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玲玉
(汝南縣林業技術推廣站 河南 汝南 463300)
鮮食杏果形圓潤、果色美麗、味美多汁、營養豐富,并有較高的藥用價值。駐馬店是河南省重點優質小雜果生產基地,杏樹的發展由20 世紀80 年代的0.8 萬hm2,至今已發展到4.2 萬hm2,而多數果農在栽培時采用的是粗放管理,造成杏樹的病蟲害普遍發生嚴重,造成減產和品質變劣,為了提高果實品質和產量,在駐馬店市林業技術推廣站的指導下,2019 ~2022 年對杏仁蜂進行了全面的防控,效果良好,達到了預期效果。
1.1 成蟲。雌蟲體長4 ~7 mm,翅展約10 mm,頭大黑色,復眼暗赤色,觸角9 節,均為橙黃色,其它各節黑色;胸部及胸足的基節黑色,其它各節橙色。腹部橘紅色,有光澤;產卵管深棕色,發自腹部腹面中前方,平時納入縱裂的腹鞘內。雄成蟲體長5 mm左右,與雌成蟲形態不同處表現在觸角第3 ~9 節上,有環狀排列的長毛,腹部黑色。
1.2 卵。卵細小,長約1 mm,初產時為白色,長圓形,上尖下圓,中間稍曲,將近孵化時為乳黃色,一般情況下剖開杏果若不仔細看,也不易看到。
1.3 幼蟲。老熟幼蟲體長7 ~12 mm,初孵化的幼蟲為白色,頭黃白色,老熟時身體變為乳黃色,頭褐色。身體紡錘形稍向腹面彎曲。腹部8 節,無足,頭部有發達的上顎1 對,上顎內緣有一很尖的小齒。
1.4 蛹。長5.5 ~7 mm,腹部占蛹體的絕大部分。初化蛹為乳白色,其后顯現出紅色的復眼,雌蟲腹部為橘紅色,雄蟲腹部為黑色。
2.1 生活史。杏仁蜂在河南駐馬店地區每年發生1代,以幼蟲在落杏的杏核或枯干枝條上的杏核內越冬。翌年4 月下旬老熟幼蟲化蛹,蛹期10 d 左右。杏落花后開始羽化,成蟲羽化后在杏核中停留很長時間,待身體堅硬后,用上顎將杏核咬穿一圓形小孔(羽化孔)爬出。在杏核表面停留約2 h 再開始飛翔。當杏果有指頭大小時,雌蟲選擇杏果的向陽面,在杏核尚未硬化的杏中產卵,雌蟲將產卵管插入杏果的果皮中,將卵產在杏皮與杏仁之間。每個杏果一般只產卵1 粒。幼蟲孵化后經過5 齡到老熟。雌蟲可產卵20 ~30 粒。卵期10 d 左右,幼蟲孵化后在核內為害杏仁,約在6 月初老熟,即在杏核內越夏越冬。從幼蟲越夏、越冬到次年羽化,約經10 個月的時間,幼蟲一直是在杏核內,這給人工防治創造了極有利的條件。
2.2 發生規律。①杏仁蜂的發生為害與杏品種及環境有著密切的聯系。杏樹的品種很多,但受害情況不一樣,在河南駐馬店地區,以凱特杏和山黃杏、甜仁杏受害較為嚴重,而山杏受害最輕。一般來說,甜仁杏比苦仁杏受害重,早熟品種比晚熟的受害重(凱特杏除外),這種規律可能與不同品種的花期早晚有一定的關系。②幼蟲在地面杏仁內越冬的,進入蛹態及羽化期較樹枝上掛的干杏內幼蟲早,這可能是由于地面與空中濕度不同所致。據調查,杏核被埋于土壤深3 ~4 cm時,成蟲尚能羽化出土,被埋于土壤10 ~12 cm 深處則不能正常化蛹而死亡。③山谷窩風地方,冬季較暖,早春日夜溫差小,越冬幼蟲死亡率低,羽化早。另外,山谷地往往由于水流,使得大量的蟲果被沖集在一處,成為次年的蟲源,因此受害也重。經調查,凡是生長在陽坡上的杏樹,物侯期常比陰坡早3 ~4 d,所以陽坡杏果的被害率也較陰坡為高。果園陰蔽、漫灌水較多,或早春多雨的年份,因地溫降低,成蟲延遲羽化,凡羽化晚者,杏仁已硬化,即不造成危害或受害程度較低。④成蟲早晚不活動,棲息在樹上,日間飛翔并產卵,尤以中午時產卵最多。雌蟲產卵時多選擇向陽面的杏果,將產卵管插入杏仁內進行產卵,而果面的產卵孔不明顯,稍呈灰綠色,凹陷,有時產卵孔有杏膠流出。雌蟲多于雄蟲,成蟲活動期雖先后延續達40 d 有余,但羽化晚者,成蟲不能產卵為害。
3.1 杏樹生長期摘除樹上的受害果并清除樹下落果。杏仁蜂從6 月到次年4 月很長的時間均在杏核內,所以有充足的時間組織人工進行全面徹底地撿拾落在地上的杏果,這一措施如果做得徹底,就可以基本上消滅杏仁蜂的危害。在檢拾落果的同時,樹上殘留的被害果也要摘除。
3.2 結合冬季修剪徹底清園。結合冬季修剪,徹底清除在生長期內沒有摘除掉的有蟲干果,認真排查園內的落果和杏核,并振落樹枝上的干杏。在修剪的同時,要徹底剪除或摘除樹上的僵果或干果,集中起來予以燒毀或深埋,以消滅越冬蟲源。
3.3 深翻樹盤土壤。于秋末冬初,深翻樹盤的土壤,將蟲果及果核翻入地下12 ~20 cm 深處,造成越冬成蟲不能出土而死亡。
3.4 樹盤覆蓋地膜。在成蟲出土期之前用地膜覆蓋樹盤地面,以阻止成蟲出土產卵。覆蓋地膜時間在杏樹落花后到果實有豌豆大小之前。也可以在覆蓋地膜之前,樹盤噴灑50%辛硫磷50 倍液,防治效果更好。
3.5 水選法淘出被害杏核。因被害杏核被杏仁蜂蛀食后較輕,可以用水選法淘出漂浮在水面的受害杏核,集中銷毀;而沉在水底的杏核為未被害的杏核,撈出后曬干,貯存或調運。
3.6 誘捕成蟲。杏仁蜂成蟲具有趨光和趨黃色的習性,于4 月下旬將太陽能誘蟲燈放置于地頭,或將黃色粘蟲板掛于杏樹枝干上,高度距地面1.5 m 左右,每667 m2用黃色粘蟲板20 ~30 塊,將粘蟲板均勻的安放在果園內,當粘蟲板粘滿害蟲后應及時更換新的粘蟲板,誘殺成蟲效果良好。
3.7 藥劑防治。杏樹落花至果實膨大期,也可在杏樹開始落花時,及時噴灑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 500 ~2 000 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2 000 ~2 500 倍液,連續噴2 遍,2 種藥液交替噴灑,間隔7~10 d 噴1 次,對防治羽化的成蟲及卵效果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