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簡要闡述了中國紅元素的文化代表符號:民族精神、吉祥光明;探索了在食品包裝中引入中國紅元素的具體表現:視覺設計、感觀設計、情感共鳴等,指出了中國紅文化符號的設計價值,嘗試在色彩效應設計之間確定中國紅元素價值;在各類食品外包裝中融合中國紅元素,以此傳承文化,提升食品包裝設計效果,有效提升色彩文化與食品包裝新產業的融合效果。
關鍵詞:食品包裝;民族精神;中國紅;設計
中圖分類號:TB48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9052(2024)04-0121-03
作者簡介:高海燕(1978.05—? ),女,漢族,安徽省滁州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廣告藝術設計。
基金項目:2022年安徽省級質量工程“廣告藝術設計專業中國特色學徒制”(項目編號:2022tsxtz005)。
引言
在社會生活品質有所提升的情況下,食品作為人們生活消費的必需品,體現著人們對飲食的多元化需求。在各類食品商品中,頗具消費引導功能的是產品包裝設計,旨在借助視覺、感官等作用,增強消費者對食品商品的了解程度,在產品品質、包裝設計視角下,對企業經營形成信任。食品包裝設計,融合了社會效益思想,側重關注色彩文化元素,以期增強包裝設計與人們情感形成的共鳴效果。
一、“中國紅”元素的文化符號
(一)民族精神
中國紅,在國際語言翻譯中,采取直譯形式,將其翻譯為朱紅色、朱砂紅,表示為高品質紅色顏料。以中國紅為核心,衍生出多種紅色,比如石榴紅色,帶給人們嬌嫩的視覺體驗;棗紅色,給人以沉穩、沉靜的視覺感受;朱砂紅,色彩中融合著華貴的氣息;鐵銹紅,充斥著色彩的滄桑感;櫻桃紅,飽含著生命的鮮活力;胭脂紅,明艷動人的鮮花色。多元化紅色,在人們心中形成了固有認知,同時深受人們喜愛,對于各類紅色,形成了人們思想共鳴,表達著華貴、喜慶等內心追求,同時成為人們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在歷史沉淀過程中,中國紅的文化符號,被國人傾注了多重情感,承載著國人紅色文化習俗,極具民族精神[1]。
(二)吉祥光明
1.尊貴符號
中國紅作為國內民族精神的文化符號,其起源可追溯至早期人類對日神的虔誠。早期人們對于紅火、陽光的崇拜,發展至奴隸制社會時,以陰陽五行轉化為五色理論,作為國內色彩研究的文化基礎。其中五色、五行、五方位進行了匹配,比如青色對應地理方位為東,五行對應為木;赤色,方位為南,五行為金。在奴隸封建社會中,具有較為鮮明的等級制度,同時對色彩進行了嚴格區分。比如,在國內夏朝時期,推崇黑色;商朝時期,傾向于白色;周朝時期,崇尚紅色,同時賦予了紅色正統地位,使其作為尊貴者的色彩符號。其一,在《禮記》中,給出了顏色與人物地位的匹配規則,比如“天子丹”,丹為紅色,表示天子貴族身份的匹配顏色是紅色。其二,在《春秋》中,魯莊公,在裝點桓公廟時,使用了紅色,史家對此行為進行了記錄。然而,發展至南北朝時期,大多數建筑表現為紅色柱體,由此朱門、朱色府邸,成為了權貴住所的象征。
2.繁榮光明
國內歷史發展至漢明時期,以南方地區為經濟中心,南方對應色為朱雀,在政治、文化領域中,對于紅色形成了較高追崇,同時在國內文化發展中形成了較大影響,逐漸發展成為民族文化符號。紅色民族文化,寓意為吉祥光明、繁榮興旺。此文化符號寓意,延綿至今。
