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維 羅偉林 張 靜
(1 廣東省興寧市永和鎮農業農村服務中心 廣東 興寧 514500; 2 興寧市黃陂鎮農業農村服務中心 廣東 興寧 514500; 3 興寧市新圩鎮農業農村服務中心 廣東 興寧 514500)
興寧市地處廣東省東北部,山青水秀、空氣良好,無“三廢”污染,光照時間長,雨量充沛,地下水資源豐富,灌溉條件好,土壤肥沃且富含硒元素,農業生產以種植水稻為主。興寧市省級現代絲苗產業園區有先進的絲苗香稻栽培經驗。近年來,該地引進絲苗香稻新品種“青香優19 香”,并全程采用機械化高產栽培技術,取得了顯著成效。2021 年7 月15 日,國家農業部組織省、市農業專家教授現場實割驗收,示范點水稻平均每公頃產量達10 821 kg,符合廣東省超級稻產量目標,該基地被認定為廣東省興寧市優質絲苗香稻高產示范基地。絲苗香稻“青香優19 香”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的應用大大提升了水稻種植效益,降低了生產成本,保障了興寧市糧食安全供應。
1.1 生長期。“青香優19 香”在興寧早造種植于3月6 ~8 日播種,3 月25 ~28 日機插,成熟期在7 月15 日左右,全生長期132 d 左右。晚造種植于7 月5~8 日播種,7 月23 ~25 日機插,收獲期在11 月5日,全生長期120 d 左右。“青香優19 香”的生長期非常適宜興寧地區早晚兩造種植。
1.2 適應性。“青香優19 香”生長期表現為根系發達、分蘗強、長勢旺、抽穗整齊、結實率高、適應性廣、抗逆力強,具有高產高效的特點,適合全程機械化生產。
1.3 產量表現。2021 年7 月15 日成熟期,經省市農業專家教授實割驗收,興寧市種糧大戶李志新承包種植的高產示范田塊110 畝,平均畝產為721.4 kg,單產超世界記錄,成為廣東省機械化操作的絲苗香稻新品種。經農業部門統計,大面積種植平均單產達604.30 kg/667 m2,比常規絲苗稻(403.20 kg/667 m2)增產201.10 kg 以上,增產效果顯著。
1.4 米質。優質絲苗香稻“青香優19 香”是一個新引進的經過本地科研單位試驗示范種植的米質較好的新品種,具有米質優、米粒細長、潔白油亮、飯味香濃、粒粒分明、清香可口、口感好、食味佳等優點。
1.5 品種評定。“青香優19 香”品種經廣東省品種鑒定委員會審定,是廣東省近幾年主推品種。
興寧市科學規劃,精心組織,認真實施“青香優19 香”全程機械化作業計劃,并做好超級絲苗香稻“青香優19 香”全程機械化技術的示范推廣工作。興寧市在新陂、永和、黃陂、龍田、葉塘、新圩、大坪等鎮的種糧大戶和種糧專業合作社,開展優質絲苗超級香稻全程機械化技術的培訓、示范推廣工作,經過輻射帶動,絲苗香稻“青香優19 香”種植面積逐步擴大,達到了高產、高效的目的。相關部門按項目計劃方案,認真做好“青香優19 香”全程機械化技術培訓示范推廣的各項工作,示范帶動作用明顯,在興寧市農業增產增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絲苗香稻全程機械化技術,主要是選用先進的農業機械,選擇有機質含量高、土壤肥沃的農田,選擇優質、高產、高效的超級雜交絲苗香稻“青香優19 香”新品種,開展科學肥水管理,做好病蟲害綠色防控工作,并在防治病蟲害關鍵時刻,按農業部除蟲防病通知,用植保無人機進行“飛防”。
