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柳, 方德綱, 劉 超, 張晶晶
(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二一醫院,湖南 益陽 413003)
高血壓屬于臨床常見的慢性疾病,當前仍無特效的治療手段。但是通過長期用藥的形式,可幫助患者控制病情、減輕疾病惡化速度,從而避免相關靶器官受到嚴重損傷[1-2]。對于門診的高血壓患者而言,因病情相對較輕,患者對疾病規范化治療的意識不強,帶藥回家后服藥行為差,從而導致病情反復發作。因此,為提高門診高血壓患者的病情控制效果,需要做好各項護理工作[3]。其中延續性護理作為新型護理手段,屬于健康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能夠實現對患者的全方位指導。本研究探討個體化延續護理在門診高血壓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效果。
選擇2022 年9 月—2023 年9 月,78 例門診高血壓病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抽簽法將其分為參照組和試驗組,每組均為39例。參照組中,男、女比例為25∶14;年齡為42~84 歲,平均(55.39±5.84)歲;高血壓病程為1~5 年,均值為(2.72±0.26)年;疾病分級:1 級、2 級各為23 例、16 例。試驗組中,男、女比例為24∶15;年齡為41~83 歲,平均(55.42±5.79)歲;高血壓病程為1~6年,均值為(2.69±0.32)年;疾病分級:1級、2級各為22例、17例。2組一般資料比較顯示無差異性(P>0.05)。
納入標準:① 明確診斷為原發性高血壓病人;②無認知障礙者;③ 無高血壓相關并發癥者;④ 知情同意本研究者。排除標準:① 合并其他慢性疾病者;②精神疾病者;③ 患惡性腫瘤者;④ 溝通障礙者。
參照組:選擇常規護理干預。患者在門診就診期間核對其姓名,根據醫囑開具的藥物,告訴患者在院外遵醫囑用藥的必要性。針對記憶力差的患者,用記號筆在藥盒上幫助其標注用藥的信息。簡單說明在日常生活中可適當鍛煉,減少高脂、高膽固醇食物的攝入。
試驗組:在參照組基礎上,應用個體化延續護理的健康教育模式,內容如下。
(1) 幫助患者建立門診健康檔案。患者填寫相關信息,如家庭情況、年齡、認知程度等。以此為基礎,制定個體化延續護理計劃。主要是依據患者實際情況、疾病特點,設定不同階段的詳細健康指導內容、方式等。制作路徑表,并嚴格落實表格中的內容。對各項目進行逐一執行、核對,做好相關的標注工作。在檔案內記錄每次的隨訪結果,動態掌握患者病情改善情況。將每一次隨訪獲取的內容填寫到健康檔案中,以便隨時把握患者情況。
(2) 建立微信群聊。患者就診期間掃描二維碼進入微信群。醫護人員定期在群內發布高血壓的有關知識,強化患者對高血壓病因、病癥、危害、治療藥物的認知程度;提醒患者認真觀看推送的文章內容,加深記憶。借助微信群聊與患者在線上進行溝通,定期邀請專家開展線上講座,邀請患者參與,并在講座后以問卷形式讓患者作答,判斷其對相關內容的了解情況。能夠及時回答患者在群內的相關疑問。主動與患者溝通,詢問其當前用藥、飲食方面有無異常,了解其血壓波動情況。提醒患者每天在微信群內進行運動、用藥的打卡,監督其遵醫行為。
(3) 家庭訪視。在患者家庭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在其用藥1 個月左右,可前往其家庭中了解康復情況。幫助患者復查血壓,從血壓監測重要性角度為患者提供認知方面的干預。詢問患者遵醫囑用藥情況。分析患者存在的心理問題并及時疏導,告知患者堅持治療的必要性。提醒患者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形成科學、合理的飲食習慣,以免造成病情反復。
(1)患者依從性。以門診高血壓科室自制的患者依從性量表進行評定。包括:用藥依從、飲食依從、戒煙戒酒、運動依從等內容,每項分數記錄為0~100分。分數值高,提示患者依從性良好。
(2)血壓水平。對患者干預前、隨訪后的收縮壓、舒張壓進行測量,共測定3次,取平均結果。
(3)生活質量評分。按照健康指數簡表對該指標進行評定,主要是軀體、心理、社會功能等維度。每一項評分為0~100 分。分數值大,提示生活質量理想。
(4)患者滿意度。將自制的患者滿意度調查量表發放到78例患者手中,患者自行填寫。問卷總分為100 分。分數值大于80 分,說明滿意。分數值低于60 分,表示不滿意。分數值在60~80 分區間,表示一般滿意。滿意率與一般滿意率之和為總滿意度。
干預前,2 組患者依從性對比無統計價值,P>0.05。干預后,試驗組患者的藥依從、飲食依從相關評分均比參照組高,P<0.05。見表1。
表1 患者依從性(±s,分)

表1 患者依從性(±s,分)
?
試驗組患者滿意度比參照組高,P<0.05。見表2。

表2 患者滿意度[n(%)]
干預前,不同小組的生活質量評分無較大區別,P>0.05;干預后,試驗組分數大于參照組,P<0.05。見表3。
表3 生活質量評分(±s,分)

表3 生活質量評分(±s,分)
?
干預前,2組患者血壓水平對照未見突出差異,P>0.05;干預后,各組患者血壓指標均有明顯的下降趨勢,試驗組患者數值比參照組低,P<0.05。見表4。
表4 血壓結果(±s,mmHg)

表4 血壓結果(±s,mmHg)
?
高血壓作為常見的一種心血管相關慢性疾病,近些年臨床發病有明顯的升高趨勢,并且主要發病群體為中老年人。為避免患者病情復發,應制定科學的護理計劃,從認知層面增強患者的自護意識,以此維護其機體健康,提高其生活質量。
個體化延續護理主要是基于患者的個性化特征,在其居家用藥治療過程中,可通過健康檔案建立、定期隨訪等形式,為患者提供繼續護理服務。與常規的門診護理不同,此種形式連續性、針對性特征明顯,可從多維度提高患者的康復治療依從性。與此同時,在院外健康教育過程中,借助于微信、電話、家庭訪視的形式,能夠為患者持續輸出高血壓相關知識,從而強化其認知程度[6-7]。當患者掌握更多的疾病知識,會不斷轉變治療期間的態度,最終提高健康行為水平。利用個體化延續護理模式,提高患者對高血壓知識的掌握,引起患者對疾病的重視,進而提高用藥的依從性,改善病情。本研究發現,在干預前,各組血壓數據的對比并未顯示出明顯差異;干預后,2 組的收縮壓和舒張壓均有顯著下降,其中試驗組的下降幅度更大,試驗組患者滿意度比參照組高,P<0.05。說明個體化延續護理的應用可幫助患者控制血壓、提高其用藥依從性,并改善其生活質量。究其原因,此種護理形式主要是在院外開展,能夠基于多維度的方式,如電話隨訪、到家隨訪等,為患者提供連續、針對性的健康服務[8-9]。個體化延續護理能夠強化對患者認知方面的干預,使之形成正確的疾病觀、治療觀,從而養成良好的飲食、生活習慣。在此情況下,按時測定患者的血壓水平,了解其控制情況,能夠幫助其調整治療方案[10-11]。
綜上所述,個體化延續護理應用在門診高血壓病患者健康教育中,可提高患者的依從性、生活質量,并能較好地控制其血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