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貝貝 程嬌
摘要:文章介紹了沂蒙革命紀念館的基本情況,賞析了張元壽、朱瑞、趙镈等烈士生前使用過的皮質革命文物,在此基礎上提出針對皮質文物展示的策略,認為應堅持教育性、觀賞性、科學性的原則,采取主題展示、場景再現和多媒體互動的手法;針對皮質文物保護,分析了其材質特點和保護難點,并提出了防御性保護和修復性保護的具體對策。
關鍵詞:皮質文物;革命文物;展陳策略;保護對策
文物作為歷史的見證,承載著一定歷史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各個方面的信息,是我們認識和了解歷史的重要載體。新中國的成立是無數革命先烈的鮮血與生命換來的,他們在革命斗爭中使用過的物品,見證了中國共產黨人不屈不撓的革命精神,承載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記憶。沂蒙革命紀念館,作為收藏和展示沂蒙地區革命歷史遺物的重要場所,其館藏的革命文物為研究當地革命文化及中國革命歷史提供了珍貴的實物依據。
沂蒙革命紀念館位于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是由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批準建設的綜合性革命歷史紀念館。紀念館占地面積3.4萬平方米,建筑面積5萬平方米,共收藏革命文物458件。沂蒙革命紀念館所在的臨沂,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谷諔馉幒徒夥艖馉帟r期,臨沂根據地420萬人口中,有21.4萬人參軍,120萬人支前,涌現了10.5萬名烈士?!翱谷湛4濉睖Y子崖、“紅嫂”王換于、“沂蒙母親”、“沂蒙六姐妹”等一大批先進典型在這里產生,展現了“黨群同心、軍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的偉大沂蒙精神[1]。沂蒙精神深深植根于沂蒙大地,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張元壽烈士用過的手槍套與公文包
張元壽(1913—1947年),福建永定人,中國人民解放軍將領,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1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曾在紅軍和八路軍任供給干部,長期從事后勤保障工作。皖南事變后,張元壽任新四軍師部參謀長、軍區參謀長等職。解放戰爭時期,在華東軍區任職,1947年在執行任務中不幸壯烈犧牲。

沂蒙革命紀念館收藏有張元壽生前使用過的手槍套(圖一)和公文包(圖二),均為珍貴的三級革命文物。手槍套是張元壽烈士生前極為珍視的隨身物品,采用牛皮制成,手工縫制,套體呈長方形,開口處系皮革束帶,手槍套表面粗獷樸實,線跡整齊流暢,皮面經歲月洗禮呈現黝黑色調,仍可辨認出皮革特有的紋理。造型簡單實用,右側配有固定槍支的皮扣。公文包以黑色牛皮制成,矩形硬殼結構,內有文件隔層,大小適中,肩挎式,挎帶一側已斷裂,使用痕跡明顯,皮革表層有摩擦磨損和褶皺,體現了其主人勤勉工作、忙碌奔波的生活狀態。張元壽同志長期在后勤戰線上工作,經他過手的糧、錢、物不知其數,但他從不私自動用一分。公文包簡樸實用的樣式,與烈士樸實無華的工作作風相得益彰。
(二)朱瑞同志使用過的文件包
圖三為館藏朱瑞同志生前使用過的文件包,該文件包為二級革命文物。它以深褐色牛皮制成,包身手工縫制,呈長方體,開口處有鋼扣,包身提扣已生銹,挎帶已佚。包體磨損程度較大,邊緣處料身露白,反映出頻繁使用的痕跡,原本的棕黃色澤也已褪去,但仍能看出質地結實,手工制作精良,陪伴主人走過風雨,記錄下歲月滄桑。文件包的主人朱瑞(1905—1948年),被譽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之父”,他早年赴蘇聯學習,回國后歷任多職紅軍領導崗位,長征時任紅一軍團政治部主任。抗日戰爭時期,朱瑞在晉豫邊區開展抗日游擊活動,1939年,任山東縱隊司令員兼政委,指揮部隊在魯中山區開展游擊戰。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期,朱瑞在東北部署炮兵建設,任東北野戰軍炮兵司令員,率部參加遼沈戰役,戰功卓著。1948年10月,朱瑞同志在前線指揮作戰中壯烈犧牲,年僅43歲。這簡樸的文件包,伴隨了朱瑞同志一生忙碌奔波的身影,也印證了他堅定不移的共產主義信念。
(三)趙镈烈士用過的公文包
圖四為館藏趙镈烈士生前使用過的公文包,二級革命文物。它采用黑色牛皮制成,包身厚實,褐色皮革封邊,有可調節扣距的銅扣,外扣已失。公文包皮面基本保存良好,外側有明顯的摩擦露白痕跡,手提式系帶亦保存完整。趙镈1906年生于陜西省府谷縣,為八路軍將領。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后在冀魯豫等地從事地下工作。抗日戰爭時期,趙镈歷任中共津南特委書記、冀魯豫省委黨校校長、魯西區黨委組織部長等職,1941年任魯南區黨委書記,1941年10月,日軍對魯南區發動掃蕩。1941年10月27日凌晨,國民黨軍隊突襲駐銀廠村的魯南區黨委機關。趙镈本已沖出重圍,但發現裝有機要文件的公文包遺留現場,便冒險回去取公文包,將文件燒毀后被捕,不久即遭槍決,年僅35歲。
(一)皮質類革命文物的展陳策略
1.展陳設計原則:教育性、觀賞性、科學性
針對沂蒙革命紀念館館藏皮質類革命文物的展示,應遵循教育性、觀賞性和科學性的設計原則。展陳設計應充分發揮其政治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功能,引導觀眾學習革命先烈崇高的品格和奮斗精神。展陳設計必須建立在科學保護的基礎上,確保文物本體的安全,考慮皮質文物的材質特點,嚴格控制溫度、濕度、光照等環境條件。同時要注重對文物的科學研究,充分發掘其歷史價值,提供可靠的第一手資料,確保展示內容的真實性。
2.展陳方法:主題劃分、場景再現、多媒體互動
