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榮華
(廣元市第一人民醫院,四川 廣元 628000)
骨質疏松是一種常見的疾病,特別是在老年人中更為普遍。骨質疏松會導致骨骼脆弱,容易發生骨折,嚴重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和健康。骨質疏松的病因可以分為內源性和外源性兩個方面。內源性因素包括年齡、性別、遺傳、內分泌因素等。隨著年齡的增加,骨代謝功能逐漸減弱,導致骨質疏松的風險增加。女性在更年期后雌激素水平下降,也容易出現骨質疏松。遺傳因素對骨質疏松的發病風險也有一定影響,有些人攜帶了易感基因,更容易患上這種疾病。內分泌因素如甲狀腺功能減退、性腺功能減退等也會導致骨質疏松的發生。外源性因素主要包括營養缺乏、缺乏運動、吸煙、酗酒等[1]。營養缺乏特別是鈣和維生素D 的不足會影響骨質的生成和維持,從而增加骨質疏松的風險。缺乏適量的運動會導致骨骼負荷減少,進而導致骨質丟失。吸煙和酗酒會影響骨質的形成和吸收,增加骨質疏松的發生率。由于骨質疏松的發生會造成骨骼結構破壞和骨折、炎癥反應、肌肉力量減弱和活動受限、神經系統的退行性改變等,增加了患者的疼痛程度,嚴重的疼痛會導致患者的治療依從性降低,同時還會增加身體應激反應,影響疾病治療效果[2]。為此,對2021 年11 月—2023 年11 月廣元市第一人民醫院骨科收治的58 例骨質疏松老年人采取了分組護理研究,詳細研究比較常規護理與疼痛護理在本病患者中的應用。
將2021年11月—2023年11月期間在廣元市第一人民醫院骨科接受治療的骨質疏松老年患者58 例開展分組研究,通過隨機數字表法將所有患者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患者29例。觀察組患者中有男性17例、女性12例,年齡在60~85歲,年齡均值為(72.50±2.30)歲;對照組有男患者16 例和女患者13 例,年齡范圍在60~86 歲,平均年齡為(73.00±2.40)歲,組間患者的臨床資料經過對比顯示(P>0.05)具有對比性意義。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則開展疼痛護理干預,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風險評估:在進行風險評估時,護理人員需要收集患者的病史資料、疼痛描述和相關病癥信息,包括疼痛的部位、持續時間、頻率和強度等。同時,還需要了解患者的生活習慣、飲食情況以及患有其他疾病或并發癥等因素,通過總結分析制定出合理性的護理計劃。
(2) 認知教育:通過向患者傳授相關知識,包括骨質疏松的病因、癥狀、潛在并發癥等方面的知識,幫助患者更好地理解自身疾病狀況,提高對疼痛的認知水平。此外,認知教育還可以通過心理輔導的方式,培養患者積極的心態,提高他們應對疼痛的能力。通過指導患者放松訓練、正念練習等技巧,幫助患者調整自身的情緒狀態,減輕疼痛對他們生活質量的影響。此外,認知教育還可以提供適當的藥物知識,讓患者了解骨質疏松藥物及其作用機制,以及合理用藥的注意事項。通過加強患者對藥物的了解,幫助患者更好地配合醫生的治療計劃,提高治療效果。
(3) 藥物鎮痛管理:首先,要了解不同藥物的鎮痛機制和作用方式,包括非處方藥和處方藥。其次,要根據疼痛程度和患者個體差異進行個體化的藥物治療方案制定,考慮藥物的劑量、給藥途徑和頻率。同時,應注意藥物的不良反應和相互作用,并進行必要的監測和評估。此外,還需與患者或其家屬進行有效的溝通,提供藥物信息和合理的期望值,以增加治療效果和患者的依從性[3]。
(4) 物理療法:通過局部的冷敷或熱敷可以有效緩解骨質疏松老年人的疼痛。冷敷可以減輕組織炎癥反應,縮小血管,降低組織滲出和水腫;熱敷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加局部氧氣和營養供應,有助于舒緩疼痛。利用磁場的生物學效應,可以改善骨質疏松老年人的疼痛癥狀。磁療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改善組織氧供和營養供應,從而緩解疼痛。通過應用電流刺激病患的神經和肌肉組織,可以減輕骨質疏松老年人的疼痛。電刺激療法可以改變神經傳導,減少疼痛信號的傳遞,同時還可以促進肌肉收縮,增強肌肉力量和穩定性。此外,通過施加外力,改變骨質疏松老年人的骨骼結構,減輕骨骼和關節的壓力,從而減緩疼痛。牽引療法分為機械牽引和手動牽引兩種形式,可以針對具體病情進行選擇和應用。通過手法的運用,刺激皮膚、肌肉和神經,改善骨質疏松老年人的血液循環和淋巴循環,促進代謝和康復,減輕疼痛。按摩療法可以通過多種手法,如揉捏、推拿、舒緩等方式進行,根據疾病的具體情況進行選擇和操作[4]。
