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全智
(酒泉市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有限公司蘭州分公司,甘肅 蘭州 730050)
S工程設計供水范圍主要為D河灌區D河以西、D河以東鐵路以北1.725萬hm2農業灌溉。
工程設計基準年為2020年,設計水平年為2030年。根據GB 50288-2018《灌溉與排水工程設計標準》中規定“噴灌、微灌灌溉方式下,灌溉設計保證率85%~95%”[1]。受水區屬極度干旱地區,結合實際水情,綜合分析確定D河灌區農業灌溉供水保證率為85%。
擬建S工程斷面位于D河水庫下游總干渠K10+022和K11+084處,從D河灌區總干渠引水,因此本次需水預測地表水受水區設計水平年按D河水庫取水口斷面為計算斷面;機井開采地下水取水口斷面以井口為計算斷面,供水能力分析時,地下水和中水均采用折算到D河水庫斷面的水量。
2.1.1 人口發展預測
通過對H市2018—2020年國民經濟統計年鑒整理分析,預測2030年H市行政管轄的人口總數為19.13萬人,2030年H市人口城鎮化率為85%。
2.1.2 工業發展預測
根據《H市城市總體規劃(2013—2030)》,預測2030年第二產業增加值的比例按照30%計算,工業增加值為147.92億元。
2.1.3 旅游業發展預測
根據《H市城市總體規劃(2013—2030)》,確定本次設計采用全年旅游接待人次為1150萬人,全年平均旅游當量人口為3.19萬人。
2.1.4 大、小牲畜發展預測
結合《H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經計算,確定設計水平年2030年供水區大牲畜數量增加至1.3萬頭,小牲畜62.37萬只。
2.1.5 城市生態發展預測
根據《H市城市總體規劃(2013—2030)》,至2030年,H市公園綠地面積達到264hm2,廣場道路面積達到383hm2,年內用水天數為240d。
2.2.1 灌溉面積
基準年受水區有效灌溉面積2.421萬hm2,人工生態林灌溉面積0.316萬hm2。根據相關規劃設計水平年嚴格控制農田有效灌溉面積2.421萬hm2不再增加,人工生態林面積根據《H市水資源合理利用與生態保護綜合規劃(2011—2020年)》,2030年達到0.336萬hm2。
2.2.2 節水灌溉模式
受水區現狀2.421萬hm2的灌溉面積,在H市生態規劃實施后滴灌面積0.577萬hm2,管灌面積0.667萬hm2,渠灌面積1.177萬hm2,48.62%的灌溉區域為傳統的大水漫灌,0.336萬hm2人工生態林為渠灌方式。
根據目前農業發展方向和灌區適宜的田間節灌模式,設計水平年0.266萬hm2仍然采用傳統渠灌方式;對于灌區內分散農戶種植的耕地0.431萬hm2,采用管灌方式灌溉;種植大戶經營的耕地均采用滴灌灌溉,到2030年發展滴灌面積1.725萬hm2。
基于現狀年用水水平分析,城鎮居民日均用水量100L/人,農村居民日均用水量46L/人,大牲畜日均用水量55L/頭、小牲畜9L/只,第二產業(包括建筑業)23.6m3/萬元增加值,旅游業日均用水量為260L/床,城市生態面積日均用水量2.0L·m-2。
參考相關規范取值范圍,見表1,考慮到人均生活水平提高,城鎮和農村人口用水定額進一步提高,預測至2030年城鎮人口綜合生活用水定額120L/人/d,農村生活用水水平達到G省平均水平農村人口生活用水定額為60L/人/d,大牲畜用水定額為60L/人/d,小牲畜用水定額為10L/人/d。
表1 城鄉生活、三產、城市生態用水定額規范取值參考表[2-4]
