產方面具備獨立性良好、公信力較強的優勢,通過與短視頻新聞充分結合,能使二者的特征良好交互,強化自身在行業內的競爭力。面對信息傳播中的輿論失焦問題,短視頻新聞應時刻展現自身的導向作用,堅持以接地氣的方式宣揚新時代的正確價值觀,然后利用平衡算法解決視頻制作中的內容沖突,促使信息傳播普遍順應受眾需求。新聞創作內容需要具備一定的話題性,滿足受眾群體的喜好。不僅如此,媒體從業人員還可在關鍵專題基礎上開展內容策劃、新聞編制,借助多樣化信息傳播方式,進行矩陣式新聞傳播。
短視頻新聞的優質內容是獲得用戶關注的關鍵因素。在制作短視頻新聞時,從業人員可基于人們習慣的閱讀方式,進行文字、圖像、影像視頻等內容的疊加,促使信息密集度提高,但該過程中應注重內容的真實準確性。例如,《人民日報》入駐短視頻平臺后,其工作人員依據“兩微一端”新方式合理使用短視頻,將新聞鏈接放置在視頻首頁,不僅豐富了短視頻頁面內容,而且還提高了新聞推廣的有效性。面對突發性新聞內容時,從業者應及時整理新聞素材、確定報道方向、發布短視頻作品。然后結合專業剪輯措施,保障人們最終接收到的短視頻新聞的質量。
高品質短視頻新聞具備報道切入點小、表達方式新潮等特征。為確保其優勢得到全面展現,增加受眾群體,需時刻貫徹“接地氣”原則,滿足人員在精神方面的需要。因此,從業人員要實現角度創新、科學結合新媒體技術、增加流行元素,確保其符合用戶喜好。開展素材選擇工作時,還要時刻堅持“小切口、大主題”的重要原則,縮短新聞與受眾間的距離,時刻弘揚生活中的正能量。
為強化短視頻新聞的傳播效果,要在內容制作中增強新聞的互動性。例如,短視頻客戶端中設計的互動模塊,受眾在觀看新聞后可在其中感受到良好的新聞交流氣氛,及時分享自身的建議,以此產生較強的參與感。同時,從主流媒體角度分析,新聞交流模塊的設計,可加強平臺與自媒體之間的良好聯系,加深雙方合作的深度,之后將相關內容發布至平臺中,有效提升新聞內容的影響力。不僅如此,與平臺之間的緊密合作,有助于創新短視頻新聞的創作理念[5]。
綜上所述,融媒體社會背景下短視頻新聞不僅擁有良好發展空間,而且還有著較多的進步機會。本文通過細致分析融媒體時代背景下短視頻新聞的特征、制作要點、創新發展措施,認為新聞創作工作中,新聞人員需貫徹內容必須真實準確的報道理念,還應重視拉近與受眾之間的距離,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充分展現短視頻新聞具備的內容報道優勢,提升行業影響力,從而促使新聞行業有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