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瑜
(長治醫學院附屬和平醫院 山西 長治 046000)
近年來,醫療體制改革對公立醫院物價管理提出新要求,傳統物價管理監督力度不夠,各項工作不規范,信息化程度滯后,影響醫院醫療服務質量,綜合成本較高,導致醫療成本費用增加,患者也面臨醫療費用高等問題,不利于維護公立醫院整體形象。PDCA 循環管理模式的應用,可在一個循環期間內進行問題調研、分析并制定計劃,再予以解決,總結經驗剖析未解決的問題,提高物價管理有效性,具有實用價值。因此,本文基于PDCA循環管理模式的概念與特點,分析PDCA循環管理模式在公立醫院物價管理中的應用策略。
醫療是居民生活的基本需求,然而隨著經濟發展、物價提升,醫院醫療費用明顯增加,使患者面臨就醫困難。醫院物價管理通過審慎定價來控制醫療成本,使醫療費用保持在合理的水平,既不會增加醫院的經營壓力,又能降低患者的經濟壓力,提高患者就醫滿意度。
物價管理以保證醫療服務價格的公平性、合理性為目標。醫療服務是患者醫療的重要構成,其服務質量、服務價格會直接影響患者利益,定價合理才能使醫院醫療資源公益性最大化。通過科學有效的物價管理,醫院服務價格會趨于穩定,醫院社會形象與聲譽也能得到較大改善。
公立醫院具備公益屬性,而新醫改下國家對醫療價格、藥物價格控制較為嚴格,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醫院收益,給其可持續發展帶來一定影響。物價管理通過成本控制及合理定價,降低公立醫院經營風險,在不影響患者自身利益的基礎上提高經濟效益,讓公立醫院有充裕的經營及科研資金,實現可持續發展。
公立醫院需要同時保證醫務人員與患者的合理權益與利益。物價管理貫穿醫院經營的各個環節,是主要的管理內容。因此,物價管理質量與效率的提升,對加強醫院管理有促進作用,通過明確物價與醫療服務收費標準,推進精細化管理。
PDCA 循環是美國質量管理專家休哈特博士首先提出的,戴明對這種方法進行持續宣傳,使其得到普及,因此也被稱為“戴明環”。在具體實踐中,此種循環管理模式主要依據全面質量管理思想基礎與方法,分為四個階段:P,指計劃。包括方針和目標的確定,以及活動規劃的制定。D,指執行。是對方針、目標及活動規劃進行具體實施。C,指檢查。總結執行成果,明確效果,找出問題。A,指處理。結果檢查與處理,肯定成功經驗,篩出未解決的問題并在下一循環階段解決。
PDCA 循環是全面質量管理所應遵循的科學程序,具有周期性,并非一次就能解決全部問題,因而在實踐中主要具有如下幾個特征。
1.循環性與連續性
PDCA 循環管理,顧名思義,循環性特征尤其顯著,不僅關注一次性的改進活動,而且將循環、持續改進作為組織運營的重要構成部分,進而延伸出連續性的特征。計劃、執行、檢查、處理四個階段,持續關注活動各個環節的執行情況,推動組織改進問題,每個閉環階段緊密連接,使組織不斷借鑒經驗從而優化運營。
2.注重反饋與調整
在執行階段,PDCA 循環管理模式鼓勵組織收集數據與信息,與預定計劃進行比較分析,再評估判斷執行情況與預期制定目標是否一致,是否達成目的。若存在偏差或結果不理想的情況,將會對計劃進行修正優化,在下一循環達到預期效果。這種反饋與調整使PDCA循環管理模式在應用中具有較大的靈活性與變通性,可幫助組織更好地適應各項挑戰與變化,提升管理質量。
3.參與性與協同性
從采用PDCA循環管理模式的最終目的來看,解決問題、促進組織循序漸進改革及發展是主要目標,需要各層級管理者、部門積極參與其中,共同制定并實施組織方案,提高有效性。參與性與協同性將顯著提升PDCA循環管理模式的可操作性與執行力,推進組織改革持續進行,提高全員歸屬感、參與感,對組織持續發展具有促進作用。
4.漸進性
由于PDCA 循環管理模式在實踐中是連續不斷進行的,再加上組織運營往往受多方面客觀因素及人為因素的影響,不具備可控性,所有問題都是逐步改進的,呈現漸進性特征。在連續循環下,組織科室在每個階段縮小范圍,逐步驗證、優化計劃與執行過程,防范經營風險,快速適應變化,積累經驗,實現健康發展。
任何計劃均需要以實際為出發點,在切實了解公立醫院物價管理現狀與問題及成因后,制定計劃方案,能保證方案可行性。