二、在食品包裝設計中引入中國紅元素的具體表現
(一)視覺設計效應
視覺形象,并未局限于對色彩的一般性復制,能夠對現實文化生活進行創新開發,能夠開發設計具有形象聯想性、色彩創新性、外觀新穎性特點的形象效果,用以傳承文化思想,展現視覺設計美感。各類色彩中,均含有一定性格特點,稱其為色性。色彩形象設計,能夠關聯于人們對色彩的情感、心理感受,便于人們以客觀視角,準確形成色彩思想,同時感受色彩性格。在進行包裝設計時,設計體系中含有多種組成,用以表現包裝設計思想,在包裝體系中融合的色彩語言,具有較為強烈的視覺表現功能。在包裝設計中,色彩作為思想傳達較強的元素,能夠提升包裝情感的傳遞效果。
在色彩美感設計方面,紅色具有較強的吸引力,作為繁榮光明、生命活力的文化象征符號,同時關聯于“香辣”“番茄”“荔枝”“草莓”等紅色食品口味,能夠提升人們對包裝設計的印象,形成較為鮮明的視覺認知,帶給人們視覺味蕾感受,充分表達出紅色包裝設計的價值[2]。
以白酒食品為例,在進行包裝設計時,顏色多數選擇為紅色、金黃色,比如五糧液。確定外包裝為紅色時,能夠展現出食品的香醇性,同時順應人們飲酒的喜慶心理。在白酒食品中引入中國紅元素,能夠在包裝中融合大眾文化,順應國內文化追求的心理,提升色彩包裝設計的優雅性,展現出色彩設計的高貴感。
(二)感觀設計效應
在進行食品包裝設計時,開展色彩確定、色彩搭配設計方法,直接關聯著包裝設計品質。人們對于商品形成的認知、印象,取決于商品包裝的設計效果。在色彩學中,能夠展現食品特點的顏色,可稱作形象色。因此,在食品包裝設計時,應加強包裝色彩使用,保障色彩學知識使用的準確性。食品包裝設計,在選擇顏色時,應關注食品類型、食品特點、食品味道等方面,保障顏色設計效果,便于人們準確判斷商品信息[3]。
色彩對于人們心理認知形成了一定作用,同時反饋在人們行動中。在商品各類形象色的設計中,應確定色彩對人們形成的感觀效果。色彩能夠在人們感官中作用,使人們形成多種情感,在審美主體多種感知作用下,各類色彩能夠使人們形成差異性的情感認知。同時,色彩能夠讓人們對于味道形成多種認知,比如甜、辣等。
在使用中國紅顏色時,能夠帶給人們生命力量、熱情興奮的色彩傳播效果。同時,國內消費人群,對于香煙食品包裝,較為傾向于紅色設計主題,在包裝選擇上,有將近70%的消費占比,包裝以紅色為主。產生此種消費傾向的根源在于:國內民族對于紅色的認同,關聯于人們生活環境、文化象征、習俗認知等方面。在國內傳統文化中,紅色傳達著吉祥富貴寓意,由此成為部分香煙產品的包裝顏色首選,比如中華、紅塔山等。
中華香煙產品,在產品命名、顏色選擇方面,能夠順應人們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使其與人們高貴思想追求達成共鳴,由此確定了其產品定位“高端價位”。借助命名、中國紅包裝形成的文化思想,形成了頗具民族自豪感的品牌效應,為品牌發展、文化傳承奠定了堅實基礎。
(三)情感共鳴
中國紅包裝設計期間,借助色彩語言完成了食品商品形象色彩的描述,能夠使包裝設計具有較為強烈的色彩傳達效果,使其以較飽滿的情感內涵,完成美學外觀表達。在食品包裝表面,形成的色彩設計,能夠順應消費者對色彩的消費需求,使其形成審美愉悅感,由此增強消費者的食品選擇自信,以顏色設計為視角,增強消費者對顏色的聯想能力,使其充分感受顏色設計的文化力量。
