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博云 茅慧慧 董路 鄒勤
象山縣是“中國柑橘之鄉”,多年來,深入實施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柑橘品種結構調整,推動產業轉型升級。2001 年,象山縣選育試種中國第一棵紅美人柑橘;2008 年,試驗全國第一個紅美人柑橘大棚設施完熟栽培技術;2013 年,大面積示范推廣紅美人柑橘及綠色高效種植模式,全縣進入紅美人柑橘迅速發展期。目前,浙江省“紅美人”栽培面積達到12萬畝,產值近15億元;全國“紅美人”總栽培面積超70萬畝,投產面積超15萬畝,產值超50億元。二十余年,一個新興柑橘品種的崛起之路,一張象山閃亮名片的鑄就歷程,引領廣大柑橘戶走上共同富裕的康莊大道。
一、政府統籌、社團加持做大做強產業
象山縣成立縣委書記任組長的象山紅美人柑橘產業高質量、高水平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縣長為組長的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加強紅美人柑橘產業發展頂層設計。制定《建設全國一流柑橘產業強縣意見》,出臺現代種業發展、品牌建設、柑橘氣象指數保險、“紅美人”柑橘產業發展扶持辦法等配套政策,每年安排專項資金 1000萬元支持紅美人產業發展。組建擁有近 650 個會員的象山縣柑橘產業聯盟,建立幫扶弱小散橘農社會組織,培育發展綠色食品認證會員單位 14 個、“品字標浙江農產”認證會員單位 1 個,引領紅美人柑橘產業走上組織化、生態化、品牌化道路。
二、以品種絕對領先打造產業“芯片”
把科技作為產業發展的第一推動力,牢牢掌握品種的話語權。與院所建立技術合作交流關系,組建象山縣柑橘研究所,培養赴日柑橘研修生 300 余人及一批鄉土專家,開展種苗培育、種植技術攻關,占領柑橘種苗制高點。建成國家級柑橘雜交育種基地、種質資源圃、無病毒采穗圃 6 個,擁有自主雜交后代單株超 6000 個,保存國內外柑橘良種 200 余個,儲備極具推廣價值新品種 20 余個,象山成為全國柑橘品種數量保存最多的縣,被認定為“全國柑橘良種擴繁基地”。健全品種質量管理體系,開展紅美人柑橘病毒病無償檢測,建立無病毒種苗全程追溯系統和賦碼監管系統,確保種苗性狀長久優良。
三、“三化”協同提升產業發展質量
聚焦“標準化”, 出臺《“紅美人”橘橙等級與包裝儲運》國家團體標準,全國首個“紅美人”柑橘設施綠色栽培省級地方標準,制訂并推廣“紅美人柑橘設施越冬栽培技術標準”“紅美人柑橘標準化生產技術規范”等,建立產加銷全程系列標準規范。聚焦“數字化”,實施數字農業“1121”工程,建成柑橘產業大腦,探索紅美人 5G+ 區塊鏈追溯試點,實行“一標兩碼”(地理標志+追溯碼+防偽碼) 質量管控,規?;_展橘園數字化提升改造,構建種植精準化、生產智能化、質量可追溯的體系。聚焦“生態化”,實施肥藥兩制改革,創新柑橘“生草栽培+割草覆蓋”等以草治草、以草培肥等新型栽培模式,推廣水肥一體高效施肥等技術,構建全鏈無盲點的監管長效機制。在2019 年浙江農業之最紅美人柑橘擂臺賽上, 象山選送的紅美人獲得綜合品質和糖度雙擂主。
四、實行全方位互動培植品牌價值
委托浙江大學品牌研究中心編制《象山柑橘區域公用品牌戰略規劃》,注冊“象山柑橘”“象山紅美人”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創建國家象山柑橘區域公用品牌培育提升標準化示范區,建成象山柑橘地理標志運用促進工程,形成“萬象山海、橘香人間”品牌體系。推出“愛象山更愛紅美人”系列包裝,構建“線下體驗、線上推廣”的品牌立體傳播模式。一方面在線下,連續六年舉辦象山柑橘文化節,舉行象山柑橘公用品牌上海、杭州推介會,發展盒馬鮮生、百果園等品牌店營銷平臺,借助中央和省市電視臺、以及高鐵等媒體開展品牌宣傳,探索全過程浸入的象山紅美人認領活動。另一方面在線上,與阿里建立象山紅美人知識產權保護服務合作關系,開展電商平臺商品打假和品牌保護相關工作,創作創意廣告片展開新營銷。開設電商平臺公用品牌官方旗艦店,舉辦“淘寶直播”明星、網紅帶貨活動,以“1+N”的直播矩陣模式,開展天貓芭芭農場“象山紅美人”專題營銷。同時,支持發展自媒體加強宣傳,提升品牌辨識度和價值,象山柑橘品牌評估價值近 25 億元。
五、打造鏈式培訓源源不斷輸送產業人才
“鏈式”培訓,顧名思義,為對接“紅美人”全產業鏈發展衍生出一個一站式服務培訓模式,即常態化面向橘農提供柑橘文化宣傳、種苗選擇、農資供應、種植技能、檢驗檢測、品牌塑造、產品銷售等一系列幫扶指導和服務培訓,讓進入“紅美人”產業的廣大農民即刻享受到一站式服務培訓的成果。
象山縣創建集教學、研討、展示功能于一體的象山柑橘學院,建立院士團隊專家工作站、省柑橘研究所象山分所,評選柑橘鄉土專家和象山柑橘師傅,開展面對面、點對點和跟蹤服務的培育實訓。一是把培訓班辦到鄉鎮、村、合作社、示范基地、農民家門口,特別是到村級培訓,利用晚上辦班,這樣既不影響生產,參加培訓到位率又高,培訓覆蓋面大大提高。二是采取課堂理論培訓、課外田頭實訓的方式,技術培訓都到現場進行修剪、病蟲害鑒別、測土等示范,提高了培訓效果。三是引進來“教”送出去“學”相結合,積極構建“產研學用”一體化人才培育體系,創新實施柑橘赴日研修生制度,到日本“田間學?!毖行迣W習柑橘技術。柑橘研修生與縣內的柑橘專家一起積極參與新品種選育、推廣、換種等工作,為提升柑橘產業優勢發揮著重要作用。四是帶頭人“做”,挖育一批“土專家”,形成“點亮一盞燈、照亮一大片”的示范效應。截至目前,已經評選出鄉土專家30名?!巴翆<摇鳖櫰肥窍笊娇h第一批赴日研修生,歸來后在家門口建立象山柑橘技術服務中心,舉辦了40多期技術培訓,帶動全鄉19個村共同發展“紅美人”產業。曉塘鄉月樓村 460余戶農戶,近一半農戶從事柑橘生產,種植紅美人柑橘700余畝,通過“合作社+基地+農戶”利益聯結模式,畝均創收超 8 萬元。
象山縣“紅美人”正引領全國柑橘產業鏈條迭代革新,“鏈式”培訓為“紅美人”產業源源不斷地輸送各式人才,成為產業鏈條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人才推動產業蓬勃發展,產業發展又反哺人才隊伍培育,兩者相輔相成,雙向奔赴。象山縣的農民培訓“紅美人長紅,全鏈式有功”入選浙江省農業農村廳公布的第一批省級農民培訓促富品牌。
(作者單位:浙江省象山縣農業農村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