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燕少鑫
我習慣在午后泡一壺茶,坐在窗口的書桌邊,自斟自飲。陽光攜著微風穿窗而來,溫暖而舒適。我隨手翻開一本書來閱讀……這樣的時刻,總是怡然自樂的。
有一天,我不經意間看到對面樓層的一家窗戶里,有個老奶奶像我一樣坐在窗邊寫字,她盤著銀發,身穿一件黑色旗袍,肩頭披一件紅色披肩,看上去是那么端莊優雅,安詳恬淡。她安靜寫字的時候,一只橘貓趴在她旁邊的桌角上。我不由被眼前的情景迷住了,好一幅“歲月安好圖”。
那天以后,我總會有意無意地望向那扇窗。每當看到她穿著各式旗袍日復一日地坐在窗邊寫字、讀書時,我都覺得是一種享受。自己在讀書、寫作,不遠處有個人也做著相似的事——對我來說,仿佛是一種無聲的陪伴。貓咪有時乖乖地趴在桌子上,有時跳來跳去,有時她會抱起它、與它玩耍。貓似乎是她唯一的親人。
一個周末,我出門和朋友約會,看到幾個老太太在小區椅子上曬太陽、聊天。我一眼就認出她來,因為她在人群中與眾不同——盤著發,穿一件中式藍底刺繡花紋的棉襖,白色的羊絨圍巾慵懶地搭在肩頭。
當我看向她的時候,她的目光似乎也朝我這個方向投來。我經過她們的時候,沒想到她會和我打招呼:“姑娘,冒昧問一下,你是住在這個樓上嗎?”她指著我所在的單元樓。“是的。”我回答。她又指了指對面那棟樓,說:“我住這上面,可能我們的窗戶是相對著的,我總能看到你坐在窗邊讀書、喝茶、插花。真是個熱愛生活的人呢!”原來我看對面窗戶里的人,窗戶里的人也看到了我。我的心頭掠過一絲暖意,笑著對她說:“巧了,我偶爾也能看到您的身影呢!”由于朋友還在等我,我沒有多說什么就離開了。她繼續和別的老太太在冬日的陽光里說說笑笑。
除夕那天,我和媽媽一起過年,她包了很多餃子。吃飯時,我看到那位老太太依然是孤零零一人坐在窗邊。我腦中萌生了一個念頭:去給她送點餃子。我帶著一盒熱騰騰的餃子來到她所住的單元樓,對照我家的樓層與位置,敲了一戶門,開門的正是她。她看到我時有點驚訝,當我表明來意后,她的臉上流露出喜悅的神情,似乎還夾著一絲感激與感動。她讓我稍等一下,從房里拿出了幾枝冬青給我,說是可以一直放著,成為干花也很美。
大年夜,我拿著冬青,走在凜冽的風中,這些火紅的圓果子像一個個小燈籠,閃著溫暖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