1.調研分析
公立醫院是國家組織的、為患者提供各項醫療救治服務的機構,其物價管理必須嚴格依照國家的醫療服務收費標準及政策進行。結合部分醫院醫療服務收費情況來看,網絡化管理滯后、物價管理制度不完善、醫務人員綜合素質欠佳、收費組合偏誤是主要的問題。問題成因可從以下幾點進行闡述。首先,前期物價管理受重視程度不高。受公益屬性影響,公立醫院在經濟管理方面的能力較為薄弱,而醫院醫療服務收費項目多、內容復雜,再加上新支付方式的融合應用,直接增加了物價管理的難度,而物價管理專員數量少,在人員不足的情況下還會調用臨床護士長協助管理,導致物價管理有效性不高。其次,各部門溝通有效性不高。物價管理涉及醫療服務費用、信息數據、設備耗材等,需要多個部門參與,而在具體工作中,電子醫囑收費由物價管理科室、信息處進行操作,嚴謹性較差。另外,由于缺少有針對性的培訓,相關人員對政策的理解存在偏差,無法精準把握收費標準,難以保證醫療服務收費精準,需制定有針對性的解決辦法。
2.制定計劃
基于以上問題及成因分析,可初步了解當前公立醫院物價管理所存在的普遍問題,而后制定計劃。計劃設計科可從物價管理模式、物價管理制度、醫務人員培訓、醫療服務價格數據分析與醫囑收費組合優化、醫療服務價格監督管理等方面著手,全方位、全面性解決實際問題。
執行階段是PDCA循環管理模式在公立醫院物價管理中的重點應用環節,只有嚴格按照計劃方案的各項要求執行,才能達到預期效果。此過程需要公立醫院各層級管理人員、員工與部門參與其中,做到協同共進,協力調整、優化物價管理,以漸進性模式推動公立醫院變革。
1.實施網絡化物價管理
網絡化物價管理是由醫院管理層牽頭、各個科室參與組建價格管理委員會,開展各項管理工作。委員會成員由院辦、物價管理科及財務、醫務、護理、醫保、采供、紀檢監察室等職能科室及臨床醫技科室主任組成,以加強醫院物價管理、規范醫療收費行為為目標,根據物價管理的實際情況階段性召開會議,明確各部門、各科室的后續工作內容。各科室應設置兼職價格管理員,臨床科室由護士長兼職,以更好地了解病人的實際收費價格,形成三級管理體系,所有工作內容、工作任務、工作反饋信息,將會在創建的醫院兼職價格管理員微信工作群中發布,所有群成員在工作時間段內應密切關注微信消息,若存在疑問,應及時協調溝通,保證工作對接順利。通過這種方式,公立醫院建構自上而下的網絡化管理模式,保證物價管理系統、科學、及時有效,提高管理實效性。公立醫院患者較多或兼職價格管理員的個人原因無法勝任工作,則應及時提出申請,以便協調,防止出現各科室缺少審查、監督人員,減少工作疏漏。
2.完善物價管理制度
物價科在開展物價管理工作時,需要以具體的管理制度為依據,新醫改、新支付模式下的物價管理制度也應進行優化完善,防止價格管理員因不清楚管理制度與工作流程出現工作失誤。比如,新制定《醫療費用清單提供制度》《醫療服務項目價格申報制度》等,對原有的管理制度進行完善。《醫院物價管理制度》《醫療服務藥品價格與服務費用公示制度》《醫療費用清單提供制度》等結合物價管理新要求、新標準,對原本存在的問題進行解決,使其更具可行性,針對以往物價管理工作中監督審查力度較弱所引起的價格問題提出具體辦法,以月度為周期擬定醫療服務價格管理督查計劃。物價科組織檢查、分析及反饋,對上月存在的審查問題進行整改,嚴格依照醫院各項收費、退費管理規定審核各項登記。在季度周期內,醫院收費規范管理工作應接受檢查與統計。
3.落實價格指導與培訓工作
物價管理工作貫穿公立醫院經營管理各個階段,因此物價科應對兼職價格管理員、護士長、科室主任等進行專項培訓,宣傳相關內容,完善、優化或新制定醫院物價管理制度、規定、工作流程,傳達新的醫療服務價格文件,使參與指導工作的所有人員了解實際價格,并反饋醫療服務價格督查中存在的問題,指導臨床工作人員精準掌握各項收費標準與政策,提升法律意識。新上任的護士長、科室主任等應及時完成物資交接工作。此外,可組織召開物價管理討論會議,各科室、各級價格管理員、護士長等可相互交流,提出工作問題并及時解決,提高溝通有效性,規避“信息孤島”造成的物價信息延誤或收費混亂等情況,實現同步提升,共同推進公立醫院物價管理改革進程。
4.優化醫囑收費組合
