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 兵
(銅仁市融媒體中心,貴州 銅仁 554300)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新聞媒體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融媒體逐漸興起,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融媒體。融媒體實際上就是將不同的媒體傳播形式進行融合,媒體載體越來越豐富,且在融媒體不斷發展的背景下促進新聞資源的整合,使得新聞工作發生很大變化。而這需要新聞記者不斷學習,提升自身各方面的能力與素養,尤其需要增強自身的創新意識,為提升新聞工作水平創造條件,確保新聞工作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緊隨時代潮流發展。同時,發揮出新聞在社會發展的積極作用。基于此,融媒體時代新聞媒體要重視新聞記者創新意識的培養。
首先,新聞記者的工作理念要創新。單獨的媒體形式已經無法在新時期長久地生存下去,需要彼此之間互相依靠、融合,然后才能得到發展。媒體的融合不是說不同的媒體之間各個方面的完全融合,而是在追求共同點的過程中保存彼此之間的差異性,也就是說既保持著關聯性,又要有所區別。每一種媒體形式都有著獨特的優缺點,要將優點進行充分融合,彼此取長補短,加快融媒體發展[1]。在融媒體時代,新聞記者需要將“合作共贏”作為工作理念,避免沒有及時調整自己的工作理念而阻礙融媒體的發展。因此,作為融媒體時代的新聞記者,需要努力學習并應用先進的工作理念。
其次,重視工作創新。雖然工作創新普遍是指企業的創新、組織內部的創新,但融媒體時代同樣需要新聞記者在工作上創新。新聞記者在新時代承擔著傳播信息的責任,需要在新聞報道思路和形式上尋求創新。作為記者,工作上的創新包括很多方面,如運用新技術、新的報道方式等,深入挖掘新聞素材,從而提升報道效果。新聞記者工作創新方面具備的能力和素養,是融媒體時代新聞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因此,要想保證新聞記者的工作質量,就需要記者具備工作創新能力。
最后,新聞記者需要掌握技術創新方法。技術創新是培養新聞記者創新意識的過程中非常關鍵的一點,要想實現對融媒體的充分利用,需要記者熟悉并且能夠應用多元化的媒體技術,善于利用這些技術開展新聞工作,促進融媒體中心的建設。
融媒體時代要更好地報道新聞,需保證各環節之間的密切關聯,使新聞具有吸引力和可靠性。記者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占據優勢,借助音頻、圖片或者視頻等方式傳播新聞,能夠迅速引起受眾的關注,故而可以說融媒體為新聞記者的工作帶來了很多的好處。但如果記者忽視工作重點,在工作方面就容易遇到困難,工作質量、專業水平都容易受到影響,要想在這樣的情況下引起受眾的關注,就需要打破現有的局限,了解在融媒體時代新聞記者需要關注的重點。
其一,關注新聞報道的多樣化。在融媒體時代,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等發展得非常迅速,使得新聞報道中有了很多新的元素,如VR、視頻等,都能夠取得較好的新聞傳播效果,在這個基礎上促使各媒體之間的融合深度、廣度都有所提升。同時,報紙、廣播電視臺等媒體與新技術進行深入融合,受眾可以通過更多的途徑獲取新聞信息,并且電腦、手機等終端技術也越來越先進,受眾獲取信息的時間以及地點等都可以不受限制,從而實現多元化的新聞報道,這是需要新聞記者特別注意的點[2]。
其二,采訪工作合理轉型。新聞記者在融媒體時代的采訪工作需要保持創新性。同時,新聞記者需要堅持學習,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能夠判斷新聞信息的真假,從客觀角度報道新聞。此外,記者在采訪時需要對新聞畫面、聲音等具有很強的敏感性,使其成為新聞工作中重要的材料。