工業用水定額以《H市2030年水資源管理控制指標》中工業萬元增加值用水量60m3/萬元為控制,同時考慮到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的大幅提高和節水工藝的改進,至2030年工業萬元增加值用水量由現狀的23.6m3/萬元降低至15m3/萬元。旅游業考慮到基礎設施和接待容量的顯著提升,由現狀的260L/床/d增至290L/床/d。城市廣場道路澆灑和綠地灌溉單位用地用水量仍為2.0L·m-2·d-1。各行業用水定額預測值均介于規范取值范圍之內。
2.4.1 灌區規模及種植結構調整
灌區規模及種植結構調整見表2。
表2 灌區種植結構調整表
2.4.2 現狀灌溉制度
灌區現狀渠灌和管灌灌溉制度見表3。
表3 灌區現狀渠灌和管灌灌溉制度表
根據現狀作物比例及灌溉定額確定綜合凈灌溉定額為6300m3·hm-2,林地凈灌溉定額為4500m3·hm-2。
2.4.3 設計灌溉制度
根據《G肅省行業用水定額(2019版)》及《行業用水定額第1部分農業用水定額(DB 62/T 2987.1-2019)》《J市行業用水定額(2020)》等規范,結合地方實際,設計D河灌區設計水平年2030年灌溉制度,渠灌和管灌的灌溉制度繼續采用現狀灌溉制度,大田滴灌灌溉制度詳見表4。
表4 2030年灌區設計灌溉制度表
灌溉制度調整后,作物綜合凈灌溉定額由現狀的6300m3·hm-2調整為5160m3·hm-2,林地凈灌溉定額不做調整,仍為4500m3·hm-2。
不同灌溉方式渠道、管道水利用系數見表5,設計水平年灌溉水利用系數見表6。
表5 不同灌溉方式渠道/管道水利用系數表
表6 設計水平年灌溉水利用系數表
生活、工業等行業輸配水管網漏損率由12%降低為8%。
以地表為界面,以D河水庫取水口斷面為邊界[5]在給定的設計水平年內,進行水量供需平衡分析。
2030年D河灌區骨干工程末端需水量為25578萬m3,詳見表7。
表7 D河灌區(D河水庫斷面)需水量預測成果表
2020年,H市蓄、引水工程及機井工程供水總量為2.75億m3,其中地表水2.07億m3,地下水0.68億m3。扣除N灌區引水工程供水0.262億m3,D灌區可供水總量為2.488億m3,現狀調蓄工程可供地表水為1.8466億m3,地下水0.64億m3。
現狀年中水利用率為20%,根據相關規劃,在“十四五”期間,H市新建多條中水回用管道使得中水回用率調高到49.6%,城市生活用水863萬m3,排水量占用水量的60%,因此2030年,城市污水處理廠可供中水量0.0257億m3。
D灌區設計水平年需水量25578萬m3,其中農田及林草灌溉需水量為18662萬m3,生活及工業需水量為3978萬m3,人工生態需水2938m3。
經對設計水平年水量供需平衡分析,D河灌區設計水平年總供水25123萬m3,缺水454萬m3,見表8。
表8 設計水平年水量供需平衡分析表
從以上供水水量平衡分析結果可以看出,設計水平年,灌區全年毛供水量不能滿足灌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水量,其主要原因為地表水現狀的D河水庫調蓄能力不足,供水能力有限,因此僅通過對灌區采取節水工程措施很難達到減緩地下水量的目標,需要增加地表調蓄設施來提高地表水的利用程度,從而置換地下水的開采,維護生態綠洲穩定。
D河水庫位于G省H市區西南36km處的D河峽口,是一座以防洪、灌溉、排沙為主兼顧發電的中型水庫,總庫容4640萬m3,主壩最大壩高56.8m,壩頂高程1432.3m,最低運行水位1405.0m,設計洪水位1429.22m,2019年對D河水庫除險加固后,校核洪水位由1431.85m調整到1431.23m,水庫汛期為6月20日—9月10日,其中,主汛期為7月11—8月20日,防洪限制水位1426.0m,初、末汛期分別為6月20日—7月10日、8月21日—9月10日,防洪限制水位為1428m。水庫按百年一遇洪水標準設計,2000年一遇洪水標準校核。
