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生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沒有交往,沒有互動就不存在教學。但班級學生人數,師生互動效果,影響到學生學習思維能力、人文素養的提高及個性、認知、情感和技能的協同發展。那么如何在大班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呢?作為一線教師,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嘗試。
一、合理分組
英語教師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英語素養、個性愛好等因素的基礎上,將男生和女生、基礎較好的和有一定學習習慣問題的、性格內斂的和性格活潑的分到一個小組,形成多種互補。為評價方便,可以每個小組固定人數, 明確組長。根據教學內容、學習時間、特殊情況設置可以分成同桌兩人小組,討論交流前后四人小組,對話合作相鄰課桌六人小組。同時小組活動時,課桌椅的擺放也可以在提高小組合作學習效率的前提下多種多樣,分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意協調小組人員的分層搭配。
二、合理分工
小組確定、學習內容明確之后,被賦予學習任務的小組、組內成員要在學習前及學習過程中分工明確到每一個成員。誰負責監督,誰負責記錄,誰負責搜集整理,誰負責組織等,都要在合作過程中明確下來。這樣才能確保合作的有效有序。
三、小組合作學習
(一)合作學習英語單詞
比如八年級上冊英語單詞dangerous,這個單詞,對于學習方法不正確、記憶力不太好的學生來說,就比較難。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來引導學生學習。首先教師檢查基礎較好的組員對于該單詞的發音。然后讓組長在組內發揮小老師的作用,開展小組學習,最后以小組競賽的方式檢查學習效果。這樣既增加了學生的口語訓練,還培養了學生的語感,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在小組合作中輕松學會了單詞。
(二)合作完成作業的校對或錯誤的批改
學生除了核對答案,完成作業的校對,還要在小組內討論沒有把握的題目,最重要的是相互能解答不會做的題目,以達到人人會每一道題。以一次能力測評為例,教師講評試卷,課堂上因時間限制,一般會針對一些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答疑。但每個學生反映在試卷上的錯題類型各不相同,教師這時候就可以分組批改,讓該題目解答正確的學生,通過講解、指點的方式幫助有錯誤的學生糾錯,促使學生相互探討,共同訂正本次試卷上的錯誤,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合作表演
小組合作學習中,合作表演是常見的學習方式之一。比如合作對話A:Good morning, MISS Li. Do you see an ID card? B:Let me see. Ok. Is this yours?再比如角色表演 ,也是一種常見的合作表演方式之一。還有情景短劇,同樣是一種可以引入課堂的合作表演方式。另外,教師在學生合作學習過程中起著重要的引導作用。比如教師要設定一定情境,讓所有學生參與進來,為學生提供學習的平臺和鍛煉的場景。
(四)合作總結語法項目
在歸納總結某一語言結構的功能或用法的學習時,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總結語法項目的構成及用法。這樣既加深了學生對語法知識的理解,又提高了學習效率,讓記憶更牢,語法知識更完善。
(五)合作回答問題
閱讀課需要學生閱讀完成后回答問題,教師可以安排以下小組任務。1.教師提出問題。2.讓學生獨立思考三到五分種。3.小組內集體列出答案要點。4.學生獨立完成任務。5.小組展示答案。6.全班核對答案。任務明確后,小組可以根據任務進行合作,共同討論后回答問題。
四、合理評價
學生分組后,小組學習效果如何,組內成員提高到什么程度,都需要教師及時評價,這樣小組合作學習的每一個成員才能通過同學的評價、組長的評價、競爭小組的評價、教師的評價來判斷自己近段時間的進步程度,從而找到自信或明白自己與他人之間的差距。將小組作為一個整體,給予小組中任何一位學生得分作為集體加分項,這種教師借助形勢變化,因校因班因人的具體情況不同而開展的激勵方式之一是教師經常使用的手段。教師要對學生的合作情況進行合理評價,以便于學生在今后的小組合作中適時調整,達到更大的進步。
五、教師的角色轉變
首先,教師必須深入到每個小組,認真仔細了解小組每一個成員的狀態。其次,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的角色既是朋友又是旁觀者,更是組織者,是導師也是顧問。必須說明的是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教師要認真觀察每個學生的狀態,適時提供必要的幫助與指導。此外,教師也要及時充電,更新教學理念,積極提升自己的能力。
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標積極倡導的適合學生個性發展的有效學習方法。它可以激發調動每一位學生學習的熱情和主動性,拉近了師生關系,更新了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協作能力。在初中英語課堂中采用小組合作學習,可以促使學生自主學習,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成為對自己學習負責的執行者,在學習實踐中學會學習,在達成目標的同時,實現自我,超越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