色彩設計的情感表達,包括色彩文化、情感表達、冷暖搭配等方式。紅色作為頗具影響力的顏色,在國內作為民族精神的主流色彩,在食品設計中使用,能夠顯著形成思想共鳴。與此同時,在國內節日中,擺放親友贈送的禮品,寓意著吉祥喜慶,以紅色外包裝為首選。比如元宵、月餅等食品,在對應節日時,以紅色外包裝設計,順應人們送禮的歡慶心理。
各類紅色設計方式,含有差異性情感表達效果,能夠展示出顏色風格、裝飾美感。與此同時,色彩作為食品味道設計的關鍵表達形式,能夠增強人們對食品的味道認知。比如,使用紅色碩果設計效果,賦予以食品飽滿、果肉充足的視覺認知,適用在月餅、粽子等食品包裝設計中;紅色顏色深淺,表達食品味道;以朱紅色代表甘甜味道的食品,以橙紅色表示酸甜味道的食品,以深紅色設計甜辣口味的食品。因此,中國紅文化符號,在引入食品包裝設計中,能夠完成味道思想傳達。
例如,在中秋節時,進行月餅外包裝設計,引入中國紅顏色,順應傳統節日的歡聚喜慶氛圍,傳達吉祥興旺的食品設計思想。同時,中國紅顏色,能夠以線條設計、顏色深淺效果,完成月餅圖案紋樣的對應設計,提升包裝設計的食品形象表達效果,展示出中國紅顏色的食品宣傳功能,傳達著宮廷御用顏色符號的文化力量,繼承著傳統文化民族精神,形成了文化思想與新型包裝設計的高效結合效果。
(四)民族情結
1.中國紅的民族情結表達
傳統文化在國內具有較大話語優勢,集聚文化資本,能夠傳承歷史文化,展現民族精神,兼容新型食品包裝設計的文化產業。顏色設計,在包裝設計環節中,占據著關鍵性的設計地位。因此,在開展包裝設計時,應充分考量民族慣用色彩。包裝設計,能夠整合民族文化思想、先進性設計思想,展現出較為豐富的形象內涵,傳達著濃郁的民族情結,顯著提升了食品包裝設計的文化內涵。
2.肯德基食品包裝引入中國紅的設計效果
在進行色彩設計時,可在中國紅顏色選擇的基礎上,配合其他顏色設計,比如金黃色、淺紫色等,以順應民族文化需求,增加節日歡慶氣氛,增強人們產品購物體驗。例如,在肯德基食品外包裝設計時,選擇了中國紅顏色,比如漢堡包裝紙、全家桶外包裝、小手提、品牌符號顏色,均選擇了中國紅顏色,以增強人們飲食體驗感,使西方主流食品在國內消費市場中占據一定發展地位,發揮出紅色包裝設計的民族情結共鳴功能,促使肯德基產品在國內獲取一定數量消費群體,對其產品包裝設計給予了較大認可。
3.南豐蜜果產品外包裝設計融合中國紅元素的應用
中國紅元素,在引入食品外包裝設計時,能夠向人們傳達兩個思想:傳承愛國精神,激勵人們奮發圖強。因為中國紅元素,同樣包含著紅色文化精神,能夠對人們形成思想激勵。在南豐蜜果產品包裝設計期間,充分融合了延安地區的紅色文化思想,在包裝材料選擇、色彩搭配設計、文化融合方面,綜合確定為紅色,以期提升產品市場生命活力,助力紅色包裝產業發展[4]。
三、各類食品中融合中國紅元素包裝設計實踐
(一)傳承文化,表達青春活力
其一,可口可樂飲料包裝設計,結合其飲料食品屬性,融合中國紅設計元素,順應年輕群體對青春活力的追求,獲得了多年來持續性的高銷量業績。其二,在喜糖食品包裝設計中,喜糖作為婚嫁習俗中首選食品,喜糖的文化內涵,并不局限于糖果味道本身,更多表現在歡慶的氛圍中。在喜糖傳遞期間,能夠將歡慶喜歡的心意進行傳達,有效完成了新婚人士欣喜之情的分享。喜糖有別于生活中的食用糖果,能夠受到各類群體的喜歡。一般情況下,結合國內傳統文化,認為食用喜糖,能夠沾到婚慶的喜氣,期盼擁有與新人相同的運氣。因此,喜糖在婚慶習俗中,成為禮儀表達的關鍵形式。一般情況下,喜糖外包裝設計較為關鍵,可采取紙盒、鐵盒等小巧型設計方法,以中國紅顏色為主,便于人們保存,形成文化寄托。對于喜糖食品開展的外包裝設計,側重于喜慶、美觀。美觀設計,作為喜糖外包裝設計的關鍵,有助于調節人們心情,緩解人們工作壓力。喜慶設計,在喜糖外包裝體現上,以中國紅元素為主,以期提升婚慶的喜悅感。因此,在喜糖包裝設計期間,采取紅色包裝紙、紅色喜慶圖案,以增加喜糖的食品效應。