根據《D河水庫大壩安全鑒定報告書》和《D河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初步設計報告》,D河水庫總庫容4640萬m3,由于泥沙淤積,現狀剩余總庫容2622萬m3,庫容減少了2000余萬m3。水庫興利庫容由原設計的3827萬m3減少至現狀的2573萬m3,減少1254萬m3,興利庫容損失了34%。
D河徑流主要由大氣降水和冰川融雪水補給,徑流年內分配不均,其中4—8月占全年徑流量的57.14%,連續最枯月出現在12月—第2年2月,徑流占全年徑流量的13.51%,其他4個月徑流量占全年徑流量的29.35%。據多年資料統計,7月水量占年水量的比重最大,其次為4月和8月,1月最小。全年最大流量多發生在7—8月,最小流量發生在1月。根據水文計算成果,P=85%時設計徑流年內分配成果見表9,多年平均徑流年內分配表見表10。
表9 P=85% D河水庫斷面設計徑流年內分配成果表
表10 多年平均水庫斷面設計徑流年內分配成果表
根據近年來D河水資源管理局的補水資料,確定本次受水區的補水時段,由于冬季補水渠道無法運行,因此在當年11月、12月以及第2年1月不予補水,其他月份根據用水過程予以適當補水,總補水量為4000萬m3。
按照水庫各月(水面蒸發量-陸地蒸發量)×各月平均水面面積的公式,計算蒸發量。根據H市氣象站1971—2014年共44年資料統計,年降水量僅為43.2mm,年蒸發量2505.1mm,當地蒸發量折算為水庫水面蒸發量的折算系數為0.54,計算各月水庫蒸發增損值。
水庫逐月的滲漏損失量按照經驗概算公式:
W年滲=k×F庫
式中,W年滲為水庫年滲漏損失;k為經驗取值,取0.5(中等地質);F庫為水庫年平均庫面面積。
4.5.1 調洪原則
D河水庫汛期為6月20日—9月10日,其中,主汛期為7月11日—8月20日,限制水位為1426m;初、末汛期分別為6月20日—7月10日、8月21日—9月10日,限制水位為1428m。
當洪水達到或接近設計標準100年一遇洪水或輸水洞泄流能力不足,致使庫水位超過汛限水位時,應立即開啟排沙泄洪洞,泄水總流量應低于160m3·s-1。逐步使水庫水位盡快降到汛期水位1426m以下。當洪水大于設計標準100年一遇洪水,庫水位達到或超過1428m時,此時水庫進入警戒狀態,排沙洞、溢洪道、輸水洞按設計泄量泄洪,泄水總量應低于180m3·s-1,逐步使水庫水位降到汛限水位1426m以下。
當庫水位達到或超過1429.22m時,此時水庫進入緊急狀態,排沙泄洪洞、溢洪道、輸水洞按最大泄量泄洪,使水庫水位盡快降到汛限水位1426m以下。
4.5.2 起調庫容確定
根據D河水庫的調洪原則,結合水庫實測的水位-庫容曲線確定水庫防洪限制水位1426m對應的庫容為1067萬m3,本次調節計算以6月汛期開始調算,起調庫容為1067萬m3。
H市D河水庫主要承擔H市城鄉生活、工業及D河灌區農田、林草灌溉供水。2030水平年,受《H市水資源合理利用與生態保護綜合規劃》和《J市水資源配置方案》的約束,根據D河水庫調節計算,在P=85%的來水條件下,D河水庫可供水量19133萬m3,水庫供水缺口7111萬m3,難以滿足D河灌區灌溉需水,河道棄水751萬m3。在多年平均條件下,D河水庫可供水量22911萬m3,水庫供水缺口4607萬m3,難以滿足D河灌區灌溉需水,河道棄水2623萬m3。為保證灌區各行業用水,需開采地下水和利用中水回用來補充水源,詳見表11、表12。
表11 2030水平年D河水庫可供水量調節計算表(P=85%)
表12 2030水平年D河水庫可供水量調節計算表(多年平均)
根據水庫調節計算,P=85%時,D河水庫供水能力19133萬m3,供水缺口7111萬m3,可利用其他水源供水6362萬m3,S工程建設后可收集棄水751萬m3,滿足水量平衡;多年平均情況下,D河水庫供水能力22911萬m3,供水缺口4607萬m3,可利用其他水源供水3858萬m3,S工程建設后可收集棄水2623萬m3,滿足水量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