其三,關注新聞的互動性。融媒體時代改變了以前媒體單向發布新聞的模式,受眾可以使用電腦、手機等終端設備與其他新聞接收者、記者等人員展開溝通,這樣新聞的互動性就得以顯著增強。這種融媒體模式的優勢就在于受眾可以通過二維碼等方式發表自己對新聞事件的看法,且能夠幫助新聞記者促進新聞的進一步發展,使新聞的影響力不斷擴大,有利于新聞的創新與長久發展。
融媒體中心在培養新聞記者的創新意識時,需要重視其創新思維的培養。其一,培養新聞記者的前瞻性意識。在融媒體時代,記者需要在了解政治、歷史等內容的基礎上,有較強的前瞻性意識,可以利用所掌握的知識和積累的經驗評估未來。記者可以從經驗的角度對事物未來的發展進行預判,但由于如今各類信息非常多,而且交雜、融會在一起,會對記者對未來的判斷產生影響。因此,需要記者具備前瞻性意識,能夠從眾多的信息中篩選出有價值的內容,才能提高對未來預判的準確性。其二,新聞記者需要具有發散性思維。是指記者要在工作中發揮自身的想象力,能夠從不同的思維角度思考問題,發展記者的發散性思維、創造性思維,為創新工作思路提供新的途徑。記者本身的閱歷和儲備的知識會直接影響發散性思維水平,只有記者儲備了豐富的知識、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才能在工作中有發散性思維,使記者提出的問題更有價值,制作的新聞作品更有意義。此外,流暢性是記者發散性思維的主要特點,將其應用在新聞中可以使內容有效串聯起來,且變通思維對于記者而言也非常重要,有很多元素都可以應用在采寫工作中。作為記者,在發展發散性思維時還需要重視新聞創作的動機、獨立的思想等,杜絕新聞稿件的抄襲,以事實為依據,對新聞進行深入分析,使新聞的分量有顯著提升,從而發揮出記者的積極作用。
融媒體時代培養新聞記者的創新意識,需要加強對記者的培訓。融媒體中心對新聞記者實施培訓的途徑有很多,培訓的內容也非常豐富,其中思想政治教育和職業道德培育是非常關鍵的內容。
其一,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新聞記者創新意識的培養中,需要融媒體中心重視其政治素養的教育,為記者的各項工作提供基本保障。記者在實際工作中,要有堅定的政治立場,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還需要重視采訪、編輯等工作。融媒體中心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有效落實記者的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在工作中需要加強對輿論方向的引導,保持輿論的正確性,宣傳黨的方針、政策等,提升記者的思想政治水平。其次,記者在報道新聞內容時要把客觀真實的內容傳遞給受眾,凝聚受眾思想,有效調動受眾的創造性和積極性,使其為社會建設積極貢獻自己的力量,共同為國家的發展而奮斗。再次,將群眾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創作出深入群眾心中的新聞作品,歌頌群眾為圓夢作出的努力。最后,記者作為融媒體時代的把關人,要甄別信息的真假,在海量的信息中尋找真實的信息,并且勇敢地揭露社會的陰暗面,成為融媒體時代思想政治素養合格的新聞記者。
其二,職業道德培育。每個行業都要求從業者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新聞記者作為新聞行業中的從業者,需要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才能保證新聞信息的可靠性、真實性,進而保證工作質量。因此,培養新聞記者創新意識時,需要重視其職業道德培育。在培訓中,要使新聞記者在工作中認真做好黨的喉舌,宣傳黨在不同時期的政策措施,重視新聞的真實性,不能報道虛假內容,將維護人民利益作為重要標準。同時,記者需要重視自己的社會形象,在工作中全面維護好融媒體的聲譽,并且嚴格禁止在工作中報道有償新聞。培訓工作還需保持連續性,確保記者可以有充足的時間和機會學習各方面的知識,確保自身的職業道德可以持續性提升[3]。
新聞記者的意識創新需要注意提高對新聞的敏感性,進入新聞事件的現場、了解基層的基本情況,進而在工作中創新新聞報道形式,制作高質量的新聞作品。
要想成為優秀的新聞記者,就需要具備創新意識,敢于在工作中創新。報道形式上的創新是記者創新意識培養的一個關鍵點,可以使記者對新聞保持較高的敏感度,才能以合適的形式報道新聞,同時,記者還需要在工作和學習中注意自己的觀察力,也就是要學會觀察社會的方方面面,還能有自己的理解,有利于創新新聞報道形式。