3.1 水田耕整地機械化技術。整地前施足基肥,整地作業方式為水耕整田,起漿平實后沉實,并采用插秧機進行機插。
3.1.1 技術優勢。該技術具有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肥力、促進禾苗快速生長的優勢,水田耕整地機械化作業比人工作業增效20 倍以上。
3.1.2 機械配置及作業要求。選擇機械時應綜合考慮水田的基本狀況,包括田塊形狀、土壤性能、作業質量和總量、購買能力等,一般情況下50 馬力以上中型拖拉機及配套作業機具適用于2 畝以上、泥層深度小于25 cm 的連片種植地區;小型手扶拖拉機匹配旋耕機整地作業,適宜在泥層較淺的丘陵山區整地作業。水田耕深以14 ~18 cm 為宜,耕深均勻性≥95%,耕后做到地表平整。水田機械整地前要灌水浸泡24 h以上。入田地段的選擇要依據待耕田塊和道路情況而定,當田埂高、溝寬時要用人工填平或搭臨時木橋的方式,讓機器順利通過。行走方法有回形耙、套耙、對角交叉耙等,按實際田塊情況進行機耕操作。作業完成后,耕地質量要達到土壤細碎、起漿好,綠肥、殘茬及田間雜草等植被覆蓋率≥65%,田面平整,耕后地表平整度≤5 cm。秧田和本田要做到上糊下松、作畦平整、細碎沉實、均勻一致。
3.2 水稻集中育秧機械化技術。水稻集中育秧機械化技術是在播種育秧過程中使用機械以及溫度調節和自動控制等手段,將種、土、水、肥、溫、濕度等條件置于人工控制之下的一項關鍵技術。
3.2.1 技術優勢。采用這種技術所育出的秧苗均勻、整齊、規格統一,秧根盤結,白根多,便于機插,機插后立苗早、回青快、分蘗早,可促進禾苗早生快發,具有成穗率高、增產豐收的效果。且集中育秧具有省種、省肥、省秧田的特點。可減少爛秧損失,提高成秧率,有利于秧苗集中管理。
3.2.2 技術要點。提前平整苗床,分畦,畦寬1.5 m,留足工作走道,苗床越平越好,做到實、平、光、直。選擇肥沃、疏松通氣、呈弱酸性或中性的菜園土或肥沃的稻田泥土做床。早造、晚造用種量1 ~1.5 kg/667 m2(秧盤25 個)。早造播期在3 月6 ~8 日,晚造播期7 月5 ~6 日較為適宜。早造有利于避開“龍舟水”,晚造避過“寒露風”。
3.3 水稻機插秧技術。水稻機插秧技術受水稻品種特點、生產季節、插秧機類型、秧盤規格影響。
3.3.1 技術優勢。目前興寧市使用的高性能插秧機具有淺栽、寬行窄株、定苗定穴等特點。該技術的使用可降低勞動強度,省工節本,提高生產效率。畝節省人工成本100 元左右,節省秧田90%左右。早稻機插畝產672 kg,比拋秧和人工插秧產量都高。
3.3.2 技術要點。插秧深度1.5 ~2 cm,每穴2 ~3株,相對均勻度≥85%;漏插率≤5%,傷秧率≤4%,行距20 ~30 cm,株距14 ~20 cm。機插畝密度1.6 萬棵,每棵2 ~3 苗。田塊要整平并沉淀,泥腳深度小于30 cm,水深1 ~3 cm。要求秧苗粗壯、均勻整齊、無病蟲、葉片挺、葉色青翠、根系發達,苗高8~10cm,秧苗葉齡3.5 ~4 片。插秧前床土含水率35%~45%,秧根盤結,白根多而不散。盤育秧苗要求四邊整齊,運送不擠傷、隨運隨插,不壓傷秧苗。作業前要將插秧機安裝調試好,并進行5 ~10 min 空運轉,要求插秧機械各運行部件正常運轉,工作可靠、取秧及入土深度一致、運轉平穩,以便機插順利進行。
