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西平
(夏邑縣畜牧發展服務中心 河南 夏邑 476400)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舌尖上的美味”已成為家庭飲食廣為關注的健康所在。牛肉以其低脂肪、高蛋白,備受廣大消費者青睞,市場的需求也隨之呈現穩步增長趨勢,養殖企業規模也逐步增大。但肉牛養殖過程中還存在著諸多問題,尤其一些常見病使肉牛養殖質量受到影響,降低了肉牛養殖的經濟效益。為給消費者提供優質牛肉,需加強一些常見病的預防、治療,采取科學的管理方法,保障肉牛的健康生長。
1.1 犢牛的飼養管理。犢牛生長迅速,養殖人員應做好此階段的飼養管理工作。首先犢牛出生后要擦去全身黏液,剪斷臍帶,出生24 h 內要盡早吃到初乳,為其補充營養;由于初乳含有維生素、蛋白質、礦物質等多種營養物質,是犢牛生長發育不可缺少的營養。哺乳期,為保障犢牛的正常發育,給母牛適當增加精飼料和飼草;當犢牛30 日齡后,飼養人員應訓練犢牛吃植物性飼料,如青草、干草,同時要供給充足的飲水。飼養人員還要及時做好去角處理,以防犢牛間發生角斗。
1.2 架子牛的飼養管理。做好架子牛精心飼養、科學管理。第一,喂料要定時定量,奔著“先精后粗,喂前一小時浸泡飼料,喂后飲水”的原則,以防瘤胃脹肚或拉稀;第二,架子牛一般采取單槽栓系飼養,活動量要適宜,既要促進消化,又要增膘提重;第三,牛舍要保持干燥衛生,定期消毒。對架子牛長途運輸產生的應激反應,飼養員要做好觀察,及時采取有效措施,使其適應環境。
1.3 成年牛的飼養管理。成年牛飼養管理是養殖場養好牛的關鍵,為避免出現育肥緩慢或患病問題,飼養員要對飼草、飲水、精料、料槽進行清潔消毒,加強管理,同時還要及時打掃圈舍,刷擦牛體,做好驅蟲工作,避免牛體內、外寄生蟲病的發生。
2.1 瘤胃積食。瘤胃積食是飼喂了過多易膨脹的飼料,不能正常被吸收,加之飲水之后胃部體積增大膨脹,引起胃壁擴張,導致消化功能紊亂所致。發病后癥狀為:食欲減退或停止,精神沉郁,腹部摁壓堅硬,脹氣,排便不暢,胃蠕動收縮力減弱或消失,病情嚴重時會出現整個前胃脫水和毒血癥,呼吸困難,甚至昏迷不醒,導致死亡。預防瘤胃積食,飼養人員要對飼料或飼草加強管理,充分飲水,適當運動,促進胃蠕動,避免外界不良因素的刺激,同時也不能突然變換飼料或者使用過多的豆類飼料。在治療時通常采用按摩療法、腹瀉療法、促蠕動療法,嚴重時采用洗胃療法,取出瘤胃內容物。藥物治療:用600 g 硫酸鎂、20 ml 馬錢子酊、20 ml 芝麻油、8 g 酒石酸銻鉀加水600 ml,混合均勻后一次性內服。
2.2 瘤胃臌氣。瘤胃臌氣是一種消化系統常見的普通疾病,俗稱“脹氣”或“脹肚”,肉牛采食了容易發酵的飼料,從而在體內快速生成大量氣體。發病初期胃部有明顯的脹氣,腹圍膨大,精神萎靡,食欲減退。如果治療不及時,還會有眼球突出充血,呼吸系統損傷,情況嚴重時會導致急性死亡。治療該病原則上是減壓排氣,制止發酵,可用導管和消毒針進行消毒排氣;也可內服防腐止酵藥、消脹片或魚石脂,抑制瘤胃內容物發酵,治療方法同瘤胃積食。
2.3 感冒。隨著一年四季氣候交替轉變,牛鼻腔和呼吸道黏膜上潛伏的病毒和細菌容易大量滋生繁殖,引起上呼吸道黏膜發炎導致感冒。一般秋冬兩季發病較多,其發病癥狀是:流清鼻涕,食欲下降,精神萎靡,尿少而黃,大便干,眼睛怕光流淚,結膜充血潮紅,如果治療不及時還會出現體溫升高的現象。在治療時可采用西藥或者中藥,西藥預防感染,進行對癥治療,可肌肉注射青霉素;中草藥可用杏仁20 g、桔梗15 g,煎水灌服。預防牛感冒非常重要,平時防止突然受涼和病毒引起的感冒,應做好牛舍衛生,通風、透氣、干燥、清潔以及消毒。
2.4 傳染性胸膜肺炎。傳染性胸膜肺炎也稱牛肺疫,是有絲狀支原體引起一種接觸性傳染病,主要侵害肺和胸膜,其病理特征為纖維性肺炎和漿液性肺炎。此病一般在舍飼期間容易出現,剛開始癥狀是胸腔內有纖維性滲出物導致胸膜發炎,隨后出現毛亂無光澤,食欲下降,精神萎靡,意識模糊,嚴重時呼吸喘困難,還會伴有干咳,主要針對病情對癥治療,嚴重時可做胸腔穿刺放出液體。可使用鹽酸頭孢噻呋按5 mg/kg·bw 肌肉注射,或使用和硫酸頭孢喹肟按3 mg/kg·bw,每天1 次,3 d 為一療程。
在肉牛養殖過程中,養殖人員要充分學習有關養殖知識,科學性、合理性開展養殖管理工作,對肉牛常見疾病及時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使病牛能正常發育并快速恢復健康,保持良好的生長狀態,從而提高養殖經濟效益,促進肉牛養殖行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