(5) 意向轉移法:護理人員可以采用多種策略,如與患者進行愉快的對話,播放輕松愉快的音樂,展示患者感興趣的圖片或視頻等。通過這些方式,護理人員幫助患者將注意力從疼痛上轉移到其他感官刺激上,使其在一定程度上忘記或減輕疼痛的感受。護理人員可以根據患者的興趣愛好和個人特點選擇合適的刺激方式,如觀看老年人喜愛的電視劇或綜藝節目,聽取他們喜歡的音樂,或者與他們談論他們感興趣的話題等。此外,護理人員還可以通過輕柔按摩、給予溫暖的觸摸或者提供舒適的環境等方式,進一步促進意向轉移的效果[5]。
(6) 放松療法:骨質疏松老年人可以通過深呼吸和腹式呼吸來調節呼吸節律,放松身體和放松緊張的心情。呼吸放松法可通過慢慢吸氣和深長呼氣的方式,引導患者放松身體,減輕疼痛感。心理放松法主要通過放松練習和心理疏導來緩解骨質疏松老年人的疼痛。如深度放松練習、正念和想象放松法等。這些方法可以幫助患者轉移注意力,減少焦慮和抑郁,提升情緒和心理狀況。
(1) 評分指標:內容包括護理管理質量、患者對疾病認知度以及護理依從性,評價采用院內自制調查問卷表,單項指標的總分值為10 分,分數越高則表示指標越好。
(2) 疼痛程度:采取視覺模擬(VAS)量表進行評價,最高分值10分,得分越低表示疼痛越輕。
(3) 焦慮程度:采用漢密頓(HAMA)量表進行評價,滿分100分,分數越低焦慮越輕。
(4) 將2 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進行進一步對比。
(5) 生活質量:運用SF-36 量表開展評價,總分值100分,分數越高則表示生活質量改善越好。
本研究采用SPSS 25.0 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對于符合正態分布計量數據,采用平均值加減標準差(±s)進行描述和t檢驗;計數指標采取n(%)/χ2描述與檢驗。P<0.05表示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護理前,2 組的各評分指標結果對比差異較小(P>0.05);與對照組護理后的評分指標結果相比,觀察組患者護理質量和患者認知度已顯著提升,患者的護理治療依從性也明顯增強(P<0.05)。見表1。
表1 2組評分指標對比(±s,分)

表1 2組評分指標對比(±s,分)
?
2 組患者護理前的疼痛程度、焦慮程度及生活質量評分結果對比無差異(P>0.05);但與對照組護理后結果比較,觀察組患者疼痛和焦慮程度均顯著減輕,且發生的并發癥較少,最終生活質量也明顯提高,(P<0.05)。見表2。
表2 2組指標對比(±s)

表2 2組指標對比(±s)
?
骨質疏松是一種常見的老年疾病,其發病機制復雜且多樣化。而疼痛是老年骨質疏松患者常見的癥狀,更是影響疾病治療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疼痛發生因素主要包括骨質疏松引起的骨骼結構破壞和骨折,壓力和炎癥反應導致的疼痛感知增加,肌肉力量減弱和活動受限,神經系統的退行性改變等[6]。首先,骨質疏松導致骨骼結構破壞和骨折,使得老年人的骨骼容易受到外界的壓力和沖擊,從而引發疼痛。其次,骨質疏松會引起骨組織的炎癥反應,導致疼痛感知增加。老年人骨質疏松的發展過程中,肌肉力量逐漸減弱,活動能力也會受到限制,這些因素都會導致疼痛的出現。最后,老年人的神經系統會出現退行性改變,神經纖維的數量和質量下降,對疼痛的感知能力也會減弱,從而使得疼痛感覺更加明顯[7-8]。為進一步減輕骨質疏松老年患者的疼痛程度以及促進疾病治療效率,我院對骨質疏松老年患者開展了疼痛護理干預,且最終獲得了較好的干預效果。該管理模式主要是通過對患者的詳細評估,護理人員可以判斷患者是否存在疼痛風險,并且根據評估結果制定適合患者的個體化護理計劃。通過傳授相關知識、提供心理輔導以及藥物指導,幫助患者增強對自身疾病和疼痛認知的能力,提高應對疼痛的能力和生活質量。通過情緒調節、認知重建、信息教育和情感支持等方面的內容,可以幫助老年人減輕疼痛,改善其心理狀態。通過藥物鎮痛、物理療法、意向轉移和放松療法等手段的綜合應用,可以幫助老年人減輕疼痛癥狀,減少并發癥發生,提高生活質量[9-10]。
綜上所述,疼痛護理在骨質疏松老年人護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優勢。它可以減輕老年人的疼痛感受,提高生活質量,促進康復和恢復,增加活動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預防并發癥的發生,保護老年人的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