在創新新聞報道形式中,新聞記者可以將以下幾個方面作為切入點。首先,設計個性化的新聞。這是融媒體時代新聞報道的一個重要方式,充分結合受眾的社交關系、喜好等因素制定新聞并精準推送。同時,在智能手機、智能電視等技術迅速發展的背景下,精準性以及便捷性是目前個性化新聞報道的主要特點[4]。其次,以多元化的方式呈現新聞內容?;ヂ摼W技術的發展和全面應用的速度非???,新聞內容的呈現方式也逐漸表現出多元化。在融媒體時代,圖片、視頻以及文字等都是比較常見的呈現新聞的方式,可以向受眾傳遞直觀的內容。在數字技術的支持下,新聞記者可以利用虛擬現實技術、360 度全景技術等呈現新聞,增強受眾閱讀新聞時的體驗。
新聞記者需要對融媒體有深入的了解,掌握其優勢、作用和價值,這樣無論從哪個角度創新,記者的認知都會非常明確,且能夠明確工作目標。同時,記者要正確認識融媒體環境,應在報道之前針對新聞內容的具體呈現形式進行分析與策劃,選擇適合受眾需求的報道形式,使得新聞在社會上的影響力、內容的傳播范圍等都有所提高擴大。同時,新聞記者需要重視新聞品牌的作用和價值,在工作中積極創新,應用新聞方法和思路開展新聞工作,從而在新聞行業的競爭中增強自身的優勢,在融媒體時代促進自身的發展。此外,新聞記者還需要注意平時受眾關注的新聞熱點,從大量的熱點中選擇合適的內容進行深入報道,使新聞宣傳的價值得以提升,并且提高受眾對新聞的關注度。對此,融媒體時代培養新聞記者的創新意識時,可以深化記者對融媒體的認知,以此提升記者的工作水平和質量,最大限度地發揮出新聞的價值。
在融媒體時代,雖然有的新聞還在使用報紙、電視等媒體新聞的寫作方法,但是寫作的具體方式始終在創新,加上網絡用語的發展和應用,使得新聞內容更加豐富,新聞的形式也在這個基礎上變得更加靈活。可見,新聞記者在寫作中需要用心,要與融媒體的需求相適應,適當且合理創新,從而拉進受眾與新聞作品之間的距離,提升記者的工作質量。例如,記者在寫解釋性新聞時,重點在于針對新聞內容作出解釋[5]。一是要讓受眾理解新聞,促使受眾產生新聞意識;二是可以提升報道的深度,也能夠使受眾全面、正確理解新聞內容。實事求是地對新聞事件進行闡述,是解釋性新聞的一個重要特點,而后針對新聞中提出的“為什么”作出回答,進而將新聞的合理解讀展示給受眾。在新聞記者創新意識的培養中,要考慮融媒體時代的特點和發展趨勢,積極創新新聞寫作方法,為提升記者的寫作水平和新聞的影響力,以及加深受眾對新聞的理解等奠定基礎。
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新聞作品要重視內容的質量,要積極宣傳正能量、傳播事件真相,要吸引受眾,并且保證信息傳播的有效性。結合融媒體的特點和優勢,可以通過動態化的方式傳播新聞,使受眾將注意力聚焦于新聞作品。作為新聞記者,需要了解受眾的喜好,針對新聞內容進行合理創新,使受眾產生深刻的印象,這就需要積極培養新聞記者的創新意識,從而增強其工作的競爭力,借助融媒體獲取更多的關鍵信息,保證新聞的時效性,使新聞作品滿足不同受眾對新聞內容的需求?;诖?,在創新新聞內容時,可以從受眾的生活出發,了解受眾關注的生活熱點,同時應用討論度很高的話題,并且可以利用融媒體引導受眾對新聞內容進行評論,引發受眾的共鳴。同時,還需要新聞記者滿足現代化背景下受眾的生活節奏,使人們可以通過多媒體獲取需要的、有價值的信息,進而突出信息技術和知識在新聞領域的優勢,促進融媒體中心的建設。
在融媒體時代,新聞領域的發展過程中,重視融媒體中心的建設,而新聞記者的創新意識是提升融媒體中心建設效果的重要條件。因此,要重視新聞記者創新意識的培養。為了讓新聞記者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認識到創新意識對新聞工作的重要性,需要加強其思政教育和職業道德培育,重視其創新思維的培養,創新新聞報道形式,深化新聞記者對融媒體的認知,從不同的角度加強對新聞記者綜合素養的培養,從而提升新聞記者將這種創新意識應用在工作中的能力,不斷提升工作質量,提高新聞作品的水平和吸引力,進而擴大新聞的傳播范圍和影響力,提升新聞和融媒體中心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