3.4 田間管理機械化技術。水稻田間管理的好壞決定了水稻是否能獲得高產穩產,“青香優19 香”絲苗水稻田間管理機械化技術包括肥水管理及植保技術。施肥管理:水稻施肥技術采用無人機實施“飛施”時需合理制定施肥量,氮肥按基肥50%、分蘗肥40%、穗肥10%比例施用,磷肥和有機肥全部用作基肥;鉀肥按基肥20%、分蘗肥30%、穗肥50%施用。水分管理(節水灌溉),廣東興寧地區叫“好氣灌溉”,主技術是按“淺、濕、干”的模式進行。
3.4.1 技術優勢。新型無人機管理有自動化程度高、一次性作業面積廣、作業效率高、精準施肥、精準噴藥、用肥用藥量減少等特點。
3.4.2 技術要點。①植保無人機“飛防”應根據水稻病蟲草害發生特點及藥劑的劑型精準施藥,在害蟲和病菌抗藥性最弱時進行防治。②根據防治對象的具體情況和作業方式,選擇合適的植保無人機械。新植保機械安裝使用前要按照使用說明書進行操作。③植保無人機正式使用前應先進行試用,確定可以正常使用了再進行作業。作業時注意風速、風向,3 級以上風速或風向不定時禁止施藥,最好在涼爽的早晨或下午4:00 后至傍晚施藥,避開正午高溫時段。施藥時噴霧(粉)方向應盡量與自然風方向一致,不允許逆風噴藥。用完后,要清除藥箱內殘存藥液或粉劑,用清水清洗干凈,清除機具表面粉塵和灰塵,保存在通風陰涼干燥處,不能擠壓和暴曬。④施藥人員要注意做好安全防護,配藥時注意帶膠皮手套,嚴禁用手攪拌,植保作業過程中均戴好防毒口罩,做好防護措施,每天噴藥時間不得超過6 h,每人連續操作時間不超過2 h,每天工作后要用肥皂清洗手、臉和漱口,有條件的應進行洗澡,更換工作服,及時清洗。
3.5 水稻機械化收獲技術。水稻機械化收獲技術是指水稻成熟度達到95%時,用聯合收割機進行收切割、脫粒、秸稈粉碎處理等生產技術。
3.5.1 技術優勢。使用聯合收割機進行收獲每667 m2可節省費用100 ~150 元,省人工1 ~1.5 個。
3.5.2 聯合收獲技術要求。選擇晴天白天9:00 后禾苗露水干后收割,脫粒要干凈。
3.6 烘干機械化技術。谷物烘干機械化技術是在糧食產地使用糧食烘干機在不損害糧食品質的前提下,使糧食含水率達到國家安全貯存標準的干燥技術。
3.6.1 技術優勢。烘干過的谷物收購價高于濕谷的收購價,可減少曬谷的勞力費用。
3.6.2 技術要求。①干燥之前需要粗篩,待烘干的谷物中如有雜物會影響烘干的效果。②收割后的谷物盡快裝入干燥機,在未裝滿一批所需烘干量之前,最好先進行通風循環,暫不給燃燒器點火。③烘干含水率不均的谷物時,需盡量多一些時間通風循環,然后再給燃燒器點火。④當烘干易爆腰品種和已出現爆腰現象時,應降低干燥速度。⑤使用烘干機前應檢查電源電壓是否在允許范圍之內;檢查燃油設備,燃油箱是否有油,所用的燃油是否符合設備要求,燃油器燃燒時勿給油箱加油。⑥啟動干燥機后,先檢查空運轉聲音是否正常,開展干燥工作時要檢查燃燒是否正常,有無異味。⑦做好機具設備的維護,定期清掃干燥機的干燥部網板,不讓網板小孔堵塞,以免影響干燥機效果,檢查清掃時應先切斷電源,避免發生人身安全事故。
3.7 加工包裝技術。按市場和客戶需求對大米進行精準加工包裝后銷售,加工時應盡量提高整精米率,按照行業標準進行加工生產,保證優質絲苗大米供應市場后滿足市場和客戶的需求。通過精深加工、真空包裝銷售,延長了大米保質期,保持了絲苗米原有的香味,深受消費者的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