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培
(北京中醫醫院順義醫院,北京 順義 101300)
腎病綜合征是一種以腎小球病變為特征的疾病,其主要臨床特征是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癥、水腫和高脂血癥[1]。目前,對腎病綜合征患者的治療主要依靠藥物治療,如糖皮質激素和免疫抑制劑,但這些治療方法不能完全滿足患者的需求,且常常伴有嚴重的副作用[2-3]。隨著中醫藥學的發展,中藥穴位貼敷作為一種非藥物干預方式,其可以通過調節患者的氣血運行、促進蛋白合成、改善腎小球濾過功能等多種途徑,發揮對腎病綜合征的治療作用[4]。為進一步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應用有效的護理方案至關重要。個性化護理,即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個體化的護理方案,提高治療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質量。基于此,本文探討個性化護理結合中藥穴位貼敷對腎病綜合征患者的應用效果。
選取2022 年9—2023 年9 月北京中醫醫院順義醫院收治的腎病綜合征患者64例,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32例。對照組男18例,女14例,年齡為37~62 歲,平均年齡(45.75±5.23)歲;研究組男17例,女15例,年齡為35~65歲,平均年齡(45.82±5.33)歲。2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無統計學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納入標準:① 尿蛋白≥3.5 g/24 h,尿蛋白/肌酐比值(UPCR)≥3.5,尿蛋白/肌酐比值(UPCR)≥2.0,伴有低白蛋白血癥(血清白蛋白<30 g/L)或高血脂(血清總膽固醇>5.7 mmol/L 或甘油三酯>1.7 mmol/L);② 病程在6 個月以上,未接受過腎活檢或腎活檢結果為輕微病變、微小病變、系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局灶節段性腎小球硬化等;③ 愿意參與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 合并其他腎臟疾病者,如糖尿病腎病、腎盂腎炎、腎結石等;② 合并其他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肝病、消化道疾病、內分泌疾病、惡性腫瘤等者;③ 服用其他中藥或中成藥,或對本研究所用的中藥有過敏史者。
對照組給予常規藥物治療,包括降壓藥、利尿藥、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或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滯劑(ARB)、免疫抑制劑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調整藥物種類和劑量。研究組在此基礎上采用個性化護理結合中藥穴位貼敷,具體方法如下。
(1) 中藥穴位貼敷:根據患者的辨證分型,選用不同的中藥方劑,如腎陽虛型用金匱腎氣丸,腎陰虛型用六味地黃丸,濕熱內蘊型用龍膽瀉肝丸,血瘀阻絡型用活血化瘀丸等,將中藥研成細末,加入適量蜂蜜,制成糊狀,并涂于紗布上,將其貼敷于患者的腎俞、神闕、三陰交、太溪等穴位,每日1 次,每次6 h,連續4周。
(2) 健康教育:向患者介紹腎病綜合征的病因、病理、臨床表現、治療原則、預后等相關知識,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健康意識,增強患者的信心和積極性,促進患者與醫護人員合作,提高其治療依從性。
(3) 心理護理:通過交談、傾聽、鼓勵等方式,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和情緒變化,給予患者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安慰,緩解其焦慮、抑郁、恐懼等負面情緒,幫助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建立良好的心理調適機制。
(4) 飲食指導:根據患者的腎功能、血壓、水腫、血脂、血糖等情況,制定合理的飲食計劃,控制水、鈉、蛋白質、鉀、磷等的攝入,避免過量或不足,保證患者的營養需求,防止營養不良或代謝紊亂,同時注意食物衛生和安全,防止感染。
(5) 運動指導:根據患者的體力狀況和運動耐受性,制定適宜的運動方案,如散步、太極拳、瑜伽等,指導患者進行適度的體育鍛煉,增強其體質和免疫力,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促進血液循環,減少水腫和高血壓的發生,同時注意運動強度和時間,避免患者出現過度勞累或損傷。
(6) 并發癥預防: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尿量、水腫、血壓、血常規、尿常規、腎功能、電解質等指標,及時發現并處理患者的并發癥,如感染、貧血、高血壓、心衰、尿毒癥等,防止病情惡化或危及生命,同時給予患者必要的藥物預防,如抗生素、促紅細胞生成素(EPO)、降壓藥、利尿藥等,控制并發癥的發生和發展。
