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建 張同燕
為學習借鑒夏邑縣農廣校的發展經驗,加快推動上海市9個涉農區農廣校的建設進程,根據中央農廣校的統一部署,上海市農廣校牢牢把握“真學習、促轉化、重實效”的總要求,通過組織自身學習探討、有關文件下發至各區農廣校和農民培訓單位傳遞學習等形式,形成體系齊學共研的濃厚氛圍。
一、體系齊學齊研,推動基層建設
接到中央農廣校轉發的學習通知后,上海市農廣校第一時間召開支委會,深入探討如何有效地開展此次專題學習活動。會議上,領導班子成員首先對中央農廣校的調研報告進行了認真學習,并就本校與夏邑縣農廣校之間的差距進行了深入分析。隨后,立即下發通知給9個區農廣校、農民培訓單位,要求各基層單位,務必要學懂弄通、學深悟透、學以致用,不斷拓展學習廣度深度。各區積極響應,召開專題學習會議,將學習活動精神傳達,各區認真梳理階段性農民教育培訓工作,對標先進理成效,找差距,改進提升抓長效,掀起了向河南省夏邑縣農廣校學習的熱潮。
二、學習工作深度融合,扎實做好轉化運用工作
(一)增強人才意識,進一步抓好師資隊伍建設
上海市浦東新區農廣校一貫堅持以“功以才成,業由才廣”為本校師資人才隊伍理念。當前,浦東新區農廣校隊伍建設涵蓋了校內和校外兩個方面,校內將通過師資培訓、專題學習、說課大賽等形式為專職教師提供學習機會和展現才能的舞臺,建立起一支具備高度專業素養的師資隊伍。同時,還將在校外優秀學員、大專院校優秀教師和經營主體中甄選師資作為兼職教師,共同為教育培訓事業的發展注入強大的動力。浦東農廣校深刻明白在師資隊伍中,管理人員是培訓隊伍的“火車頭”,管理人員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培訓質量。因此浦東農廣校不斷加強對管理人員隊伍的建設,不斷提高管理人員的自身素質和業務能力,從而創造更多的優質培訓,準確把握鄉村振興和培訓管理兩個領域的重點、熱點,為開展高質量培訓打下基礎。
(二)強化政府支持,穩步提升收入水平
政策先行是推進高素質農民培育的根本保障。上海市金山區發展改革委、區財政局、區農業農村委啟動新二輪《金山區高素質農民社會保險補貼管理辦法》(2021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穩步提升高素質農民群體的收入水平,激發高素質農民群體活力。三年來,累計1387人次享受了高素質農民社保補貼,補貼總額累計1200萬元。為進一步建立健全農業人才引進和人才管理保障機制,全面建設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先行區,金山區委辦、區府辦聯合印發了《金山區關于加強農業人才引進和激勵的實施辦法》,13位高素質農民被列入第一批金山區農業人才激勵對象,深入持續有效開展農民教育培訓,培養具有“領頭羊”特質的農業人才,整體帶動了金山區鄉村振興的產業發展,上下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更是實現了更大作為的良性循環。
(三)靈活轉換培訓機制,創新教學模式
上海市松江區農民教育培訓在各級領導的重視和支持下,靈活轉換培訓機制,把農民教育培訓任務交由農聯社承擔,創建全市范圍內第一家農民專業合作聯社,教學模式借鑒日本農協、臺灣農會的成功經驗,運用農閑集中理論培訓與農忙季節性開辦農民田間學校現場指導及科技入戶指導相結合的方法精心安排授課,并通過開設農技專家門診、服務熱線和開展科技下鄉、基層科技人員、現場觀摩等活動模式,讓培訓足跡遍布區域內每一個角落,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的農民培訓教學模式。
三、注重學習實效,聚焦主責主業
河南省夏邑縣農廣校的成功經驗涵蓋了工作理念、思路和方法等多個層面,這些先進理念和實踐經驗,為上海市農廣校打造“雙了解、雙服務”支部品牌建設提供了寶貴啟示和借鑒。下一步,上海市農廣校將繼續認真學習夏邑縣專題報告精神,結合工作實際,扎實抓好各項工作。
(一)摸清培育需求,延伸培訓內容
通過學習河南夏邑縣專題報告,為充分發揮農廣校農民教育培訓主渠道作用,圍繞推動上海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12個方面的重點任務,加強與農委系統機關處室和相關行業單位、各區農民教育培訓單位、人社部門、農業科研和教育部門的溝通,廣泛開展調研,摸清鄉村人才培育的實際需求,突出糧食蔬菜保供、設施農業、數字農業、產業聯合體、鄉村產業融合發展等培訓內容,做到培訓內容更加精準,培訓需求更貼實際。
(二)緊盯重點項目,創新培訓形式
對鄉村產業帶頭人“頭雁”培育、“菁鷹”培養、農業經理人培育項目,要進一步明確培育目標,精準遴選對象,突出培訓主題,細化實施方案。對農民技能等級認定、農業行業職業技能大賽、首席技師與技能大師工作室選拔培養等項目,要站在全市農業技能人才培養提質增效的高度,統籌考慮選拔、培養、使用等環節,做好頂層設計,分步實施。要創新培訓形式,主動對接政策信息、技術指導、平臺交流等跟蹤配套服務支撐。要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培訓手段,開展短視頻制作和互聯網技術應用等培訓,探索多媒體運用,創建“上農”融媒體,開發線上課程資源,豐富在線學習形式。
(三)完善管理制度,拓展培訓路徑
針對2024年系統培訓項目整合,上海市農廣校培訓項目成倍增長,多位老同志退休,人手相對緊張等實際困難,提前做好工作謀劃。一是以“全成本預算績效管理”的理念修訂學校培訓項目管理辦法;二是與相關部門對接,合理安排人員、時間、師資等,組織開展市農業農村委系統黨員、駐村指導員、三峽移民工作管理人員等培訓項目,盡全力完成培訓任務;三是強化與市合作交流辦、農業教育科研院所以及兄弟省市農廣校的聯系,主動服務農業人才培養,開展農技推廣、對口幫扶、“耕耘者”振興計劃等培訓,發揮服務三農橋梁紐帶,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豐收。
(作者單位:上海市農廣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