公立醫院綜合醫療水平較高,且涉及醫療服務十分廣泛,每日各項醫療費用變化較多,以人工方式完成全部工作具有較大難度。因此,物價科應擴充專職價格管理人才隊伍,安排專人負責維護醫療服務價格數據庫,并進行數據核對,定期輪崗以防止違規操作。公立醫院以政府醫療服務價格文件為依據,逐一核對信息,確保收費項目編碼、名稱、價格完全符合規定要求,每個月核對周期內未收取費用項目、尚未開展未錄入的收費項目等,有計劃地梳理電子醫囑收費組合,再與各個科室人員進行溝通、協商,以添加更為合適的醫囑收費組合。
物價管理整體較為復雜,必須嚴格落實各項制度,同時加強監督管理,保證費用制度、醫療服務價格等均與計劃方案相符,監督檢查與指導情況將作為執行評估依據。
1.執行醫療費用制度
全面落實《醫療服務和藥品價格公示制度》,醫院內所有使用的藥品、材料、醫療收費價格等必須明碼標價,確保患者對價格的知情權,嚴禁出現價格不清的情況,確保每一位患者都能清楚價格,提高服務質量,減少醫患在醫療費用上存在的糾紛問題。物價主管部門應制作標價牌,門診、臨床等主要科室將其張貼在室內,電子滾動顯示屏和電子觸摸屏公示價格,同時對外公布物價管理監督電話,接受大眾監督。患者每項支出都應提供相應的發票清單,日常繳費需提供日費用清單,出院時則需要提供住院費用明細清單,提高收費透明度。在此基礎上,物價管理科制定《病區醫療服務價格自查手冊》,由護士將手冊發放給住院病人,醫療費用審查以“日常檢查+出院復查”模式進行,規范醫囑執行機制,要求收費與醫囑、病歷相符合,醫囑、收費與報告(記錄)一致。醫護之間也應及時溝通,及時解決患者提出的問題,化解矛盾。物價科更是應該基于該手冊內容,每月安排專人深入臨床進行收費情況復核,現場答疑解惑,監督檢查護士長對醫藥收費復核的執行情況,防止復核制度流于形式,加大執行力度。
2.督查醫療服務價格
專職價格管理員負責調取每月患者的出院病例,根據醫囑、醫生的病例情況進行督查,反饋問題并予以解決,做到持續改進,借助常態化監督手段,落實深度監督檢查,嚴格遵循國家各項政策與規定,除國家規定的收費項目、收費標準以外沒有其他依據標準,嚴禁自立項目、分解項目收費、擅自提高收費標準、重復收費,規避術中加價、收費后不提供醫療服務等行為。需要注意的是,物價員在具體實踐過程中必須認真核對各項收費標準,對于產生變化的費用及時核對,按照一定周期執行工作,確保督查工作的持續性。
PDCA 循環管理模式在物價管理中的應用,能夠幫助公立醫院循序漸進地優化物價管理工作。尤其是醫院整體架構較為復雜,所有問題很難在第一時間予以解決,PDCA 循環管理模式可實現逐步、漸進式調整,再通過結果總結、經驗分享、遺留問題剖析,完成PDCA 循環管理閉環,促進醫院持續改革以降低風險。
1.總結經驗
公立醫院在階段性周期計劃執行結束后,可對比前后各項數據變化情況與工作改進情況,總結經驗的同時,對執行過程中存在的不足與問題加以分析。成功之處應及時歸納,了解計劃執行過程中各個部門、管理層所采取的有效措施,以實際結果論證其有效性。若證明其確實有效或可行性較高,可加快推進落實。對于未能取得明顯成果的執行計劃,公立醫院應及時進行日常執行評估與反饋,基于結果深度了解原因,在日后工作中予以改進。
2.提出遺留問題
物價管理科統一受理各科室的業務需求,再由物價管理科與醫務處、信息處等相關職能部門聯系,使管理運作體系更為完善。然而,受多方面因素影響,計劃執行難以完全解決實際問題,需要在經驗總結與分析后保留并羅列具體問題。PDCA 循環管理具有持續性、漸進性特點,每個閉環過程會緊密連接,因此應提出周期內未能得到有效解決或執行過程中產生的新問題,為PDCA循環管理模式的實施奠定基礎。
綜上所述,公立醫院作為由國家組織的公益性組織,具有層次性、服務性特點。隨著新醫改、醫保基金嚴格監督的持續推進,醫院經營管理也需要持續改進。PDCA 循環管理模式在醫院物價管理中的應用,有助于醫院進行成本控制,提升醫療服務質量,促進公立醫院持續健康發展。為提高該模式應用的有效性,公立醫院必須積極采取有效策略,計劃期間注重調研與計劃制定,執行階段積極落實各項方案,檢查階段落實各項制度、加大價格督查力度,處理階段總結結果、分析遺留問題,從而完成PDCA 循環管理實踐閉環,加快醫院物價管理調整與優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