(二)迎合節日歡慶氛圍,巧妙表達食品味道
其一,金六福酒品包裝設計。在部分節日中,人們會選擇酒飲,進行節日歡慶。金六福酒品,在國內銷量較高,產品名稱寓意著順利、富康,順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在酒品名稱中,讓人們自然聯想到節日氛圍。金六福酒品,包裝設計以紅色為主,順應節日歡慶氛圍,滿足人們消費心理,展現中國紅包裝設計價值。其二,番茄醬包裝設計。各類品牌的番茄醬外包裝設計以中國紅顏色為主,以對應產品顏色,便于激發消費者購物想法。其三,紅咖啡包裝設計。在部分咖啡產品中,比如雀巢,其咖啡配制的杯具,產品外包裝,均以紅色為主,以借助紅色鮮活能量的寓意,傳達咖啡提神功能,增強咖啡產品的營銷效果。其四,甜菜包裝設計。由于部分水果表現為紅色,同時具有一定甘甜味道,比如荔枝、草莓等。因此,在甜菜外包裝設計時,引入中國紅顏色,讓人們自然聯想到食品的甘甜,達成食品包裝設計效果。其五,“好想你”品牌包裝設計。好想你產品是以紅棗為營銷主題,在產品包裝設計、品牌符號設計期間,充分融合了中國紅顏色,直接選用大棗元素,以詮釋產品類型,加深人們對品牌產品的認識。其六,加拿大巧克力包裝設計。在部分巧克力包裝設計中,融合了中國紅元素,以期帶給人們濃郁的味道認知,增強人們購物意識。比如加拿大巧克力,產品設計呈正三角形,包裝顏色以紅色為主,借助深淺紅色的變化,向人們傳達巧克力的不同口味,以期順應人們對食品的不同需求[5]。其七,卡樂比品牌包裝設計。此品牌包裝設計,麥片、餅干等各類食品包裝,均以中國紅為主色系,以期營造品牌鮮活形象,帶給人們食品包裝的喜悅感。其八,黑糖話梅包裝設計。此款食品在進行包裝設計時,會采取紅色、黑色相間設計方式,以期增強食品的甘甜性,提升人們對產品可食性的認同,減少人們對黑糖產品的質疑。
結語
綜上所述,中國紅作為國內民族文化傳承的關鍵色彩符號,中國紅文化符號的形成,體現在中國紅元素的思想包容性、文化多元化等特點,能夠對其他國家文化思想進行融合,提升國內文化發展活力。在包裝設計產業中,引入中國紅元素,能夠提升文化語境發展多元性,傳承國內文化精髓。因此,在國內包裝設計發展期間,應側重文化符號的融合,充分表達中國紅的文化思想,展現中華文化風采。
參考文獻:
[1]張海雁. 論中國紅在室內設計中的運用[J]. 包裝世界,2019(3):74-75,78.
[2]侯夢. “國潮”背景下傳統圖案在包裝設計中的應用探究[J]. 綠色包裝,2020(12):43-46.
[3]鄧紅霞. 甘肅華夏文明特色文化創意產品設計研究——基于體驗經濟下的產品開發設計[J]. 中國包裝,2020,40(9):37-39.
[4]邱語,肖官娣. 紅河彝族服飾圖案在包裝設計中的運用研究[J]. 鴨綠江,2020(18):116.
[5]朱珩,鄧紅霞. 水墨藝術元素在現代文創產品包裝設計中的應用[J]. 中國包裝,2020,40(8):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