(1) 生活質量:使用36 項簡明生活質量調查表(SF-36)評估患者的生活質量,記錄患者干預后的生理功能、角色功能、身體疼痛、社會功能4 個維度評分,每個維度的得分范圍為0~100,得分越高,生活質量越好。
(2) 負面情緒:使用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評估患者的負面情緒,SAS 量表包括20 個條目,SDS 量表包括20 個條目,每個條目的得分范圍為1~4,總分越高,負面情緒越嚴重。
(3) 護理滿意度:采用自定問卷調查表,評估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態度和反饋,總分100分,依據評分分為滿意(80~100)、一般(60~79)和不滿意(0~59)3個等級。
采用SPSS 22.0軟件分析數據,使用χ2和(%)表示計數資料,使用t和(±s)表示計量資料,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干預后,研究組生理功能、角色功能、身體疼痛、社會功能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2組干預后生活質量比較(±s)

表1 2組干預后生活質量比較(±s)
?
干預前,2 組患者的SAS、SDS 無顯著差異(P>0.05);干預后,研究組患者的SAS、SDS 評分均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2組負面情緒比較(±s)

表2 2組負面情緒比較(±s)
?
研究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2組護理滿意度比較[n(%)]
腎病綜合征是一種常見的腎臟疾病,以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癥、高血脂和水腫為特征,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預后,給患者帶來巨大的身體和心理負擔。目前,腎病綜合征的治療主要依賴于藥物治療,如降壓藥、利尿藥、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或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滯劑、免疫抑制劑等[5]。但這些藥物治療的效果并不理想,且有一定副作用和毒性,如低血壓、高鉀血癥、感染、肝功能損害等,因此,尋找一種安全、有效、經濟的治療方法是腎病綜合征患者的迫切需求[6]。
個性化護理結合中藥穴位貼敷是一種綜合性的治療方法,其將個性化護理與中藥穴位貼敷相結合,從多個方面對腎病綜合征患者進行干預和調理。首先,中醫藥學作為中國傳統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治療腎病綜合征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中藥穴位貼敷作為中醫藥學中的重要療法之一,自古以來被廣泛應用于各種疾病的治療中。將中藥藥物制成粉末貼敷在特定的穴位上,利用皮膚吸收的方式發揮藥物的作用,具有操作簡便、療效顯著、副作用較少等優點。同時,通過貼敷于患者的腎俞、三陰交、太溪等穴位,能夠達到調和陰陽、補益腎氣、利水滲濕、活血化瘀等作用,進而改善患者的腎功能,減少蛋白尿,降低血壓,緩解水腫,改善血脂,提高白蛋白,防止腎病綜合癥的進展和惡化。而個性化護理是根據患者個體差異和需求,制定個性化的護理計劃,包括健康教育、心理護理、飲食指導、運動指導、并發癥預防等,旨在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健康意識,增強患者的信心和積極性,促進患者與醫護人員的合作,提高治療依從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和滿意度。個性化護理結合中藥穴位貼敷能夠針對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合適的護理措施,定期評估護理效果,及時調整護理措施,提高護理服務的質量和水平,滿足患者的個性化需求和期望,增加患者的忠誠度和信任度,以及其對中藥穴位貼敷的接受度和配合度,提高中藥穴位貼敷的治療效果,減少中藥穴位貼敷的不良反應,降低中藥穴位貼敷的治療成本。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前,2 組患者的SAS 和SDS 無顯著差異(P>0.05),干預后,研究組患者的各項SF-36 評分、SAS和SDS 評分均優于對照組,且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個性化護理結合中藥穴位貼敷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能夠從多個方面對腎病綜合征患者進行干預和調理,改善其心理狀況,提高其生活質量和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